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拒做增程,理想销量大涨,长城市场遇冷

魏建军又出狠话:“长城汽车打死都不做增程!”这一石激起千层浪。他那句“增程式是脱裤子放屁”,直接抡下去,技术路线之争一下冲上热搜。在直播中,魏建军还补了一刀:“落后低效,长城永远不做!”字字铿锵。然而,市面上的现实却仿佛毫不买账——理想L系列月销4万,均价35万;问界M9四个月3.6万辆,零跑跌破眼镜,凭增程一跃成新势力销冠。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把“落后技术”的标签撕得稀烂。

技术男的倔强,其实是效率信仰下的执念。魏建军锁定增程式的物理硬伤反复开火:“燃油转电再转动能,中高速场景效率直接打八折!”再拿研发院的数据示威:“长城Hi4混联技术同一工况能耗比增程低1.8L,高速爬坡时优势多出20%。”在他眼里,增程就是两点之间绕远路,混联才是科技直通未来的正道。

魏建军拒做增程,理想销量大涨,长城市场遇冷-有驾
魏建军拒做增程,理想销量大涨,长城市场遇冷-有驾

但市场却不买账。30万预算的消费者,哪管你是绕几条路,能坐得舒服,能开得远,才是真理。理想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早已深入人心。增程式爆红的密码,恰恰是对用户真需求的精准狙击。城市通勤用电:每公里8分钱,经济得像白捡。想跑远?加油五分钟,续航翻番,避免了充电桩“野餐”噩梦。没有油耗焦虑,旅途不再挤牙膏。把钱省在动力系统的复杂结构上,用富余的预算堆满舒适体验。更别说,电机的丝滑直驱,让回头开燃油车都觉得像回到摩斯密码时代。

再看行业外援们的神反转,大众前脚炮轰增程是“伪电动”,后脚自己ID.系列也整了增程版。宝马直奔iX5增程,丰田汉兰达的增程版呼之欲出。连世界车企巨头都低头靠体验买单,技术参数党只能一边耍横,一边被市场拍脸。

魏建军拒做增程,理想销量大涨,长城市场遇冷-有驾
魏建军拒做增程,理想销量大涨,长城市场遇冷-有驾

讽刺的是,长城自己销量冷冷清清,新能源渗透率才24%,大大低于行业水平。欧拉品牌销量腰斩,混联系统Hi4还没挑起大梁。可同一时间,增程车销量却在狂飙:2024年同比增速63%,高端(25万以上)市场渗透超过六成。魏建军恐怕忘了,曾有一部诺基亚,打核桃砸核桃,无坚不摧。可用户还是选择了能“刷抖音”、玩彩屏的智能手机。技术无懈可击?没用!体验决定未来。当消费者在理想车里唱K歌、躺着冲青藏线,谁会关心你油耗高0.5升、还是能源转换多损失5%?

归根到底,这是“工程师思维”与“用户思维”的殊死搏杀。站在实验室里看世界,长城押注混联全力冲锋,从科学角度讲没错。但现实终究属于体验党。用户需求就是王道——这个道理早被同济大学教授余卓平戳破:“增程解决了大部分痛点,成本更低,所以市场远超预期。”而坚持参数情怀、不问用户所需,终会变成“叫好不叫座”的孤岛。

技术完美有用吗?不如一句感慨:“这车真好用。”工程师迷恋效率的执念,面对体验至上的市场逻辑,被打脸只是迟早的事。长城如果还坚持“用户永远不懂技术,只有我们懂”,那他们也只是下一个诺基亚。比油耗还危险的,其实是技术人的傲慢。死磕技术路线未必是错,装聋作哑忽略用户才真的致命。

世界在变,技术该领先,但体验才能赢下战争。倔强不等于愚钝,长城若能放下“效率教条”,重新拾起用户价值,才有可能在车市洪流中,活成那个既有技术也能卖座的赢家。否则,只能自顾自地在悬崖边一遍遍喊着“不做增程”,然后看同行把未来的用户收割一空,最后成为工业史上的一枚自豪却失落的脚注。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