新能源抢占成都车展C位,国产品牌靠技术与性价比逆袭合资老将

现场还原是每一个职业病患者的本能。

腿迈进5号馆那一刻,我的膝盖已经开始咒骂我,好像在问:“你到底想证明什么?”两万步后,我倒在展台边的栏杆上,鞋底和地面亲密无间,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滑,只剩下脑袋里翻腾的几个数字:530、1200、6.58万、三电、激光雷达。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成都车展媒体日:新能源已经不再客气,堂堂正正地把话筒抢了过来。

那一圈风风火火地逛下来,我看着展台上的人流和机器,一边想着“这个续航可信吗”,一边又忍不住在心里拿小算盘算补贴、里程焦虑、硬件冗余。现场的安保大哥看着满场蹦跶的媒体人,估计和我一样在内心默默吐槽:到了饭点,大家的激动情绪才和电池一样快要没电了。

沃尔沃XC70展台附近,气氛就像新案件刚刚开局,围观群众几乎要把展台拆了再装回去。——你要问今年新能源谁最能打?这个瑞典混血儿可能要把插混SUV的牌局打乱一些。1.5T发动机+三电机系统+3挡DHT+340kW功率,百公里5.28秒,纯电200公里,综合续航1200公里。数字很漂亮,脚步停住的时候,我琢磨了一分钟:这玩意儿值不值?再看预售不到30万,85分钟订单破5000台——这不是车展,是人性本能。物美价廉谁不心动呢?有时候,看配置表就像查案:参数越多,越得防着有没有“鱼目混珠”。

华为鸿蒙系列,新晋五界里的尚界H5,根本不需要嘶吼营销,把“最便宜”四个字摆出来就是王炸。这不是新势力的小厂试水,而是华为背书后的大厂实战。16.98-20.98万预售,激光雷达、视觉辅助,增程和纯电都备着,UP主们排队试驾。硬件不一定顶级,但系统底子扎实,“底盘质感、NVH、三电”,估计对标一些合资,也能站得住。华为的节奏一向是先把系统做对,再慢慢升级硬件;有点像办案,证据链完整再说服法官,先让它跑起来,看稳定不稳定。等到正式上市,我倒是挺好奇价格和配置会不会有“藏着的彩蛋”。

聊到新势力三巨头——理想、蔚来、小鹏,堆头都不小。理想i8的定位依然清晰,蔚来ES8直接把大电池全系标配还官降,小鹏P7降到21.98万起。展台旁边那帮人,冲着理想的空间和蔚来的续航使劲琢磨,大家嘴上说“国产不行”,但买车的时候还是用脚投票。信息推理的过程中总会有揣摩——到底是芯片、底层算法重要,还是标配电池和空间更能打动家庭用户?案卷翻开每一页,民心才是最贵。

日系老兵马自达也终于迎头赶上,EZ-60站在场地中央,围观人群里头有不少是“马粉”。9风道设计、纯电600km、增程200km、综合续航1000+km、3C超充、3.3kW放电……数字一亮,话也跟着多了。马自达以前常常拿“操控”和“小空间”自黑,这回总算变大了,4850*1935*1620mm,2902mm轴距。你想,当年“电动化”这词儿对日系来说是天方夜谭,现在北京、成都、上海把一帮工厂逼到被动转型,管理层的膝盖大概率已经磨出了厚茧。

走到MG展台,现场那个“6.58万起”的价格刚公布,整个展区像炸了锅,“惊掉下巴”这种描述终于用到头了。别说销售小姐姐,我看后面几位老大爷也都激动得食指蠢蠢欲动。这车CLTC续航530,能耗10.4,充电和低温表现都能在线,半固态电池版本不过10万,招招见血。这对那些蹲守“性价比”的人来说,打击力度堪比刑侦里头失踪的关键证据被人摸出来。剩下的竞争对手,只能在幕后偷偷琢磨“我们还能怎么对标”。

逛到最后,我差点开始怀疑人生——以前全场最热闹的是BBA,现在自主品牌快把地板踩烂了。国产车真的站起来了。智能化、续航、配置、价格、品牌溢价,全面开花。那些还在“以合资为信仰”的朋友,现在可能还没醒过来。你说这场景像不像法庭里,明明证据链已经闭环了,法官还在念旧情?

给准备去车展的兄弟姐妹一句建议:一定要穿舒服的鞋,最好是能跑5公里还不掉底的那种,不然腿比钱包先投降。5号馆起步,主打自主品牌,传统豪华能不逛就不逛,看国产怎么把旧体系拍扁。

说到底,车展是消费舞台,也是技术流行病的温床。新能源正在逼着所有人做选择题:到底是“续航焦虑”厉害,还是“价格战”更狠?这一年国产新车密集上线,企业跟市场像是在互相测试底线。我的腿告诉我,这里的每一步都不便宜,每一张订单都是“把信仰换成真金白银”的现实操作。

你问我今年成都车展最值得看的是哪些车,其实答案跟案子一样,不一定有唯一。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家用、性能、安全、补贴、智驾,有时候像是排查嫌疑人一样,你需要的不一定是看起来最耀眼的那个,也可能是“藏在配置表里的一行小字”。

新能源抢占成都车展C位,国产品牌靠技术与性价比逆袭合资老将-有驾
新能源抢占成都车展C位,国产品牌靠技术与性价比逆袭合资老将-有驾
新能源抢占成都车展C位,国产品牌靠技术与性价比逆袭合资老将-有驾
新能源抢占成都车展C位,国产品牌靠技术与性价比逆袭合资老将-有驾
新能源抢占成都车展C位,国产品牌靠技术与性价比逆袭合资老将-有驾
新能源抢占成都车展C位,国产品牌靠技术与性价比逆袭合资老将-有驾

只不过,这场“车间里的革命”会不会延续下去?到底是国产品牌能持续领跑,还是传统势力反扑?下个车展见分晓。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