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网约车都五年了,日常会遇到不少晕车的乘客。他们一上车,常常就先跟我说自己容易晕车,让我开稳一点。我就发现,好多晕车的人,自己开车的时候却不晕,这是为啥呢?接下来,我就跟大家仔细说说。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先说说咱们身体里的前庭系统。它在咱们耳朵里,像个小导航,能感受身体的运动状态和位置变化。咱们坐车时,车在动,身体也跟着动,前庭系统就把这些信息传给大脑。要是车的运动复杂,比如一会儿加速、一会儿减速、一会儿转弯,前庭系统传给大脑的信息,可能和眼睛看到的不太一样。大脑接收的信息不一致,就容易混乱,人也就容易晕车。
就像有一次,我载着个乘客走山路,那路弯弯曲曲的,车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乘客坐在后排,眼睛看到车在转弯,可身体感受到的晃动和转弯幅度不匹配,没过多久就晕车了。这就是因为前庭系统和视觉信息冲突,大脑“闹别扭”了。了解了这个原理,就能更好理解为啥开车时情况不同了。
开车的时候,司机是主动控制车辆的,能提前知道车要怎么动。要转弯了,司机提前打方向盘,身体也会跟着调整。这样,前庭系统接收到的信息和大脑的预期相符,就不容易产生感官冲突。我自己开车的时候,遇到红灯要停车,会提前慢慢减速,身体有适应过程,就不会晕。
而且,视觉焦点和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也很关键。开车时,司机视线主要集中在前方道路上,眼睛看到的和身体感受到的运动一致。而乘客可能一会儿看窗外,一会儿玩手机,视线不固定,视觉信息杂乱,更容易晕车。有一回,车上有个乘客一直在玩手机,车稍微一颠簸就晕车了。除了生理机制,心理因素也有影响。
心理预期和注意力分配会影响晕车反应。司机开车时,注意力集中在驾驶上,会忽略身体的不适。而且司机知道自己在控制车,心里有安全感,对晕车的心理预期低。而乘客坐在车上没事干,容易把注意力放身体感受上,稍微不舒服就觉得要晕车。了解了这些差异,我再给大家分享几个预防晕车的驾驶习惯。
首先,开车前要保证充足睡眠。休息不好,身体状态差,开车时更容易晕车。我有次熬夜后开车,就感觉比平时更容易头晕。
然后,开车要保持稳定速度,尽量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在市区开车,遇到红绿灯提前预判,慢慢减速停车,乘客会感觉舒服些。
还有,要调整好车内通风。新鲜空气能让人清爽,减少晕车概率。我每次开车都会把车窗稍微开一点。
另外,开车要保持正确坐姿。身体坐直,靠在椅背上,能让身体更稳定,减少晕车感觉。
最后,要注意视线控制。开车时眼睛尽量看前方远处,不要一直盯着仪表盘或近处东西。
对于乘客来说,也有缓解晕车的小妙招。比如可以提前吃点晕车药,上车选靠窗位置,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也可以听听音乐,分散注意力。要是晕车严重,就尽量别玩手机或看书了。希望我分享的这些,能让大家以后开车或坐车少受晕车困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