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和比亚迪海豹巅峰对决,谁才是20万-30万电动车王

小米SU7开完再换比亚迪海豹,原来差距不止于价格!

刚刚把31万元的小米SU7从朋友手里借来试驾,满怀好奇之心又直接开到了兄弟的比亚迪海豹顶配。这两款如今在国内市场人气如火的电动轿车,似乎一碰头就有点“硬碰硬”的架势,网友们也是吵得不可开交,究竟谁才是在20万—30万级别市场里那个让人无法忽视的新星?今天我开着这两辆车,用实际体验为大家揭晓答案。

一身“科技皮”,气质却大不同!比亚迪海豹和小米SU7,一个是横扫新能源市场的“老兵”,一个则是互联网巨头跨界造车的首秀。单就外观尺寸来看,海豹长4800毫米、宽1875毫米、高为1460毫米;小米SU7则是长4997毫米、宽1963毫米、高1440毫米。这几乎一伸手就多了“半个人”的气势。但实际目测,小米SU7在街头停着,并不会显得臃肿,相反线条流畅,俨然成了一道都市新风景。

比亚迪海豹的外形总给人一种“天生会游泳”的错觉,椭圆型灯光与圆润车身,海洋美学做得细腻入微,配合风阻系数0.219,城市疾驰时像一尾银色小鲨鱼。市区实拍,不时有路人驻足,低头拍照。有意思的是,海豹虽然被官方定位为“比亚迪汉”的兄弟车型,但在现场一对比,确实感觉海豹在整体气质上要略胜一筹,流畅的前脸和侧身线条堪称比亚迪近年来“颜值”的巅峰之作。

小米SU7和比亚迪海豹巅峰对决,谁才是20万-30万电动车王-有驾

小米SU7同样主打低趴溜背造型,而且尾翼可以自动升降,让赛车感十足。空气动力学参数尤为亮眼,17道出风口、8组风道的巧妙设计,直接把风阻系数做到了0.195——在量产电动车里算是独一份了。视觉冲击感极强,远远望去跟保时捷Taycan神似,不少网友甚至调侃“拿着放大镜找不同”。雷总并未否认这一设计取向,厂方早就坦诚“第一辆车宁可借鉴成熟经验,也要最大程度照顾用户审美”,这一点在整车的完成度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小米SU7和比亚迪海豹巅峰对决,谁才是20万-30万电动车王-有驾

走进小米SU7的车内,科技氛围迎面而来,仿佛走进了未来实验室。驾驶位前方,是一块7.1英寸的翻转仪表盘,以及16.1英寸超大中控屏,三幅式方向盘简单实用。虽然仪表盘略微紧凑,但结合贯穿式屏显,几乎所有主流行车数据都能一目了然。作为手机行业巨头,小米的车机系统在智能化、流畅度上明显高出一筹。SU7搭载自主研发澎湃OS系统,实现手机与车机无缝互联——试驾时操作导航、娱乐、空调,手指轻触间反馈应答“秒到”,体验比不少同价位国产车领先一个世代。

小米SU7和比亚迪海豹巅峰对决,谁才是20万-30万电动车王-有驾

坐在座椅上,皮质包裹面积很大,手感温润,乘坐体验高级。但也不能避开瑕疵,比如副驾一些塑料部件摸起来略显粗糙,细心人士会发现门板的材质还有些提升空间。毕竟这是小米造车的“第一次”,但整体拿出来已经不输老牌对手。

来到海豹的侧面,车门一拉又是另一种风格。海洋元素依旧贯穿其中,内饰却主打简约风格。全黑中间镶嵌一块15.6英寸大屏幕,仪表盘是10.25英寸,布局没有小米SU7那么大胆融入,只是平铺一块大屏,属于端庄实用的派系。这里有一个独特亮点——中控屏可以旋转,支持正竖横切换,用起来非常方便,尤其适合不同时段不同驾驶员的需要。

大家或许会问:实际驾驶到底差在哪?带着一份好奇,我一脚油门踩下去。比亚迪海豹顶配配有前后双电机,后电机230千瓦,前电机160千瓦,综合输出功率达到390千瓦,最大扭矩高达670牛米,官方公布百公里加速成绩3.8秒。实际体验时,起步迅猛、动力充沛,对于城市通勤和偶尔赛道小秀肌肉毫无压力。

小米SU7 Max则是前后双电机组合,前220千瓦、后275千瓦,最大扭矩飙到同级罕见的673牛米,官方称百公里加速仅2.78秒。这已经逼近超跑级别,体验加速,不少人笑称“后背贴紧座椅,像拉火箭”。加速过程中,悬架的调校功力展现无遗,单枪空气悬架让整个车身动态如水,动作收敛且精准,既能温柔过滤路感,又能回应驾驶者的激进操作。

小米SU7和比亚迪海豹巅峰对决,谁才是20万-30万电动车王-有驾

高速巡航段,SU7驾驶质感近似传统燃油轿车,底盘扎实中带着高级感。上一段高速,风噪控制理想,底盘没有一丝漂浮,很适合长途和商务接待。比亚迪海豹则更像是Model3的“中国版”,转向轻盈,悬挂偏软,舒适大于运动,高速过弯时底盘刚性不错,不拖泥带水。路面大的起伏会有明显冲击感,但细微路感过滤反而更细腻。

小米SU7和比亚迪海豹巅峰对决,谁才是20万-30万电动车王-有驾
小米SU7和比亚迪海豹巅峰对决,谁才是20万-30万电动车王-有驾

在电池方面,比亚迪海豹采用自家的82.5度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官方续航650公里。小米SU7 Max版同样搭载大容量电池,续航表现也不遑多让,日常使用,两者都足以应付大多数城市家庭一周的通勤。

性价比同样是绕不开的话题。比亚迪海豹给出了纯电和插电混合DMI版本,用户自由切换驱动模式,最低配DMI只需14.97万元,价格令人咂舌。对比之下,小米SU7 Max版比海豹顶配贵5万元,但智能配置更多,科技体验也更突出。如果后续小米把价格策略继续“放大招”,价格战有望越发激烈。

再看市场表现,数据显示2024年4月国内新能源轿车销量,比亚迪稳居前三,而小米SU7上市首月即突破万台预订,百度指数飙升至70万+,全网热度直追老牌车型。在小区、商圈、写字楼试看,海豹车主以商用与家庭用为主,SU7则明显偏向年轻人和新科技尝鲜者——喜好和圈层一目了然。

对于两款车谁更有优势,答案并不绝对。小米SU7在智能互联、操控性能上更胜一筹,外观低趴时尚、科技配置拉满,适合追求智能体验及高性能的用户;比亚迪海豹则擅长将稳定性、舒适性和实用功能结合,适合对家用效率和性价比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两者取舍,实在要看个人偏好。

其实,国产新能源汽车能够在20-30万区间达到这样的水准,已经让人看到了行业的巨大进步。如今消费者手中的选择权更大,不再只是传统合资品牌的备选项。未来,比亚迪和小米谁会成为市场黑马,还需要时间和用户真实的反馈去检验。

如果是你,会投向赛道感十足的小米SU7,还是选择稳重实用的比亚迪海豹?或许答案就在每个人心里。电动车市场的比拼,远不止外观、动力和价格,还有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较量。期待国产品牌继续突破创新,让我们用更实惠、更高品质的汽车,奔向更美好的每一天。

小米SU7和比亚迪海豹巅峰对决,谁才是20万-30万电动车王-有驾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