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哪吒汽车销量数据疑云
家人们,今天要跟大家爆一个超级大瓜!据可靠消息披露,从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哪吒汽车竟采用将未售出车辆提前购买保险的方式,把这些车错误地计入销量数据。这一操作导致销量数据大幅虚增,高达 64719 辆 ,要知道,这可是占了其在此期间报告的 11.7 万辆销量的过半啊!这些被算进销量里的车,实际根本没卖出去,现在都还积压在经销商的仓库里,成了所谓的 “零公里二手车”。这消息一出来,汽车圈简直炸锅了,到底咋回事呢?咱们一起来深挖一下。
“零公里二手车” 的诞生
咱们先来搞清楚,哪吒汽车这波神操作到底是咋回事。从 2022 年底开始,哪吒汽车就打起了小算盘。在把车送往经销商之前,就早早地给未售出车辆安排好了保险。根据中国汽车行业登记惯例,一旦车辆投保,就可以提前预定销售 。
比如说,正常情况下,一辆哪吒汽车得找到真正的买家,完成交易、上牌等一系列流程,这才算是真正卖出去了。但哪吒汽车呢,在没有真实买家的时候,就给车买好保险,然后跟外界说,这车已经卖出去了,把它计入销量数据里。这样一来,销量数据在账面上就变得好看多了,可实际呢,车还在经销商手里。
这些被提前 “算” 出去的车,就成了 “零公里二手车”。虽然它们从生产线上下来后,压根就没跑过多少路,里程数几乎为零,可由于提前办了保险、被计入销售流程,就被打上了 “二手车” 的标签。据经销商透露,从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通过这种方式被提前售出的车辆高达 64719 辆。如今,这些 “零公里二手车” 大量积压在经销商的仓库里。走进那些仓库,就能看到一排排崭新的哪吒汽车停在那,可它们却面临着难以出手的尴尬局面。
销量造假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业绩压力与资本诉求
哪吒汽车之所以走上销量造假这条路,背后有着不小的业绩压力和资本方面的诉求。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里,资本的力量可是相当关键的。企业想要发展壮大,持续的资金投入必不可少,而这就需要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从哪吒汽车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销量数据一直是吸引资本的重要指标。2021 - 2023 年,哪吒汽车营收亏损由 48.4 亿元扩大至 68.67 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 180 亿元。在这样的亏损状况下,要想获得更多资本的支持,维持企业的估值,亮眼的销量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销量看起来好看,才能让投资者觉得这家企业有发展潜力,愿意继续投入资金。
从哪吒汽车的招股书数据可知,其销量表现对企业的融资和估值有着直接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资本更倾向于投资那些销量增长迅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企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哪吒汽车或许在巨大的压力下,选择了铤而走险,通过提前为未售出车辆购买保险、将其计入销量数据的方式,来制造销量增长的假象 ,试图以此获得更多的资本注入和更高的企业估值。
(二)市场竞争与行业风气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那叫一个激烈,这也是哪吒汽车销量造假的一个重要背景因素。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场份额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2025 年 1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零售销量前十厂商零售销量合计 59.39 万辆,市场份额合计 79.8%。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一家车企都在想尽办法提升自己的销量和市场份额。
部分车企数据造假成风的不良行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哪吒汽车。当行业内存在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比如数据造假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严惩时,就容易形成一种不良风气,让其他车企产生跟风的想法。哪吒汽车或许也受到了这种风气的侵蚀,觉得如果不采取一些 “特殊手段”,就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像在一个班级里,如果有个别学生通过作弊取得了好成绩,却没有受到惩罚,可能就会让其他学生产生不公平感,甚至也想通过作弊来获得好成绩。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个大班级里,哪吒汽车可能就没忍住,走上了数据造假这条歪路。
造假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
(一)品牌信誉受损
这一销量造假事件对哪吒汽车的品牌信誉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消费者对于汽车品牌的信任,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真实可靠的销量数据和产品质量之上。当哪吒汽车销量造假的消息传出后,消费者对其信任度急剧下降。许多原本对哪吒汽车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纷纷改变主意,选择其他品牌的汽车。
在各大汽车论坛和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哪吒汽车销量造假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负面舆情如潮水般涌来。消费者们对哪吒汽车的行为表示失望和愤怒,认为这是对消费者的欺骗。一些已经购买了哪吒汽车的车主,也开始担心自己所购车辆的价值和售后服务,觉得自己受到了牵连。这种负面情绪的蔓延,使得哪吒汽车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品牌形象一旦受损,想要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成本。这不仅会影响哪吒汽车现有车型的销售,对于其未来新车型的推出,也将面临消费者更加严苛的审视和质疑 。
(二)经销商困境
经销商作为哪吒汽车销售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深受销量造假事件的影响。由于大量 “零公里二手车” 积压在仓库,经销商的资金周转出现了严重困难。为了购进这些车辆,经销商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如今车辆卖不出去,资金就无法回笼。
