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长续航版正式上市,汉DM-i置换价15.98万起,汉EV最高20.58万,新增三款潮流配色内饰简洁实用,智能驾驶和安全配置全面升级

这两天,比亚迪汉的新款长续航版正式上市了。我刚在朋友圈看到,有个老友,卖汉的销售小李,兴奋地发出置换价单:汉DM-i长续航版本,15.98万起,最高到18.98万;汉EV版本,起价17.38万,最高20.58万。价格比之前算是稍微厚道,有点杀手锏的意思。

话说回来,比亚迪这次在颜值上也没含糊——雾凇金、另外两个潮流配色,乍一看挺符合年轻人审美。小李跟我微信说,那雾凇金特别适合北方冬天开,颜色冷静又不寂寞,他说买这种色的,街上路过的回头率肯定有。我觉得这事儿挺有趣,汽车颜色影响心理的,尤其是朋友圈那种晒车的人,色彩是一种无声的标签。

比亚迪汉长续航版正式上市,汉DM-i置换价15.98万起,汉EV最高20.58万,新增三款潮流配色内饰简洁实用,智能驾驶和安全配置全面升级-有驾

价格区间多其实也是变相细分市场策略,毕竟15万到近21万的跨度不算小。汉DM-i和汉EV同平台,但在性能和续航上差别不小,这两个车系对比,估计不少朋友还真琢磨不透到底买哪个划算。小李跟我开玩笑:你不是那那啥,哪个适合买汉长续航?我只跟你讲,道理咱司机懂,实际那得看你早点下班能不能充上电。

说到续航,比亚迪这次大力提升真的不小心思,尤其是长续航DM-i。官方给的数据是综合续航突破1000公里,我心里其实半信半疑,毕竟这个数字是动用电池+油箱的叠加续航。然后,汉EV新版本,则是激情一点的纯电路数,官方最高续航来了个606公里。具体数字怎么体验,我跟附近几个汉车主问了下,普遍体感是高于以前的,尤其冬天表现稳了。至于是不是1000公里续航我个人觉得可能有点理想化,毕竟不同行驶惯、路况差异大。

提个问题,你会不会觉得这种长续航概念,是不是在为远途自驾做最后一块遮羞布?毕竟充电桩不是随处可见,这续航越长越走心,但终究会碰上充电焦虑,如果比续航更重要的是充电便利,车企有没有搞错重点?(这段先按下不表)

比亚迪汉长续航版正式上市,汉DM-i置换价15.98万起,汉EV最高20.58万,新增三款潮流配色内饰简洁实用,智能驾驶和安全配置全面升级-有驾

车内设计,这次比亚迪走的是简洁实用路线。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之前版本的怀挡操作不够流畅,这回有点像奔驰L级别那种小巧怀挡,操作手感明显提升不少。最让我觉得可爱的,是新加了个车载冰箱,技术参数上不算大,但放瓶矿泉水或者午餐盒子刚好。一个朋友开玩笑说:这车冰箱都能装了,以后油路和冷链同步服务了。

生态互联是比亚迪的一大卖点,特别是语音能点单支付这事儿,直接把车内服务向外延伸,消费者体验感被提升,但我私心觉得,用起来还是得看网络环境和识别率,毕竟语音交互要做到像人一样懂你,现在还早。小李还跟我说,他们进4S店客户插话最多的还是车机系统卡顿,这两年新软硬件升级的繁琐也让不少老车主晕头转向。

智能驾驶这块,汉的天神之眼辅助让人印象深刻。小李说这技术类似人眼追踪,就是照顾驾驶员盲区,比传统雷达+摄像头细节还多一层,尤其在停车辅助上力度大。厂家还敢承诺泊车出问题他们担责,这底气让我觉得挺罕见——毕竟市面上大部分车企都喜欢推卸责任。这说明厂家对自家算法和硬件稳定性有信心。话说回来,售后方面这一块到底能坚持多久?修理工老刘跟我聊过,智能辅助系统一旦出故障,成本复修很高,不知道日后维修价格会不会成黑洞。你觉得呢?

比亚迪汉长续航版正式上市,汉DM-i置换价15.98万起,汉EV最高20.58万,新增三款潮流配色内饰简洁实用,智能驾驶和安全配置全面升级-有驾

安全配置上有新加的高速爆胎稳行功能,这个我直觉是抓住了不少开高速玩家的痛点。高速爆胎的风险虽然概率低,但是一旦发生事故往往致命,这功能可以给车主多点保障。反正我是想,这胎压监测能不能升级成预警呢?这大概就是个工业设计老师认为的用装置告诉你危险,但不能替代都得小心开车的矛盾局。

提起研发和供应链,有个新奇发现。最近和一个朋友聊,他是在一家新能源供应链厂商工作的。他给我比喻这车的电池装配就像做寿司,特别讲究材料新鲜和刀工精准,而且供应链不稳定就像跑菜市场,今天进货好明天可能突然没货;生产线为了减少不良率,要对每个环节经常调试优化,不然就是翻车现场。于是,我觉得比亚迪在这个长续航版本上表现好,关键在于供应链的紧密协作和研发团队反复调味,才能做出口感均衡、性能稳定的产品。——这话确实有点大,说回车企,真正能做得好的就两三家。

同价位的国产SUV车型里,汉系列的配置升级和价位走向让我感觉有点厚此薄彼的意味。一边是配置满血,一边价格却跟某些主流燃油中型车相差不大,用户容易算不清账。有个朋友买了同级别的合资SUV,30万多块,体验上也没差很多,但汉EV的车内互联系统他却觉得活儿真不错,更适合年轻一族。你会怎么看这种国产车对比合资的实操差?

比亚迪汉长续航版正式上市,汉DM-i置换价15.98万起,汉EV最高20.58万,新增三款潮流配色内饰简洁实用,智能驾驶和安全配置全面升级-有驾

我自己入手过汉DM-i,严格讲充电和燃油的转变成本,按照粗糙的心算,百公里综合成本低了大约18%~22%,具体差异还得看和电价浮动。车辆维护角度倒是有点麻烦。智能配置越多,换配件和检修时间也拖长——售后服务体验成为一个被忽视的变量。

对了,小李还提过一个事,他说汉DM-i换电池的成本目前比别的品牌低20%~30%,这听起来是好消息,但我没细想过,这里面是不是还掺杂着电池回收和质保补贴的补偿。如果未来电池技术翻新快,这个成本优势会不会不复存在?真是个值得关注的点。

有个小趣事跟你说说。我曾在4S店见过一个客户,满脸愁容对导购说,你们这智能驾驶系统这么复杂,上了高速真的能放心吗?我只是想一脚油门稳稳开过就行。导购笑笑说:先生,这就是我们天天调试的意义。我想,这就是汽车界一个永恒的矛盾:科技越高越复杂,普通用户的信心却不一定跟着上涨。

比亚迪汉长续航版正式上市,汉DM-i置换价15.98万起,汉EV最高20.58万,新增三款潮流配色内饰简洁实用,智能驾驶和安全配置全面升级-有驾

所以,汉长续航到底能不能像厂商说的那样全面升级,实际中还得看老百姓的使用频率和维修便利。你又怎么看这续航提升VS充电网络的角力?毕竟,最后真正用得上的,还是那块电池和你的加油惯。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