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深度丨交通升级、夕发朝至!成都动卧直达三大城市群,经济地理将如何重塑?

夜幕之时,列车疾驰。呼啸而过的钢铁巨龙自成渝地区驶出,北至京津冀、东至长三角、南至大湾区。疾驰之下,时空折叠。人才的流动、产业的合作、经济的往来,乃至情感的交互,在交通动脉的串联之下,跨越山河日月,得以高效实现。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极核城市,以成都为起点,至北京、上海、深圳,恰好都是三千里路。7月2日起,成都至北京、上海的动卧列车开行,夕发朝至。加上今年年初开通的蓉深动卧,自此,成都至三大城市群均有高铁动卧列车连接。
红星深度丨交通升级、夕发朝至!成都动卧直达三大城市群,经济地理将如何重塑?-有驾
▲CRH1E-1061卧铺动车组
当然,四座城市乃至其背后的城市群,早有密集的交通网串联。那么此次铁路调图,意义又为何非比寻常?关键就在一个“卧”字。
从交通革新的角度来看,高铁动卧的开通被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夕发朝至,一觉睡拢的运行模式,为旅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出行体验。
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角来看,动卧列车犹如一条强劲的经济纽带,将广袤疆域中,相隔千山万水的四大城市群紧密相连。列车划破夜幕之时,也照亮了区域间的协同奋进之路。
路途有温度,经济有热度。一条动卧干线,将如何重塑经济地理和产业版图?又将如何开启成都与三大城市群“跨圈并进”新时代?
跨圈,与时间赛跑
——“协同时代,我们都是跨越时空的追梦人”
跨越南北读书、创业,影目科技合伙人张星智一直有个心愿:希望有道跨越时空的任意门,让“千里京蓉一日还”。今天,他圆梦了。
动卧开行,当乘客们伴随着蓉城夜幕登上列车,一晚深度睡眠洗去白日的辛劳,次日睁眼,刚好迎来北京的晨曦。
影目科技合伙人张星智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如今,他在成都一边创业,一边攻读博士。他的手机里存着满满的飞行记录和高铁记录,他不愿清理,每一条记录都是他往返京蓉、跨山越水去追梦的见证。
作为研发者,张星智带领团队成功推动公司的GO系列智能眼镜产品和成都世运会合作,为成都世运会提供的20台同传翻译眼镜能够支持40多种语言实时互译。如今,张星智带着这项技术正与北京高校联合研发下一代产品。
红星深度丨交通升级、夕发朝至!成都动卧直达三大城市群,经济地理将如何重塑?-有驾
▲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眼镜产品
“时间不等人”,这是研发者的心声。为了不耽误白天的工作,他与团队往往将飞机航班定在夜里。深夜抵达只能牺牲睡眠,航班又经常晚点,加上机场到市区打车又耗时,张星智常想,有任意门就好了。
今天起,动卧开启了他的任意门。“今后,我们的研发人员能在列车上休息、远程连线。清晨从动卧下车,上午就能在实验室调试设备”,这是曾经难以想象的效率。
追梦追梦,要追就要赛跑,要追就要加速。
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时代,当时空不再成为桎梏,产业要素高效流通,那么更多奋进者将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尽情追梦。
重塑,经济版图升级
——“从产业转移,进阶到多元协同新阶段”
无论在天空还是脚下,每天往来于京蓉、沪蓉、深蓉间的人,不计其数。人的背后,无形之中,资金、技术、创意、合作,种种链条正在串联延伸,交织其中。
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各大城市群中,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高校、机构,纷纷将研发基地、实验室,或西南总部落地到成都。
比如影目科技北上与清华开展长期合作的同时,清华大学也早已在成都兴隆湖畔落地了校地合作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从院士到硕博,500余名高端人才在成都搞科研。
红星深度丨交通升级、夕发朝至!成都动卧直达三大城市群,经济地理将如何重塑?-有驾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隔壁,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北航创新研究院成都中心等机构也纷纷承担着研发攻关与产业落地等功能,人才、技术等产业要素在相隔数千里的城市间自由流动。
在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宋瑶看来,成渝与三大城市群之间的合作重点,已经从简单的单向产业转移承接,全面升级到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多元协同的新阶段。成渝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中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新形势、新阶段下,各大城市群正以一种崭新的合作姿态携手并进。
今年,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彭雷在成都频频现身,为在成都建设超级工厂做准备。
红星深度丨交通升级、夕发朝至!成都动卧直达三大城市群,经济地理将如何重塑?-有驾
▲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柔性脑机接口产品
作为脑机接口头部企业,脑虎科技的选择极具风向标意义。彭雷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脑虎科技看重三方面优势:产业基础方面,脑机接口处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的交汇点,成都“三链齐备”;临床能力方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科研和临床能力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医学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持;学术资源方面,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学术资源为技术研发创新提供了动力
另一端,国内首家成功入轨的民营火箭企业星际荣耀,已于今年上半年签约成都,总投资超30亿元落地“双曲线三号火箭生产总部基地”,主要用于生产对标SpaceX猎鹰9火箭的产品双曲线三号。
红星深度丨交通升级、夕发朝至!成都动卧直达三大城市群,经济地理将如何重塑?-有驾
▲双曲线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及回收效果图
星际荣耀董事长彭小波说:“每次来都能看到项目取得新进展,完全是‘日新月异’。”他很喜欢感受这份“成都速度”,今年来蓉已经七八次了。
企业、机构的“开疆拓土”,绝非是过去传统制造的外溢。在成都,成渝这片有活力的热土之上,企业延链条、育生态、扩市场,正重塑着产业地理和经济版图。
启航,驶入新时代
——“交通提档提速,合作提质提效”
动卧开行所带来的效率与活力,成都人其实是深有感受的。在今天京蓉、沪蓉动卧开行之前,成都至深圳的动卧列车已经运行了半年时间。
这半年里,大湾区游客说走即走,傍晚还在吹海风,清晨已至雪山下,“快旅慢游”的体验赋能旅游业的发展。
这半年里,华为重磅加码成都,布局华为生态,并于初夏时节在成都首发了两款鸿蒙电脑,实现了至关重要的突破。
而在年初这趟动卧列车刚开行之时,成都就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过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彼时,38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在深圳签约,投资总额超265亿元。
区域联动的“协作网”自此更加坚韧。
有数据显示,列车开行后的短短数月内,渝地区与大湾区的企业合作意向数量增长约30%,资金往来规模提升约20%,技术交流活动频次增加约25%,区域联动迈向新高度。
再看今日。京蓉、沪蓉动卧开行,区域间将织起更大更密的“协作网”。
就拿沪蓉动卧来说,一条高铁线,串联的不仅是长江头与长江尾,而是经济意义上的长江经济带,将在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之间构建起新通道。
红星深度丨交通升级、夕发朝至!成都动卧直达三大城市群,经济地理将如何重塑?-有驾
红星深度丨交通升级、夕发朝至!成都动卧直达三大城市群,经济地理将如何重塑?-有驾
▲动卧列车车厢内部
纵观整个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人口和经济总量占全国近一半。2024年,长江经济带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9.85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5.3%。
早在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就提出,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极之间联系,建设综合性、多通道、立体化、大容量、快速化的交通主轴。
如今动卧相连,何尝不是以交通的提档,推动合作的提质。
随着列车启程,区域协同发展也将驶入新的征程。风呼啸,心澎湃。星辰之下,疾驰的列车将打开无限可能。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编辑 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红星深度丨交通升级、夕发朝至!成都动卧直达三大城市群,经济地理将如何重塑?-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