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巨亏4000万,公交业深陷“关停潮”!曾经的“出行首选”能否绝处逢生?

曾几何时,公交车门要靠乘客推挤才能关上,如今却常常空载跑完全程。近期,一些城市出现了奇怪的景象,本该载人的公交车,车厢里码放的却是整齐的快递包裹。这并非公交企业想要拓展新业务,而是全国公交行业在巨额亏损下,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艰难自救。

有城市一年亏损超过4000万元,全国公交业已陷入“关停潮”。公交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身份危机”,它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那么,这个曾经的“出行首选”,它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公益的代价,谁来买单?

大众印象中,公交车是出行的不二选择。20世纪末,特别是乡下,公交车是人们便宜又舒适的“进城”工具。为了挤上车,很多人提前等在车站,车一到站人群蜂拥而上。

一年巨亏4000万,公交业深陷“关停潮”!曾经的“出行首选”能否绝处逢生?-有驾

但从2015年开始,城市公交载客量年均下降2.8%。如今,公交车每公里成本高达5.7元,实际票款收入却只有3.2元每公里。运营总成本远超实际收入,公交运营单位入不敷出。

即便获得政府补贴,也只是杯水车薪,难以摆脱长期亏损的困境。这种亏损状况并非个别现象,全国各地公交行业都在上演。

2024年,苏州公交企业营收2.28亿,运营成本却高达28.72亿。即使财政补贴后,仍面临4864万的亏损巨洞。成都公交企业情况同样严峻,营收11.23亿,净亏损高达1.08亿。

运营亏损缺口不断扩大,仅靠财政补贴已无法维系。许多公交企业难以支撑,最终只能欠薪停运。这直接导致公交司机的岗位从可以干到退休的“铁饭碗”,变成了倒贴上班的“烂工作”。

一年巨亏4000万,公交业深陷“关停潮”!曾经的“出行首选”能否绝处逢生?-有驾

公交车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它的主要乘客群体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私家车、网约车、地铁、共享单车等交通方式的普及,人们出行选择变得多样化。

公交车逐渐失去了主流客群,慢慢成了“老年专列”。老年人乘坐公交多免费,这使得公交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收入却微薄。

同时,为了响应环保,购置新能源公交车成了一笔不可避免的高成本支出。信息化改造、工资上涨等因素也推动了运营成本的持续上涨。

政府财政重心也发生了转移。随着城市交通多元化发展,公交客流量大规模减少,运营成本更高,收入更少,政府扶持力度也变得更大。

一年巨亏4000万,公交业深陷“关停潮”!曾经的“出行首选”能否绝处逢生?-有驾

然而,政府的扶持重点转向了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这导致政府不得不降低对公交的扶持力度。

河北保定已经停运了20多条线路,其中作为主干线路的18路线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停运。广州公交集团在2025年7月8日宣布取消19条公交线路运营,仅仅10天后再次宣布停运5条线路。

车厢变身:从运人到“运货运喜”

公交行业在绝境中开始“自救”。2024年《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明确允许公交企业开展定制化服务,并实行市场调节价。这一政策为公交企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一年巨亏4000万,公交业深陷“关停潮”!曾经的“出行首选”能否绝处逢生?-有驾

南京推出了“一车两用”的创新模式:白天载客,晚上拉货。公交车白天完成正常班次运营后,晚上利用闲置车辆及线路资源,将一些线路变成了“快递车”。

每天傍晚准时出发,线路覆盖60个站点,从六合区到主城区。原本第二天才能送达的包裹,可以缩短成半日送达,极大缩短了线路时间。

这种模式为公交行业的生存开辟了新路径。它盘活了车辆的闲置时段,将公交车变成了城市物流的毛细血管。

南昌公交的“定制化服务”也引人注目。“公交+商圈”“公交+文旅”“公交+婚庆”等新颖方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体验。

