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沈晖从吉利跳槽,带着收购沃尔沃的资历,一头扎进新能源造车大潮,创立了威马汽车。总部设在上海,主打中端电动车市场,首款车EX5续航四百多公里,还带点智能配置,一上市就吸引了不少目光。沈晖凭借口才和资历,拉来了腾讯、百度等大厂的投资,第一轮融资就轻松到手几亿,用来建温州工厂,砸了67亿搞生产线,招了上千员工,研发电池和车联网。
2018年,EX5上市,售价15万左右,瞄准普通老百姓。早期销量还算不错,2019年单款车卖了1.69万台,在新势力车企里也算小有名气。从2015到2021年,威马总共融资410亿,创下纪录,投资者里不乏李嘉诚的电讯盈科、何鸿燊家的信德集团这样的巨头。钱砸进工厂扩建和营销,温州基地年产能目标20万台。沈晖在车展上高调放话,说要干翻特斯拉,产品线也不断丰富,加了E5和EX6,宣传空间大、续航长。研发中心在北京,每年扔5亿搞自动驾驶,工厂设备从德国进口,自动化程度高,市值一度炒到几百亿,沈晖也成了行业明星,供应商蜂拥而至,零部件采购链拉得老长。
然而,好景不长。2020年后,市场风云突变,比亚迪、小米等车企杀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打得火热。威马却开始掉链子,车机卡顿、电池衰减,用户吐槽不断。销量从月销三千台直线下滑到一千以下,2022年全年只卖了不到3万台,库存堆满了仓库。每年亏损50多亿,一辆车要赔6万,资金链绷得紧紧的,银行贷款到期还不上,供应商账期拖到12个月,员工工资也发不准时。
更让人气愤的是,沈晖还领着12亿年薪,占营收三分之一,在上海、纽约买豪宅,喝名酒。股权质押套现,家属早早就移民美国。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到2023年,超过200亿,包括银行债和供应商款。工厂停摆,4S店关门,车主修车没地儿去,新车故障堆着。沈晖9月发帖说去慕尼黑车展转纽约出差,之后人间蒸发,公司说他在海外工作,但知情人爆料他跑路了。
10月,预重整启动,上海法院受理。资产评估后发现,工厂值不了多少钱,供应商欠款17亿,讨债的人天天上门。威马否认破产,但实际烂摊子都甩给了债权人。沈晖的操作,简直就是贾跃亭的翻版。贾跃亭当年搞乐视,吸了几百亿投资,宣传要颠覆电动车,结果2017年乐视危机,他飞美国,继续画饼,FF交付寥寥,亏本严重。沈晖复制了贾跃亭的路子,威马融资烧光,没迭代产品,贾跃亭家属移民,沈晖也早做准备,贾跃亭在美国置业奢侈,沈晖纽约豪宅也被曝光,两人都是高调创业,低调甩锅。
2024年4月,重整计划批了,宝能系的深圳翔飞接盘,承诺首投10亿复产。规划分三阶段:2025 - 2026复兴,9月温州基地重启EX5和E5,销量目标1 - 2万;2026年冲10万台,营收百亿;2027 - 2028筹备IPO,2030年百万台1200亿营收。但宝能自己债台高筑,欠款几百亿,供应商清偿方案是15万以下现金6个月内付,超额信托份额。到2025年11月,威马APP重上线,蓝牙车控、远程钥匙恢复,业内说这算进展,但复产没实质动静,温州基地大门还关着,设备闲置。
威马的教训实打实,新势力车企别光靠融资吹牛,产品跟不上,迟早崩盘。沈晖烧钱暴富,员工欠薪,供应商苦等,投资者别迷信创始人光环,要看现金流和销量,车主买车要挑靠谱的,别信资本宠儿。重整路还长,翔飞能不能兑现承诺,宝能自身都难保,新能源赛道竞争激烈,踏实干活才是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