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车企中国沉浮录:换帅如换刀,能否挽狂澜?

昔日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的海外汽车巨头们,如今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事大地震”。短短半个月内,通用、现代、神龙三大品牌相继更换中国区“掌门人”,这不仅仅是人事变动,更像是一次集体亮起的“求生信号”。究竟是何原因,让这些一度风光的国际车企,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屡屡碰壁?又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急切地寻求本土化“救火队长”?

外资车企中国沉浮录:换帅如换刀,能否挽狂澜?-有驾

通用汽车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John Roth在销售、营销、运营以及全球市场上有着丰富经验,接任通用中国总裁职务将进一步增强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市场地位。

回望过去这些外资品牌曾是多少国人心中的“白月光”。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风云变幻,他们的光芒逐渐暗淡。北京现代与神龙汽车,销量从巅峰跌落,几乎腰斩再腰斩;通用汽车的进口业务也持续萎缩,曾经引以为傲的“道朗格”平台,如今也面临重组的命运。这背后,是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更是中国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必然结果。

外资车企中国沉浮录:换帅如换刀,能否挽狂澜?-有驾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新官上任真的能烧起三把火吗?通用汽车的新总裁John Roth,肩负着与合资企业紧密协作的重任。今年,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虽然有所回暖,但离昔日辉煌仍有差距。特别是上汽通用五菱,虽销量喜人,却难以承载通用品牌中高端的厚望。所以,通用中国的当务之急,是推动上汽通用的复苏,这不仅需要产品创新,更要深度挖掘本土化的市场潜力。

神龙汽车和北京现代也开始了他们的“自救”之路。神龙汽车新任总经理吕海涛,积极拓展国内业务边界,甚至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试图通过“中国产、全球销”战略来盘活产能,降低风险。这并非个例,沃尔沃、现代、起亚等品牌也纷纷效仿。这其中透露出的讯号很明显:中国市场不仅是消费高地,也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生产和出海基地”。

外资车企中国沉浮录:换帅如换刀,能否挽狂澜?-有驾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现代汽车更是提出了未来五年销量回升至50万辆,其中海外销量占比20万辆的宏大目标,这被称为“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战略。而北京现代的新任总经理李凤刚,与神龙汽车的吕海涛一样,都是深谙中国市场规则的本土高管。与通用汽车任命的“洋帅”形成鲜明对比,这两种用人策略,恰恰反映了不同品牌在华面临的困境与突围路径。

归根结底无论换帅与否,策略如何调整,外资品牌要想在中国市场重振雄风,终究要靠“产品力”说话。消费者用脚投票,市场竞争从不留情。能否推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具备足够竞争力的产品,才是决定这些“救火队长”能否真正挽狂澜于既倒的关键。

(参考信息来源:《销量低迷,海外汽车品牌面临抉择!通用中国、现代、神龙急换“救火队长”》时代周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