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高速舒坦还是在闹市里穿梭更让人蔫不拉几?”这个问题,估摸着不少有车的朋友都盘算过吧。初看,高速路一溜平川,闹市里走走停停,答案好像板上钉钉。但事情真就这么板上钉钉吗?
实话说,一开始我也觉得高速是躺赢。起码没红绿灯杵在那儿,省了频繁并线的麻烦,攥着方向盘就能撒丫子狂奔。可跑了几趟长途之后,我开始咂摸出点不对劲儿来了。高速的累,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消耗。
就说我一个跑专线的哥们儿,天天在高速上猫着。他跟我抱怨,最怵的就是那种“摇篮曲”式的路况。长时间一个调调,周围的景儿也跟复制粘贴似的,大脑会逐渐锈住。他说有回,差点儿就亲上前面那辆大挂车了,幸亏眼疾手快。美国公路安全研究会的资料也佐证了这说法,高速上溜达二十分钟,大脑反应速度就得打个八折。这可不是说着玩的,一个晃神,搞不好就是一场大戏。
当然,市区也别想逍遥。早晚高峰,堵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喇叭声就没消停过,活脱脱一个“马路吃鸡现场”。我一发小,在鹏城跑滴滴,天天跟时间和路况较劲。他跟我说,最闹心的就是明明导航说还有十分钟,结果愣是堵成望夫石。这种“心堵”,比浑身乏力更让人抓狂。
而且,市区的路况也跟万花筒似的,行人、电驴、出租车,冷不丁就冒出来吓你一跳。有一次,为了躲开一个突然横穿马路的电驴,我玩了个漂移,差点儿就跟路边的护栏来了个亲密接触。现在回想起来都后脊梁发凉,这神经绷得比参加高考还紧,不累才怪。
肉体上的疲惫,也是各有各的滋味。高速是“定海神针的苦刑”,老长时间攥着方向盘,腰酸背痛跟家常便饭似的。我跑完一趟长途,用体脂秤一测,腰椎的弧度都变大了,这相当于扛着一袋面粉站了一天!
市区则是“全身肌肉的铁人三项”。特别是开手动挡的兄弟,左脚踩离合踩到怀疑人生,右手换挡拨灯,简直就是在做“手腕康复操”。我之前在魔都的市区里溜达了俩钟头,下车的时候,右腿抖得跟帕金森似的,比在健身房举铁还酸爽。
别以为高速就清静了,其实噪音也挺刺耳的。时速一百的时候,车里的噪音能飙到75分贝,这跟电钻开工的声音差不多。长时间在这种噪音轰炸下,耳朵也会吃不消。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摆在那儿,持续三个小时的高速噪音,能让听力打个折。
市区就更别提了,各种噪音混成一锅粥,喇叭声、电瓶车警报声、工地噪音,简直就是“3D环绕立体声攻击”。眼睛也遭罪,红绿灯、广告牌、路人身上的花花绿绿,每分钟要接收海量的信息,比盯着屏幕刷剧还费眼神。
所以啊,到底哪个更让人犯困?我觉得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愣头青可能更怵高速,因为他们对车速和距离的把控还不够溜。老炮儿可能更烦市区,因为他们更喜欢那种撒欢儿的驾驶感。跑运输的,比如出租车师傅和卡车司机,估计两种情况都觉得够呛,毕竟他们天天都要泡在方向盘后面。
那有没有什么妙招能缓解一下疲劳呢?必须有!跑高速,最好一个半小时就去服务区歇歇脚,做点儿简单的舒展运动,比如扩胸、压腿、转腰。另外,风油精和无糖口香糖也是居家旅行必备良品。在市区,堵车的时候可以搞点小动作,比如脚趾抓地、脚踝绕圈。车载音乐也可以选点轻音乐,舒缓一下心情。
说白了,开车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无论是跑高速还是在市区里绕圈,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时刻注意安全。提前出门,避开拥堵路段,比啥灵丹妙药都管用。
你是“高速党”还是“市区控”?评论区唠唠你的开车槽点,没准能找到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