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每次看到贾跃亭的新闻,我都得先给自己做个心理建设,生怕那颗被现实反复捶打的小心脏,又被他那宏伟的PPT给闪着了。
果不其然,这“第23期周报”一出,好家伙,直接给我干沉默了。
他说,他那个子品牌FX的Super ONE,要去“转化”凯迪拉克凯雷德的用户。
我当时就想,贾老板这是在美国待久了,忘了凯雷德车主是什么样的存在了?
那是一群恨不得把V8发动机声浪当手机铃声的哥们儿,你让他换个MPV?
这不亚于劝一个天天撸铁的猛男,放下杠铃,改盘核桃。
等会儿,先别急着讨论美国市场,咱们先拉近了看看这台神车——FX Super ONE。
这玩意儿的照片一放出来,我敢打赌,国内至少有一半的汽车小编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这轮廓,这身段,这侧面线条……怎么看怎么像长城魏牌在家里卖得正火的“高山”MPV。
这俩车放一块儿,基本就是“大家来找茬”的顶级难度关卡。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贾老板大笔一挥,把人家高山那个挺有辨识度的进气格栅,给换成了一块乌漆嘛黑的大屏幕。
这操作,绝了。
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
有好事儿的网友早就扒出来了,FX那神神秘秘的官网上,曾经昙花一现地挂出过一些技术参数,明眼人一看,这不就是魏牌高山的户口本嘛!
后来当然是秒删了事。
这事儿一出,基本就实锤了这台Super ONE的“血统”。
甭管贾老板用了什么资本运作的“移花接木”大法,把车从东方倒腾到西方,这本质,大概率就是一出“贴牌再造”的老戏码。
新能源汽车圈嘛,故事总比车精彩。
现在,我们再回头品品贾老板的宏大叙事。
他说,美国政府正考虑给本土制造的汽车搞关税减免,这对FF和FX是“实质利好”,能让Super ONE在美国市场的定价和盈利更有弹性。
你瞧瞧,这手牌打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任何一根可能救命的稻草,在他那里都能被描绘成通往成功的金光大道。
他永远在向他的投资人讲故事,而这次故事的“道具”,就是美国政府还没影儿的政策和一台“借来”的车。
可故事终究是故事,现实是骨感的。
咱们聊回那个凯雷德的话题。
在美国,开MPV和开全尺寸SUV的,压根就不是一个圈层的人。
前者可能是为了全家老小出行的“超级奶爸”,讲究的是实用和空间;后者呢,追求的是一种气场,一种碾压感,一种“我不好惹”的社会标签。
贾老板想让后者投奔前者,这中间隔着的,不是太平洋,是整个消费心理学的马里亚纳海沟。
美国汽车市场这块蛋糕,硬得很,大皮卡和SUV常年霸占销量榜前列,那可不是靠讲故事讲出来的,是真金白银一票一票投出来的。
这几年,从法拉第未来FF 91的“难产”,到“下周回国”的经典老梗,贾跃亭这个名字,已经快成了一个商业符号,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他总能在一个看似山穷水尽的节点,突然又变出一个新花样,续上一点火苗,让看客们觉得:嘿,这戏还有续集!
这次的Super ONE,无疑就是最新的续集预告。
用一个看似马上就能落地的“亲民”车型来稳住基本盘,再捆绑上那个已经快成传说的FF 91搞“车房同购”,虚实结合,让人摸不着头脑。
所以啊,对于贾老板年底首车下线的“承诺”,咱们听听就好。
这更像是一场资本市场的定向喊话,一场精心计算的“市值管理”。
至于那台换了马甲的“高山”MPV,能不能在美国那片神奇的土地上,真的掀起什么波澜,改变美国人民的用车习惯?
得,年底了,就当贾老板又给大伙儿放了个大烟花,图一乐呵。
你信吗?
反正我先搬个小板凳占个前排的座,毕竟追了这么多年的连续剧,不看到大结局,总觉得有点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