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开启不良先例,工厂禁用中国零件,是弃车保帅还是自断臂膀

靠着中国工厂帮忙挽救局面,特斯拉这个美国电动车巨头,在本土工厂里正闹一场供应链“去中国化”的大行动。

2025年11月15日,有个消息一出,整个全球汽车供应链都哗然:特斯拉在美国的工厂要求供应商全部剔除中国制造的零部件,打算用两年的时间彻底改造供应体系。

特斯拉开启不良先例,工厂禁用中国零件,是弃车保帅还是自断臂膀-有驾

要知道,刚一周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刚刚生产出第500万个电池包,这个从2019年开始投产的工厂,现在每年产量能达到300万辆左右,出口到全球各地的车辆中有一半以上,95%的零部件都是由中国本土供应商提供。

一边是靠中国供应链撑起了全球半壁江山,另一边则是美国工厂拼命推进的激进割裂,这波特斯拉到底是扬长避短,还是自断臂膀呢?

特斯拉开启不良先例,工厂禁用中国零件,是弃车保帅还是自断臂膀-有驾

先聊聊特斯拉跟中国供应链的事儿,那可不只是普通的“合作”那么简单,简直就是双城记里的生死之交,互相成就、难舍难分。

2018年特斯拉刚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很多人还在打问号,担心这家美国车企是不是能适应咱们的本土环境。可没想到,上海超级工厂一下子就打破了常规,带来了“开工当天、投产当天、交付当天”的速度传奇。

为什么能这么快?主要还是依靠咱们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从电池组到电驱动系统,再到整车的装配和出口物流,上海工厂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完善的产业链闭环。到了2024年,已经生产出了全球第1000万个电驱系统。这些核心零部件,不光性能牛,还比国际同行便宜15%到20%呢。

特斯拉开启不良先例,工厂禁用中国零件,是弃车保帅还是自断臂膀-有驾

去年11月,特斯拉的副总裁陶琳提过,他们把支付供应商的周期缩短到大概90天,目的就是为了跟中国伙伴共谋发展,这话当时听着挺真诚。如今看来,美国工厂推行的“去中国化”政策,简直就像是在自打脸。

特斯拉之所以敢这么莽,表面上看有两点原因:一是担心以后关税涨价,想留住美国本土的补贴。

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未来关税提升,想保持美国本土的补贴优势;再者,也是模仿苹果,试图通过地理多元化,降低供应链的风险,把生产线迁移到东南亚和印度。不过仔细一琢磨,这两点说法都站不住脚。

特斯拉开启不良先例,工厂禁用中国零件,是弃车保帅还是自断臂膀-有驾

关于关税和补贴的问题,虽然特朗普政府曾宣称要与中国关税休战一年,但大家都知道他那反复无常的脾气,特斯拉提前布局这事也能理解。

可问题就在这儿了,美国产的供应链根本跟不上节奏。中国供应商生产的电池包,能量密度比美国制造的高出10%,寒冷天气下表现得也更靠谱,最关键的是价格还更实惠。

有供应商透露,说想用墨西哥或美国本土的企业来替代,目前的成本至少要上涨25%,而且合格率会从99%掉到85%一下,这就意味着每制造100个零件,就得扔掉大概15个,长远来看利润反而会越来越少,哪还能算是赚利润啊,简直就是赔本赚吆喝。

特斯拉开启不良先例,工厂禁用中国零件,是弃车保帅还是自断臂膀-有驾

再聊聊那个所谓的“去风险化”布局,特斯拉打算像苹果那样把生产线迁到东南亚,可要知道,新能源汽车和手机可不一样,供应链的复杂程度差了好几个量级,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搬个厂那么容易。

苹果改产还能靠富士康在印度建工厂,然而汽车用的电池、电驱动和电控系统,这些东西东南亚目前还真难搞得定。

说到电池,说实话,中国企业占了全球大概70%的产量,像宁德时代、比亚迪这帮大佬,在电池的安全性能和能量密度方面的技术沉淀,可不是东南亚那些工厂三五年能赶得上的。

特斯拉开启不良先例,工厂禁用中国零件,是弃车保帅还是自断臂膀-有驾

去年5月份,孚能科技和印度的企业签了合作协议,打算在东南亚布局动力电池。不过到现在为止,产能还远远没跟上,连当地的电摩市场都供应不上,更别提满足特斯拉在美国工厂的需求了。

