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第3500座换电站在杭州上线,累计超8200座充换电站,服务用户超8600万次,彰显其在充换电基础设施方面的稳步布局

我在小区门口等快递,顺便瞟了一眼那排蔚来的车,心想这个品牌好像最近挺拼的。数据一堆堆出来:9月20日,官方说第3500座换电站在杭州上线,整整就300多天,不到一年半。估算下来,换电站的增长速度挺惊人的——以每月新增200座计算,去年年底就能破5000座了(这数字参考官方数字加点体感,样本少说不准)。

我还记得刚开始蔚来的换电站少得像个珍稀物品,378座还是个啥概念呢?现在却变成了日常基础设施。但是它们的布局和门槛,跟早期打基础铺路似的,不是简单地加个站点那么简单,背后其实牵扯到供应链、采购、土地审批等一串复杂的博弈。

蔚来第3500座换电站在杭州上线,累计超8200座充换电站,服务用户超8600万次,彰显其在充换电基础设施方面的稳步布局-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很多人可能对充电、换电的快有误解。其实真正让用户觉得快,不是站点多,而是维护和运营效率。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卖车的,他跟我说,蔚来很多换电站都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方便比较直观。你比起自己找充电桩或者等待充电一小时,换电能解决的其实是出行中断的问题——没法一箱油搞到哪儿去,但充电桩布局得再密,还是要花时间。

(这段先按下不表)所以说,有没有可能,蔚来一直在优先考虑那部分用车体验最容易破局的场景?我估算,杭州这么的二线城市,换电站的密度大概在每百公里2-3座(体感),这个覆盖率其实和早期的油站密度还挺像。

我的猜测,是不仅仅是硬件堆砌,背后实际在做的,是用数据优化放站策略。也就是说,哪条路、哪个时段最有价值,优先铺。对比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跑得快,说到底也是讲效率。

我想问,像我这样猜测,有点过于脑补了?但事实或许就是,蔚来的确是在绞尽脑汁,避免像一开始那样流浪者式布局——哪里有车,哪里建站,现在更像是在用算法点对点地建立联系。

蔚来第3500座换电站在杭州上线,累计超8200座充换电站,服务用户超8600万次,彰显其在充换电基础设施方面的稳步布局-有驾

刚才我翻了下笔记,看了个车主的评价:他说换完电,车一百公里油耗差不多省出个油钱。其实这就暗示,换电除了追求速度,还在暗中降低某些成本。假设一辆车平均单次换电能用15-20分钟,电池容量70度左右,活像是在换水龙头的小水流;而一般充电,除非车主很有耐心,否则都得耗费30分钟到一小时不等。

而且说到成本,我粗算过:每次换电,蔚来可能在运营成本上调整得很细,手上那台换电机器人其实也没多大,却能让效率翻倍。心里其实挺羡慕背后那些冷静的工程师们:他们用一台机械,代替了几十分钟的人力,成本和效率都是天差地别。这里不由得问:如此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否只是为了让车快点?还是刚好在布局未来的燃料替代方案?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换电不就是机器人换电吗?那么问题:差距究竟在哪里?有人说:深层次还是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密度。还有一种说法:换电站的机组本身也是大体量的,然后再组织成网络。而我觉得,有可能其实是背后在谋划一场服务生态。人们会不会最后惯了换电的便利,就像惯了手机充电一样?

我还想到一件事:蔚来为什么总敢高速跑?那光靠建站速度还不够,说白了,还得靠背后技术、供应链稳不稳。比如:电池包的快拆机制,是不是也是那种像拼装玩具一样简单,减少了维修时间,让整个换电过程变得像馒头一样快?

蔚来第3500座换电站在杭州上线,累计超8200座充换电站,服务用户超8600万次,彰显其在充换电基础设施方面的稳步布局-有驾

你觉得,未来换电,真能像加油一样随机应变?我心里还有个疑问:早期的建站到底有没有盲点?比如说,某些省份、某些偏远农村,换电站的布局是不是还远没有想到潜在用户?——说到这我突然想到,未来的换电站能不能还省心点——比如自己手机换电池那样自己操作?哈哈,不可能,但想想也是。

临场小计算:假设某站每日能服务50个换电,每次平均电费(充电+运营分摊)估算在4块左右,算下来,一天也就200多块收入。大规模运营,利润其实还不错(这只是一点粗略估算,样本有限嘛),更别说还有附加的服务或会员收益了。

在我看,蔚来无非就是把快、稳、准这三个字摆在了核心位置。别说,换电站真的是个看得见的布局,比起那些无人看管的充电桩,人工监控更有安全感。

蔚来第3500座换电站在杭州上线,累计超8200座充换电站,服务用户超8600万次,彰显其在充换电基础设施方面的稳步布局-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我还没细想过,未来这样的换电模式会不会让用户变得懒? 换电的便利也许会削弱我们对车的感情。你看,一次换电就像打个快车,方便到让你都不在意车的存在了。

我猜,或许未来能解决的,是让换电变得更像坐机关人一样,无形中融入日常生活,甚至让整个电池管理成为家常便饭。

(这段先按下不表)技术再先进,能否真正普及还要看用的顺手。你有没有想过:未来是不是人类用车的方式,可能会变成一个快递式的场景?每次用车,都像点外卖一样简单?

我关于充换电网络的还打个趣:那些一开始只是在钱坑里堆的站点,变成了今天的城市基础设施。这场变革,究竟还能走多远?没人知道。

蔚来第3500座换电站在杭州上线,累计超8200座充换电站,服务用户超8600万次,彰显其在充换电基础设施方面的稳步布局-有驾

只剩下个问题:你觉得,未来换电站的风向,会不会变成环保主题?还是真能像大众所想的那样,成为自动停放、自动换电、自动充电的未来生态?真希望我还能亲眼看到那一天,至少在我这条路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