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二手车新闻,有点意思,说一台21年的传祺M8,开了8万公里,现在只要10万块。
这事儿吧,你得分两头看。
对于想捡漏的中年男人来说,这简直是天降福音。10万块,你买个啥?买个新车,顶天了是个飞度,一家人出门得玩俄罗斯方块,谁坐哪条腿放哪都得提前规划好。但现在,10万块,你能买到一个移动的行宫,一个能装下全家老小外加一条狗,甚至还能塞进丈母娘对你所有不满的移动堡垒。
当年落地24万多的车,现在直接给你膝盖斩,这哪是买车,这是在薅资本主义羊毛,是中年人对高昂车价无声但有力的反抗。
就问你香不香?太香了。
但是,你再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事儿就变得非常“道诡异仙”了。
为什么一台当年被吹成“国产埃尔法”,宜商宜家,排面拉满的中大型MPV,四年时间,价值就跟压缩毛巾一样,见了水就虚了?
答案很简单,因为整个汽车市场,不,是整个餐厅,被人给爆了。
以前大家还在餐厅里吃饭,广汽M8端上来一盘菜,叫“燃油MPV性价比”,味道不错,量大管饱,大家吃的挺开心。结果外面冲进来一帮修仙的,什么理想、小鹏、蔚来,后面还跟着个雷电法王小米,他们不吃饭,他们直接把桌子掀了,说以后大家别用火了,直接吸收天地灵气,用电。
如果说之前理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后来乐道这些新玩家,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这就叫掀桌子式竞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在这种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没有体面可言。传祺M8的保值率崩塌,不是它产品不行,是它的整个物种都被降维打击了。它还在用金钟罩铁布衫硬抗,人家已经开始御剑飞行了。
我们再来解构一下所谓的“宜商宜家”。
宜商?讲真,我作为一个跑业务的中年人,我很负责任地告诉你,现在商务接待的潜规则已经变了。你开个10万块的二手油车去接客户,客户嘴上说“哎呀王总你太低调了”,心里想的是“这公司是不是快不行了”。排面?在这个电车代表着“新、潮、科技”的年代,油车的排面只剩下加油时的队伍了。这不是车的问题,是时代变了,人心散了。
宜家?这个我承认,空间是真的大,第二排那俩航空座椅,放倒了就是床,长途旅行神器。我楼下那哥们当年就买的M8,天天在群里晒,现在已经不说话了。为啥?因为舒服的代价是肉疼。8.3L的百公里油耗,那是NEDC标准,是实验室里佛系青年开出来的。你真正在市区里堵着,拉着一家老小开着空调,那油耗数字能让你的心脏跟着一起跳。
这哪是宜家,这叫“为爱发电”,用真金白银为家庭的舒适买单。这是一种修行,我哭死。
然后我们聊聊那些配置,什么全速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车道保持。
这些东西好不好?好。有没有用?有用。
但是,你必须明白一个反技术崇拜的民粹真理:决定中国自动驾驶上限的,不是特斯拉的FSD,而是横店影视城门口的老头乐。
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上那套系统算法再牛逼,也算不出人性的轨迹。你的系统还在计算碰撞概率,大爷已经开始计算赔偿金额了。所以,别迷信这些,真正的安全,是防御性驾驶,是你把所有人都当成潜在的“三体人”,随时准备给你来个无规律变道。这些配置,更多是一种心理安慰,一种“我努力过了”的科技版赎罪券。
讲真,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像个卖二手车的,但又好像在劝大家别买,就很分裂。
其实这车就像一个偏科的经济适用男。他顾家,能扛事儿(空间大),体力好(动力足),但是呢,他有点费饭(油耗高),还不太懂时尚(智能化落后)。
你能不能嫁?能。
会不会过得很爽?看你图啥。
如果你就是图一个绝对的空间,一个物理上的舒适,10万块,这M8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它的座椅,它的悬挂,调教得确实舒服。但能过,就是能过。你别指望它能给你带来什么额外的精神价值,什么品牌玄学。
会买奔驰的人,买的是那个三叉星徽。会买特斯拉的人,买的是马斯克画的那个大饼,是一种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买传祺M8的人,就是图它是个好用的工具。工具一旦有了更高效、更便宜的替代品,被抛弃就是它的宿命。
太残酷了,但这就是现实。
所以,10万块的二手M8,到底是什么?
它不是一个理性的消费决策,它是一个中年男人在跟自己的人生耍流氓。
他明明知道这车油耗高,停车难,智能化约等于没有。但是,他看着那个巨大的空间,想象着老婆孩子爹妈都能舒舒服服地坐在里面,他就会对自己说:去他妈的油耗,去他妈的智能,老子就要这个大!加大加大加大!
这是一种瞬间的、情绪化的、甚至有点暴躁的决定。
所以这车到底值不值?
值啊,为什么不值?开两年再卖掉,亏掉的钱,可能还没你这两年抽烟喝酒打游戏充的钱多。用有限的钱,换来全家两年的高质量出行体验,这笔账,不算亏。
别想那么多了,快乐就完事了。成年人的世界,要的就是这种不讲道理的自我满足。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