东南亚那6.5亿人口的市场确实挺吸引人,但2023年整个汽车销售才337万辆,比起中国的规模简直相差太多,既没建立起足够的产能基础,也缺少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要是特斯拉要往那发展,只能说是踩了个坑。

更挺扎心的是,特斯拉打算把美国工厂“去中国化”,可实际上,中国市场对它来说,却越来越关键。

特斯拉开启不良先例,工厂禁用中国零件,是弃车保帅还是自断臂膀-有驾

到了2024年,上海工厂一共交付了91.6万辆车,几乎占了特斯拉全球交付总量的一半以上。2025年一季度,全新Model Y一上市,就刷新了亚太市场的单日订单纪录,靠的可是中国供应链那点儿快节奏的反应能力,短时间内就把产线调转过来了。

现在美国那边准备禁止用中国零件了,消费者心里会怎么想呢?当初买特斯拉,是看重它的全球化品质,结果要是真知道美国厂里故意不用中国的好东西,而选用成本高又质量差的替代品,估计谁还敢掏钱包买账?

而且啊,中国的供应链不是那么容易就断掉的。上海工厂的供应商们,很多都随着特斯拉逐步成长成了国际大企业,比如说给特斯拉供电驱的宁波拓普,现在已经进入了宝马、大众的供应链体系。要是真想把中国的零件都割掉,结果这些企业有的还得靠别的客户,最终吃亏的还还是特斯拉自己。

特斯拉开启不良先例,工厂禁用中国零件,是弃车保帅还是自断臂膀-有驾

看其他美国车企怎么反应,也就能知道特斯拉到底多冲动。通用和Stellantis虽然也提到要减少中国零件,但只是说“尽量剔除”而已,没有像特斯拉那样搞“全面排除”,差别还挺大的。

原因挺简单的,他们可是算得明明白白。通用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挺大,要是把供应链搞得过于极端,不光成本会提高,还可能让中国的消费者失去信任。至于Stellantis,刚刚跟比亚迪合作建厂,最清楚中国供应链的好处。

这些车企都懂得,在这个全球化的年代,供应链不是非黑即白的难题,而是在效率、成本和风险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特斯拉倒是挺特别,直接把中国供应链这个“金饭碗”丢掉,偏偏要去捡东南亚那“泥饭碗”,这不是自己掰断手臂嘛?

特斯拉开启不良先例,工厂禁用中国零件,是弃车保帅还是自断臂膀-有驾

其实特斯拉也明白中国供应链的重要性,不然不会一边在美国推动去中国化,一边又在上海拼命扩大产能。

不过,这种“左右手都在玩”的策略基本行不通,要搞好供应链,讲究的就是配合默契。美国工厂坚持用本土零件,意味着得重新做模具、调整生产线、培养工人,光是这些前期成本就得花上百亿。

而且中国供应商在美国的子公司也被算进“排除名单”,比方说宁德时代在肯塔基的工厂,明明就是美国本地制造,可因为母公司在中国,也被特斯拉列入禁区。

特斯拉开启不良先例,工厂禁用中国零件,是弃车保帅还是自断臂膀-有驾

这玩意儿连“血统”都要追查的搞法,搞得供应商都心冷了,最终也没人愿意为特斯拉那激进的策略买单。

说到底,特斯拉这一出牌挺短眼的,只顾着眼前的关税难题和补贴的甜头,反而忽略了中国供应链为它带来的那份关键竞争力。

当年特斯拉之所以能从快要倒闭的边缘爬回来,站上全球电动车领头羊的位置,主要靠的是中国市场的销量和中国供应链那高效的运转;现如今羽翼已丰,就打算割舍这个支撑,没想到一旦离开中国供应链的后盾,美国工厂的产能和利润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跟着特斯拉走“去中国化”的这些供应商,要么成本突然飙升,要么就得放弃中国这个重要的市场,结果整个供应链可能都搞得乱糟糟的。

特斯拉开启不良先例,工厂禁用中国零件,是弃车保帅还是自断臂膀-有驾

眼下,整个汽车行业都盯着特斯拉,要是它这次“去中国化”的策略真能奏效,或许会带动其他厂商跟着模仿;不过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这更像是一场注定难以成功的赌局。

中国的供应链不是说换就能换的,它不仅在成本控制和技术水平上占优势,还有巨大市场作为支撑。要是特斯拉真把中国供应链这个“臂膀”给割掉,最后只会变成一个断臂的“孤胆英雄”,在全球竞争里越发被动。

说到底呀,在现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搞“脱钩”断链可不是啥聪明的办法,反倒是自掘坟墓,得不偿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