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光了看,才懂海南给新能源车企开了个多大的外挂

很多人一提到海南,脑子里蹦出来的就是三件套:阳光、沙滩、比基尼。再文艺一点的,就是椰林树影,水清沙白,外加一个宰客的海鲜大排档。

这都没错,但属于上个版本的认知了。现在的海南,早就不是那个只靠旅游和房地产“瞎积薄发”的佛系岛屿了。

当你在沙滩上思考人生的时候,另一群人正在会议室里,对着PPT上的关税减免条款,笑得像一群刚偷到鸡的黄鼠狼。

他们闻到的不是海风的咸味,而是政策红利烧出来的、金钱的焦香。海南,正在变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个藏在暗处的超级“外挂”。

魔幻吗?一点也不。你把这事儿扒光了看,底层逻辑简单粗暴到令人发指。

首先,海南为什么要搞新能源车?难道是因为热爱环保?是因为想让岛上的空气更甜美?

别天真了。

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从来不是靠情怀发电,而是被逼出来的。过去的海南经济靠什么?旅游,房地产。这俩玩意儿好不好?好,来钱快,门槛低。但问题是,这俩玩意儿的根基太虚,像渣男的承诺一样靠不住。旅游看天吃饭,疫情一来直接给你干趴窝。房地产更是重量级,政策一收紧,沙滩上裸泳的直接集体感冒。

扒光了看,才懂海南给新能源车企开了个多大的外挂-有驾

一个经济体,如果命脉攥在别人手里,那就不是经济体,是韭菜地。

所以海南必须找到第二条,甚至第三条腿走路。而且这条腿必须得硬,得有科技含量,得是未来趋势。放眼望去,还有比新能源汽车更合适的吗?这玩意儿上能拉动高端制造,下能带动消费就业,中间还能搞出无数个故事,简直是产业升级的万金油。

中央给海南的定位是自贸港,是“试验田”,意思就是给你最高的权限,让你去搞点大事。这就像你爹给了你一张无限额黑卡,说“儿子,去闯,亏了算我的”。海南拿着这张卡,第一个就去刷了新能源汽车这个版本答案。

这就是第一性原理的追问:它不这么做会死吗?短期死不了,但长期就是个高级度假村,永远成不了一级牌桌上的玩家。

扒光了看,才懂海南给新能源车企开了个多大的外挂-有驾

想明白这个,你再看海南出的那些政策,就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条款,而是一套组合拳,招招都往车企的G点上打。

第一招,叫“关税归零,成本打骨折”。

全岛封关运作是啥意思?简单说,就是把海南岛变成一个境内关外的特殊区域。以前你进口一台德国的高端生产设备,要交关税,要交增值税,一套流程下来,成本蹭蹭往上涨。现在海南说,只要你东西是在我这儿用,或者简单加工再出去,这些税,大部分都给你免了。

扒光了看,才懂海南给新能源车企开了个多大的外挂-有驾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不是商战了,这是掀桌子。

这就好比一场拳击比赛,别人都在遵守规则,你一拳我一脚。海南直接下场当裁判,跟你这边的选手说:“你随便打,可以用板凳,可以踹他裆,出了事我兜着。” 对企业来说,生产线投资成本直接降低15%以上,这省下来的可都是真金白银。这谁顶得住?

更骚的是“两头在外”的保税维修。一辆中东土豪的豪车发动机坏了,以前可能要运回欧洲原厂修,费时费力。现在可以直接拉到海南修,修完再拉回去。海南就成了全球高端制造的“4S店”。这背后是多大的产业链和就业机会?自己品。

扒光了看,才懂海南给新能源车企开了个多大的外挂-有驾

第二招,叫“气候白送,天然修罗场”。

所有工业品都怕一个东西,叫极限环境测试。你的车在东北零下三十度能启动,不代表在海南这种高温、高湿、高盐分的地方还能活蹦乱跳。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那些精密的传感器和电子元件,在这种环境下,就是渡劫。

以前车企想搞这种测试,得专门建实验室,花大价钱模拟环境。现在不用了,整个海南岛就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的、24小时不打烊的极限环境实验室。

车企把车开到海南,跑个一年半载,什么暗病都给你测出来了。这不叫风口,这叫火山口。跳进去,你的产品行不行,能不能在东南亚那种类似气候的地方卖爆,一下子就清楚了。这等于海南用自己的气候给全球车企上了一道压力测试,还是免费的。这种白捡的便宜,不要白不要。

第三招,叫“政策喂饭,快种快收”。

光有硬件还不够,软件也得跟上。海南的公交、出租车基本都换成新能源了,充电桩、换电站也在疯狂铺。这给新入局的企业创造了什么?一个现成的应用场景和市场。

宁德时代为什么跑来搞换电?因为海南的电便宜,尤其是风电光伏发的绿电,多到用不完。换电站平时可以当储能站,把多余的绿电存起来,用电高峰再卖出去,里外里都是生意。这种事儿,就是把饭“喂到嘴里”,你张个嘴就行。

所以你看,宝马来了,宁德时代来了,神州租车也把自动驾驶全球总部落在这儿。这不是因为王总、李总们突然爱上了游泳,而是因为这片土地上,长满了伸手就能够着的钱。

那么问题来了。

这事儿就这么一帆风顺,大家排队去海南发财吗?

怎么可能。

这里面至少有两层残酷的博弈。

第一层,是时间的博弈。政策红利是有窗口期的。今天海南是独一份,明天万一国家在别的地方也开了口子呢?今天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明天可能就变成了螃蟹宴上的背景板。所以对所有入局者来说,都必须是“快种快收”的打法,用最快的速度把政策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和技术壁垒,不然等风停了,摔得最惨的就是你。

扒光了看,才懂海南给新能源车企开了个多大的外挂-有驾

第二层,是内卷的博弈。来的狼多了,肉就不够分了。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机会,但很快就会变成惨烈的存量厮杀。土地是有限的,人才是有限的,市场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到时候比的就不是谁PPT做得好,而是谁的成本控制更牛,谁的本地化做得更深,谁更能跟当地的利益方搞好关系。

说白了,海南自贸港给新能源汽车产业打开的,不是一个安乐窝,而是一个全新的、规则不同的角斗场。

它给了你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机遇,也给了你稍有不慎就粉身碎骨的风险。

所以,下次你再去海南,躺在沙滩上,看到远处港口繁忙的货轮,和公路上悄无声息滑过的电车,你应该明白,你看的不是风景。

你看的是一个时代的野心,一群赌徒的盛宴,和一场关于中国制造未来的,不动声色的战争。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