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工信部《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引发行业震动,明确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要求每扇车门(尾门除外)必须配备机械释放键。新规要求外把手预留至少60mm×20mm×25mm操作空间,内把手采用高对比色反光设计,确保断电、碰撞等紧急场景下可徒手开启。业内解读,这标志着机械门把手从“备选配置”回归“安全刚需”,2027年正式实施后,全隐藏式设计将彻底退出市场。
10月13日成都天府大道车祸中,涉事车辆全隐藏式门把手因碰撞无法弹出,路人砸窗后仍难及时救援,最终司机不幸身亡。这并非个例,2024年山西运城高速事故、2025年安徽高速事故中,均因隐藏式门把手失效延误救援致伤亡。数据显示,电子门把手侧面碰撞后弹出成功率仅67%,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98%。网友呼吁:“科技感不能以安全为代价,机械把手才是救命关键”。
面对新规要求,车企已抢先布局机械冗余设计。小鹏G6推出弹出后带机械扣手的半隐藏式方案,比亚迪研发“隐藏式反光拉环”,将机械装置与装饰条融合。大众安徽、长城汽车等品牌明确表示,2026年起新车型全部标配机械应急把手。蔚来则为ET5车主提供“机械应急模块”升级包,通过OTA+硬件改装实现合规。半隐藏式设计既保留风阻优势,又满足安全要求,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