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五分钟听骂,蔚来赢了还是赌了?
“五分钟挨骂”,李斌赌上了蔚来的未来?
你能想象吗?一个车企老板,心甘情愿坐在用户面前被骂足足五分钟,还一声不吭,脸上不见一丝恼怒。不说话,不甩脸,不反驳——李斌,这个被称为“拥有超级用户思维”的蔚来创始人,就这么让一位老用户的怒火在会议室里尽情释放了。
这五分钟里发生了什么?我们来还原一下场景一个老车主气冲冲地吐槽,“官降有理没理?我前脚刚买,后脚降三万,补贴也没个明说,合适吗?”皱眉、摇头、摊手,满屏的愤怒几乎要从咬牙切齿的字里行间冒出来。而李斌整个过程一个动作都没多,时不时点点头,等用户骂完,这才一条条回应了问题,哪怕解释得再耐心,也看得出心里怕是咯噔了几下。
这场“挨骂表演”,有人说是“真诚用户思维”,有人却嗤之以鼻地吐槽,“这不就是演戏吗?下一波车主还得接着吃这亏。”但细想之下,这五分钟的价值可能远超我们想象——
第一,赌的是用户的“忠诚复利”。 老车主骂完走没走不重要,重要的是留下来的人会说什么。拿到补偿的会说“蔚来态度真不错”,没拿到补偿的会吐槽“起码比竞对厚道”,甚至没参与的人,也会从议题讨论中构建蔚来这家车企“愿意倾听”的形象。李斌和蔚来图的是这个“传播回报”。
第二,主动承担“会被当广告”。 官降最考验的是车主和潜客的情绪。特斯拉降价后有人上门理论,但“前台小妹发公告式回复”的冷漠对比下,蔚来竟然选择正面“听骂”——这很像李斌风格舆论怕骂多就发酵,而他直接请到桌上解决,滴水不漏地用这一波危机给自己赢声势。事实证明,“解释五分钟换几十万转发”确实是门划算的买卖。
第三,所谓用户思维,是演也是做。 听着刺耳也好,表演嫌疑也罢,数据不会骗人越多“被解决问题”的案例出现,人们就越觉得“这家车企没那么冷漠”。而这种形象,在新势力车企中,“听真话”的故事显然比“卖便宜”的套路来得更深刻。
不可否认,李斌的“听骂”行为依旧存在质疑既然“为用户而活”,为何不一开始就避免降价风波?为何不能统一补偿方式,最大程度减少损失感?饶是这样,也有人忍不住调侃“蔚来这波不算完美,但也靠听骂,把自己推到了话题中心。”
,我们不妨回到那个核心问题——“蔚来真的在听用户,还是在听用户反响?” 或许,对李斌而言,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能用被用户骂的方式赚回信任和市场,这本身就是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