据了解,许多经销商为了维持运营,不得不向银行贷款,但随着库存的不断积压,他们的还款压力越来越大,甚至面临经营危机。一些小型经销商已经难以支撑,不得不选择关门大吉。更有甚者,部分经销商因哪吒汽车的虚假销量数据,按照厂家的要求扩大了店面规模、增加了人员配置,结果却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
面对这种情况,经销商们也开始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出现了集体维权现象。他们要求哪吒汽车厂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比如回购这些积压车辆、给予资金支持或提供其他补偿措施。在浙江桐乡的哪吒汽车工厂外,就曾出现过经销商代表集体维权的场景,他们高举横幅,表达着自己的诉求,希望哪吒汽车能够重视他们的困境,尽快解决问题 。
(三)行业监管关注
哪吒汽车的销量造假事件,也引起了行业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销量数据是评估企业发展状况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依据,虚假的销量数据不仅会误导消费者,也会扰乱市场秩序。
监管部门可能会因此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数据的监管力度,出台更严格的政策规范企业行为。一方面,加强对企业销量数据的审核和核查,要求企业提供更加详细、真实的销售凭证和数据来源,确保销量数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对于存在数据造假行为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规成本 。
这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规范和净化市场的机遇。通过加强监管,可以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以真实的实力在市场中竞争,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
法律之剑:销量造假的法律后果
哪吒汽车这种销量造假的行为,可不是简单的商业操作失误,而是触碰了法律的红线。从法律层面来看,这很可能涉及欺诈消费者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准确,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哪吒汽车通过虚假的销量数据,给消费者传递了错误的市场信号,让消费者误以为其产品市场认可度高、销量好,从而在购车决策时受到误导 。一旦被认定为欺诈消费者,哪吒汽车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增加赔偿的金额可能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如果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
同时,这种行为也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哪吒汽车虚增销量数据,在市场竞争中制造出一种虚假的优势,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其他合法经营车企的利益 。对于这种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可能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可能会被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甚至面临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
除了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罚,若销量造假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相关责任人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可能涉及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等罪名。一旦走到这一步,对于哪吒汽车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企业形象将彻底崩塌,相关责任人也将面临牢狱之灾 。
车企该何去何从?
哪吒汽车销量造假事件,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这一事件的恶劣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哪吒汽车自身,更是波及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它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信任产生了动摇,也扰乱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 。
对于哪吒汽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勇于承认错误,积极采取措施挽回品牌信誉。一方面,要向消费者和市场诚恳道歉,展示出改正错误的决心;另一方面,要切实解决经销商面临的困境,比如合理回购积压车辆、给予资金补贴等,重新赢得经销商的信任与支持 。
从长远来看,新能源车企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并取得长远发展,必须坚守诚信底线,把精力真正放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上。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续航里程,优化智能化配置;只有狠抓产品质量,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的青睐 。
消费者在购车时,也应保持理性,不能仅仅依据销量数据来做决策。要综合考虑车辆的品牌信誉、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技术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做出明智的选择 。
监管部门也需进一步加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数据审核机制和监管体系,加大对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健康的市场环境 。只有这样,新能源汽车行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为社会的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