一年巨亏4000万,公交业深陷“关停潮”!曾经的“出行首选”能否绝处逢生?-有驾

这种创新模式将各个网红景点以及路线串联起来,吸引游客及市民前来打卡。它将固定线路资源与城市文旅IP结合,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

还有“婚庆公交”。它将公交车当作婚车使用,包装上喜庆外观,写着美好寓意。一辆公交可以容纳更多亲朋好友,坐在一起欢声笑语祝贺新人。

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新奇,但推出后,赢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不少新人选择这种方式接亲,费用也仅为婚车的三分之一。

据相关统计,南昌当地已有将近500对新人选择这样的方式接亲。这些都是车厢空间再定义的成功案例,说明车厢如何通过定制化服务,从公共空间转变为兼具社交与情感价值的商业空间。

一年巨亏4000万,公交业深陷“关停潮”!曾经的“出行首选”能否绝处逢生?-有驾

场站与线路:从“废弃”到“宝藏”

除了车厢的灵活运用,公交企业还开始盘活场站资源。郑州推出了新的“联动模式”:公交联动顺丰。他们将闲置的修理车间改造成了快递分拣场。

目前双方合作场地已有38处。其中,佛岗站现已投入使用,其余站点还在改造复合中。这种方式极大程度提高了公交资源的利用率,也提升了快递企业的配送效率,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方式。

线路的重塑也至关重要。临汾出现了“小型公交车”,车长6.5米左右,共有10个座位。这种小型化公交车,以客流确定车型,以线路确定主题文化。

一年巨亏4000万,公交业深陷“关停潮”!曾经的“出行首选”能否绝处逢生?-有驾

投入使用后,不仅运行效率提升,车型变小后窄路也能通行,开进小区也不是问题。它真正做到了服务社区,解决了市民最后500米出行难题。

此外,公交等待时间偏长、行驶速度慢以及不准时的情况,导致公交本身的吸引力下降。市区不大的地方,等公交车的时间骑电动车就到了。

共享单车大规模使用,更低碳环保地替代了新能源公交车功能,最重要的是,还不堵车。这些因素使得公交在快节奏的当下,被网约车、自驾以及共享单车等方式取代。

未来已来:智能公交的逆袭

一年巨亏4000万,公交业深陷“关停潮”!曾经的“出行首选”能否绝处逢生?-有驾

公交行业正积极尝试智能公交无人驾驶试点,虽然还在尝试阶段,但这种转变或许会为公交行业带来新的启发。宇通L4级智能驾驶巴士已在广州、南京等城市常态化运营。

无锡、武汉等地已将无人公交纳入常规线路当中,实现了“公交+网约车”的混合运营模式。这些技术进步预示着人力成本这一最大开支将被极大削减,实现7x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可能。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政策明确要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并提出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这些政策支持为公交行业的转型提供了方向。

政策的松绑为市场化定价和定制服务打开了大门。未来的公交不再是死板的线路,而是可以像网约车一样被“召唤”的动态服务。

一年巨亏4000万,公交业深陷“关停潮”!曾经的“出行首选”能否绝处逢生?-有驾

如今,公交企业都在绞尽脑汁,推陈出新。它们打破了公交车原本单一的运营模式,将创新模式切实的融入到了老百姓的生活中。

这种转型,一来让公交行业多了营生的新路子,二来让老百姓也真切的体会到了真正便民惠民的服务。这些自救转型也恰恰表明,公交作为城市最基础交通工具,不会轻易消失。

毕竟,对于很多中老年和低收入群体来说,公交依旧是最经济实惠的出行方式。未来,公交车可能会更智能,更人性化,以满足不同人群以及时段的需求使用。

结语:公交,一座城市的韧性

一年巨亏4000万,公交业深陷“关停潮”!曾经的“出行首选”能否绝处逢生?-有驾

总的来说,只要敢尝试肯创新,政府加大扶持和推广,公交行业或许会在未来不久迎来复苏。未来,公交不会消失,只会以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方式重生。

它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也是城市生活中缓解交通压力的工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相信公交行业未来会以“新的方式”给城市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快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