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国内MPV市场里哪款车能让人提起来就竖大拇指,丰田塞纳绝对算得上金字招牌。
这车打从进入中国市场那天起,就凭借着皮实耐造的口碑和宜商宜家的定位,在30万到50万价位段稳坐头把交椅。
最近刚上市的2025款塞纳更是玩出了新花样,笔者特意去4S店体验了三天,结合当前车市风向给大家唠唠这台“大块头”的新变化。
先说外观这事儿,现在的MPV市场有个有趣现象:越是要走家用路线的车型,越爱搞运动化设计。
塞纳这次也算跟上了潮流,XSE版本的前脸格栅换成熏黑蜂窝状造型,配上熏黑门把手和尾灯组,乍一看还真有点埃尔法的味道。
不过仔细琢磨就能发现门道——这种设计既保持了MPV该有的稳重感,又给爱面子又追求实用的家庭用户找到了平衡点。
最让我意外的是新增的20寸花瓣轮毂,别看只是选装配置,但放在塞纳这种“巨无霸”身上居然毫无违和感,过减速带时轮毂敲击底盘的咚咚声都透着股高级感。
说到车身尺寸,5180mm的长度配上3075mm轴距,放在同级别里就是个“巨无霸”。
上周末在商场停车场,隔壁特斯拉Model X车主看见我这塞纳直摇头:“你这车停进来得占俩车位吧?”我笑着回他:“您这溜背造型虽然好看,但带着家人出行的时候就知道方盒子造型有多香了。”果然,第二排座椅前后滑动超过60厘米的设计,让带着1米8大长腿的老婆和孩子上车时,直接能翘起二郎腿。
不过也有老司机提醒,这么大的车身在城市里掉头可得留点神,上次在窄巷差点撞上消防栓的经历让我现在想起来还冒冷汗。
坐进车内最吸引眼球的肯定是那个12.3英寸悬浮屏,比老款大了足足5寸。
销售顾问介绍支持无线CarPlay时,后排正在补觉的儿子突然睁眼:“爸,这屏幕能投我iPad不?”试了下果然行,孩子直接把平板投到大屏上看动画片,这才发现设计师把USB接口特意放在扶手箱内侧,这种细节处理确实对得上中国家庭的胃口。
不过最让我惊喜的是藏在第三排头枕后面的生命探测仪,上周带爸妈出游时,二老在服务区休息把狗子忘在后座,离车十分钟手机就收到报警提示,这功能可比某些品牌宣传的“后排提醒”实用多了。
座椅布局方面,2+2+3的七座设计现在成了标配,但真正让我心动的还是第二排的“帝王座”。
电动腿托能延伸出差不多40cm,配上可调节靠背和加热通风功能,上周带岳母去医院做理疗,老爷子躺在那居然睡着了。
不过也有老车主吐槽:“现在座椅越做越软,过减速带感觉像坐在棉花糖上。”这话倒是不假,但换个角度想,愿意花30万买MPV的家庭,谁不是更在意乘坐舒适性?
动力系统这次没玩虚的,继续沿用2.5L混动总成。
实测市区油耗6.2L的表现确实够狠,上周加满油跑了400公里高速,表显油耗直接掉到5.8L,这要搁在油价破9的时代,省下的钱都能再买辆五菱宏光MINI了。
不过也有玩车的朋友觉得可惜:“这么大的车配个2.5L自吸,开起来会不会太肉?”亲自试驾后发现,E-CVT变速箱的调校确实偏向平顺,但深踩油门时电机介入的顿挫感还是能察觉到,好在高速超车完全够用,毕竟181kW的最大功率应付日常使用绰绰有余。
现在MPV市场有个有趣现象:越贵的车反而越重视基础配置。
塞纳这次全系标配了前后雷达、360影像和自动驻车,这在五年前可是百万级豪车的配置。
不过对比GL8艾维亚那堆L2级驾驶辅助,塞纳的自适应巡航在变道提醒方面确实有点保守。
上周在高速上开启领航功能,旁边车道有车突然并入时,系统居然自动往反方向微调了方向,吓得我赶紧接管了方向盘。
看来丰田在智能化这块,还得跟新势力们多取取经。
说到市场表现,塞纳4月份卖8248辆的成绩确实吓人。
但细看销量构成就知道门道:七座版占了75%,八座商务版基本没人买。
这说明家用才是塞纳的主战场,也解释了为什么厂家要把冰箱彩电这些配置玩出花来。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传祺M8宗师系列和腾势D9的崛起,塞纳的终端优惠已经从去年的1.5万扩大到了2.8万,这从侧面反映出市场竞争正在加剧。
对于潜在买家,我有三点掏心窝子的建议:首先,如果家里有上小学的孩子,一定要选装后排独立空调,否则熊孩子把温度调到16度你能冻得直跳脚;其次,别被销售忽悠加装航空座椅,实测第二排地台偏高,成年人长时间乘坐不如直接坐第三排;最后,如果经常跑长途,建议选装HUD抬头显示,毕竟12.3英寸中控屏在强光下反光问题还没根治。
回想起十年前,MPV还是“商务车”的代名词,如今却成了二胎家庭和银发族的刚需。
塞纳这次升级看似保守,实则精准抓住了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不用花哨配置炫技,但要把空调制冷、座椅舒适这些基础体验做到极致。
不过看着新能源MPV的崛起,笔者也好奇:当混动系统遇上800V高压平台,塞纳还能否守住销量王座?
各位看官老爷,你们觉得传统油混车型还能火几年?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真知灼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