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开车的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烦心事:炎炎夏日,车子在外面停了一会儿,再坐进去简直就像是钻进了一个大烤箱,方向盘烫手,座椅烫屁股。
这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赶紧发动车,把空调开到最大,希望能立刻凉快下来。
可结果呢?
风扇呼呼地响,就是感觉不到多少凉意,反倒是眼看着油耗数字往上涨。
还有,车子用久了,一开空调,总会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霉味儿扑面而来,特别影响心情。
冬天和雨天,车窗又总是起一层雾,擦了又起,让人分心又危险。
这些问题几乎是所有车主的共同困惑,难道是我们买的车空调系统不行吗?
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问题并不出在车本身,而是我们使用空调的方式和习惯需要调整一下。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你的汽车空调完全可以变得既高效又省钱,还能时刻保持空气清新。
咱们先说说夏天最让人头疼的降温问题。
当车辆在太阳下暴晒后,车内的温度可以轻易超过六十摄氏度。
这时候,如果你直接关紧门窗,打开空调制冷,就犯了第一个错误。
这相当于让空调系统去冷却一个巨大的“高压锅”,它的负担会非常重,压缩机需要拼命工作,不仅制冷速度慢,而且油耗会瞬间飙升,有研究表明这样会多消耗接近两成的燃油。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分几步走。
第一步是上车后,先别急着关门,把四个车窗全部降下来,如果车有天窗,也一并打开。
然后启动发动机,但是先不要按那个代表制冷的“AC”键。
你只需要打开风扇,把风量调到最大,并且使用外循环模式。
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风扇把车外相对凉快的空气抽进来,把车内积聚的热浪快速“吹”出去。
这个过程只需要半分钟到一分钟,你就能明显感觉到车里的燥热感大大减轻了。
这个物理排热的步骤,几乎不消耗什么燃油,但效果却非常显著。
当车内的热气散得差不多了,就可以进行第二步了。
关上所有的车门和车窗,现在可以正式按下“AC”键了。
同时,请把循环模式从外循环切换到内循环。
内循环模式下,空调只对车内现有的空气进行冷却,不再吸入车外炎热的空气,制冷效率会大大提高,通常比外循环快上百分之三十左右。
这时候,风量可以保持在中高档位,以加快空气流通。
至于温度设定,建议在24到26摄氏度之间,这是人体感觉最舒适,同时也是最节能的温度范围。
把温度调得过低,比如22度以下,不仅容易让人感冒,而且每降低一度,空调压缩机的工作负荷就会增加,油耗也会相应增加百分之五到八,非常不划算。
另外,出风口的方向也很有讲究。
由于冷空气的密度比热空气大,它会自然下沉。
所以,我们应该把出风口向上吹,让冷空气先在车厢上部循环,然后均匀地沉降下来,这样整个车厢的温度会下降得更快、更均匀。
如果直接对着人吹,不仅容易引起身体不适,降温效果也只是局部的。
当车内温度降到你感觉舒适的程度后,大约需要五到八分钟,就不要再一直使用内循环了。
长时间内循环会导致车内空气质量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含氧量减少,人容易感到疲劳、昏昏欲睡,这对驾驶安全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所以,建议每隔十五到二十分钟,就切换到外循环模式三到五分钟,让车内外的空气进行一次交换,补充新鲜空气。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习惯,就是在到达目的地前的三到五分钟,提前关闭“AC”键,但保持风扇继续运转,并使用外循环。
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自然风吹干空调系统内部的蒸发器和管道。
因为空调制冷时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如果停车后这些水分没有被吹干,潮湿黑暗的管道就成了霉菌和细菌滋生的温床,这就是下次一开空调就会闻到霉味的根本原因。
说完了夏天,我们再聊聊冬天。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冬天开暖风和夏天开冷气一样费油。
这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汽车的暖风来源非常环保,它利用的是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余热。
这些热量原本是要通过散热系统排到大气中的,现在被鼓风机引导进了车厢,属于一种“废物利用”。
所以,只要发动机在运转,开暖风几乎不增加额外的油耗。
关键在于,你不需要去按那个“AC”键。
AC键是启动制冷压缩机的,冬天开暖风时按下它,反而会因为压缩机运转而增加油耗。
正确的做法是,启动车辆后,等待发动机水温上升到正常位置(通常仪表盘上的水温表指针会指向中间),然后直接打开风扇,将温度调到合适的22到24度,使用外循环即可。
冬天车内空气本就容易污浊,外循环还能保持空气流通,防止车窗起雾。
如果遇到车窗起雾,可以临时打开AC键,利用它的除湿功能,配合最大风量吹向前挡风玻璃,一两分钟雾气就能消散,之后记得及时关闭AC键。
日常的养护是保证空调系统健康长寿的关键。
其中最核心的一项就是定期更换空调滤芯。
空调滤芯就像是汽车空调的“口罩”,它负责过滤掉进入车内的灰尘、花粉、尾气和各种污染物。
如果长时间不更换,滤芯就会被堵塞,导致出风量变小,制冷或制热效果变差。
更严重的是,堵塞的滤芯上会堆积大量的灰尘和霉菌,它们会随着气流被吹入车内,不仅产生异味,还会对我们的呼吸系统健康造成威胁。
尤其是在空气质量不太好的城市,或者经常行驶在尘土飞扬的路段,更换周期更要缩短。
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或者每行驶一万公里左右更换一次。
更换时,可以选择带有活性炭的滤芯,它在过滤颗粒物的同时,还能更好地吸附异味。
除了滤芯,空调风道内部也是异味的另一个主要来源。
即使换了新滤芯,风道内壁上日积月累的潮气和灰尘也可能滋生霉菌。
所以,每年可以对空调风道进行一次清洗。
市面上有专门的空调清洗剂,按照说明,从车辆外部的空调进风口(通常在雨刮器下方)将泡沫喷入,然后让风扇以最大风量运转十几分钟,清洗剂就能在管道内循环清洁,脏水会从车底的排水孔流出。
最后,还要检查一下这个空调排水孔是否通畅。
这个小孔的作用就是排出制冷时产生的冷凝水。
如果被泥沙或树叶堵住,水排不出去就会积在空调系统里,甚至倒灌入车内,浸湿脚垫和地毯,导致车内大面积发霉,后果很严重。
在雨季来临前,可以自己检查一下,开一会儿空调,看看车底副驾驶位置下方是否有水滴出,如果没有,可能就是堵塞了,需要及时疏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