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非凡的暑假档快到尾声了,回头看看这两个月里电影界的争执和热情,似乎话题挺多但其实有点不足。
各种话题长久不衰的讨论背后,反映出缺少成熟商业片所能带来的极致视觉享受和荷尔蒙迸发的那种热烈激情。
怪不得啊,也有人说最近不少观众都在讲,暑期档的真正气势,是由那两个加起来超过130岁的老家伙撑起来的,一头一尾的两个角色。
尾巴是最近上映的,由71岁的成龙主演的《捕风捉影》,头则是在6月27日全球上映的,62岁的布拉德·皮特主演的《F1:狂飙飞车》。这两部电影,一个由40万人投票打出8.7高分,实力角逐年度最佳,一部荷尔蒙爆棚,视觉听觉都特别震撼。
布拉德·皮特呢,这位国际顶级影星,被粉丝们亲切称为行走的荷尔蒙,还曾被《人物》杂志评为“全球最性感的男人”。他主演的《本杰明·巴顿奇事》、《燃情岁月》、《七宗罪》和《搏击俱乐部》这些经典电影,都是获奖不断,总是让人印象深刻。
不过说到他的代表作,那些影片大多都带着丰富的内涵和深意,特别深入地探讨了人性和生命的复杂性。而后,他逐渐转向制片人角色,也算是慢慢淡出了银幕。
倒是挺让人好奇,到底是什么因素,让原本62岁的他,选择了这个既纯粹又气势汹汹的赛车商业片,愿意亲自上阵演出呢?
大概这是一场戏中戏外相互呼应的意象,直指影片最核心的主题——“老兵不死”。影片讲述一位五十多岁、三十多年来没有驾驶过F1赛车的老车手哈尼,接受昔日好友的邀请,加入一个濒临破产、排名垫底的车队,并成为主要的赛车手。
由于年纪偏大,又没有过什么耀眼的成绩,无论是团队内部还是外界媒体,几乎没人看好这位曾经沉迷赌博、离过多次婚、至今还住在房车里的浪子。
经过跟年轻队友的争执再到和好,再加上和整个团队的磨合调整,最后成功实现逆转。在终点的那场比赛中,哈尼不仅代表车队,也代表自己,第一次举起了冠军奖杯。随着这个胜利,车队也躲过了破产的危机。
这可真是个神话传说,一个关于老兵永不陨落的传奇。
F1赛车可以说是全球最刺激、也是最“狠”的运动之一,开起来速度快得吓人,每小时跑三百多公里,车手坐在驾驶舱里,温度经常攀升到五十多度,而比赛中他们的心跳也得超过165次每分钟,真是拼尽全力了。
每次转弯的时候,车手的脖子都要承受大约40公斤的压力,在这么快的速度下,哪怕一点点疏忽或失误,都可能导致车毁人亡。F1对车手的体力、力量、耐力和心理素质要求真是高得吓人。一整场比完后,车手身体会脱水四公斤,这也算正常了。
和其他运动相比,这更像一碗青春饭,更是属于年轻人的运动项目。需要更强壮的体格和更敢于冒险的精神。
为了体现这个对比,电影还安排了哈尼的队友——刚踏入赛场的年轻车手约书亚。除了有出色的天赋,他为了树立好形象,熟练应付社交媒体,缺乏一些生活经验,经常向妈妈和经纪人请教,脾气暴躁、敏感、记仇,有一段时间甚至变成了电影里的反派角色。更有意思的是,他出于嫉妒,曾故意撞车,导致哈尼不得不退赛,还受了伤。
当约书亚在哈尼的病房外得知,这位老将因为年轻时的重伤,早被医生判定无法在开赛车时,他也开始反思自己,逐渐走向真正的成长。听完这些,才真正领悟到这位前辈所传递的那份精神。
哈尼和队友约书亚,一个已经老成一个还在崭露头角。两人合作无间,相互成就。虽然哈尼年纪不小,但经验丰富、专注投入、辛勤锻炼,偏执己见。带领整个团队不断努力,让技术总监研发出新配件,推出新的战术思路。车队因此焕发出新活力,从拿到第一分,到首次跻身前五、前四,再到最终摘得冠军奖杯。正因为哈尼,这位老将带来的那股气势,彻底改变了整个车队、这群人,甚至让这项运动的精神变得更为深刻。
就像年初的足球赛和欧联杯最后的决赛一样,40岁的老将C罗带领葡萄牙队艰难击败由17岁的新星亚马尔领衔的西班牙队,最终夺得了冠军。
这个世界渴望听那些年少成名的传奇,不过总有人在他们身后继续演奏“老兵不死”的旋律。
戏外的布拉德·皮特或许也是这么想的。作为拥有众多经典作品的国际巨星,虽然他在演艺生涯中一直光彩照人,但就是还没能摘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这个最重要的奖项。距离影帝的荣誉只差一点点,他会不会也在打算用一部肾上腺素激增、特效炸裂的大片,向全世界展示那“老兵不死”的精神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