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品牌会毁了中国汽车⑨:到了必须做减法的时候了

"

7月初,各家的半年报陆续出街,在“一口价”,不断背刺老用户的惨烈价格战后,如果仅仅从销售数字看,增长还是主旋律。但是,这个销量增长的含金量越来越低。

"

不做品牌会毁了中国汽车⑨:到了必须做减法的时候了-有驾

可以肯定的是,2025年汽车行业的利润率肯定低于2024年。2024年,中国12家上市车企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其净利润合计是52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61.2%。如果只说到这,你可能认为中国汽车的表现真棒。那你接着听,这些优秀车企中,比亚迪的净利润是402亿元,吉利是166亿元,长城是126亿元,理想是80亿元,长安73亿元,赛力斯是59亿元。这六家加一起是906亿元,剩下要么微利,要么亏损,正负抵消剩下526亿元。

这还没说完,国内的上市公司一般只是一家公司业务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常规操作是,利润高的业务装入上市公司,亏损的装到非上市公司。所以你听到哪家上市公司利润不错,要先看看他还有没有业务装到别处。即便是刚刚提到的那六家,我可以很确定地说,有些车企如果把非上市部分做一下冲抵,几乎没有利润。所以,不久前比亚迪的股东大会上,王传福对股东代表们说:“我只有一家企业,就是比亚迪,我没有别的企业”。这句话是有含金量的。

当然,这仅仅是上市的12家,理论上能上市的都是好企业。当下,中国汽车活跃的乘用车品牌有五六十个,一年上市新车近200款,2024年不完全统计,月销能过5000辆的新车不会超过40款,大多都是费时费力,卖不了几台,这样的极致内卷,汽车企业的总体利润可以说聊胜于无。

这个聊胜于无对比一下跨国车企就太扎心了。丰田2024财年净利润2376亿元,这还是比上一年下降了3.6%。现代起亚2024财年净利润1209亿元,大众汽车是957亿元,奔驰是800亿元,宝马是590亿元,Stellantis是660亿元,特斯拉是515亿元,通用437亿元,福特429亿元。在中国市场一骑绝尘的比亚迪堪堪能排到全球第十。

我们生产了全球三分之一的汽车,我们从2009年开始就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抛开合资、进口、商用车,中国品牌乘用车2024年卖了1797万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整个行业一盘散沙,无序竞争加剧,地方保护严重,退市不是竞争说了算,人们在有限的市场中投入无限的研发、产品、营销,维系着月销再次过万辆的中坚。

怎么才算不是一盘散沙?2024年全球单一车型销量排名中,丰田RAV4卖了118.7万辆排名第一,特斯拉Model Y卖了118.5万辆,排名第二。即便是在中国市场,年度销冠车型过去是桑塔纳,朗逸、轩逸等,2024年是特斯拉modelY,刚刚过去的6月份,Model Y 零售44848辆,领先第二名比亚迪宋和第三名吉利星愿。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特斯拉仅仅凭借两款车型就称霸全球,我们搞了上百个品牌,上千款车型,杀得昏天黑地,天天喊脚踏迈巴赫,拳打库里南,就像煮熟的鸭子,只剩下嘴硬了。

2025年,我听过的最尖酸刻薄的一句话是:中国汽车与丰田的差距只差一个丰田,中国汽车与特斯拉的差距只差一个特斯拉。说这句话的人太坏了,但拿中国汽车整体和丰田比利润,拿大单品和特斯拉比销量,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说了这么多,我不是想打击中国汽车人的信心,而是鼓励大家要看到发展的希望,凭借中国汽车人的聪慧和勤勉,丰田还是特斯拉的成就早晚是我们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痛定思痛,让一盘散沙聚沙成塔,把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握成拳头,放弃多生孩子打群架的思路,强化大单品战略,鼓励优胜劣汰,全速做减法。

吉利是最新觉醒的车企,去年9月20日发布的《台州宣言》提出了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的方针。短短一年时间,吉利、银河、极氪、领克、几何、雷达、翼真7个品牌兵合一处,为此不惜让极氪从美股退市,跳进吉利汽车这一个炼丹炉里,回归一个吉利。

7月7日,奇瑞汽车国内业务事业群成立,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由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挂帅,要集中力量,统一指挥,回归一个奇瑞。

中国汽车一直在做加法,现在到了必须做减法的时候了!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