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众汽车,咱们中国人心里那份感情可是不一般。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几乎就是汽车的代名词,皮实、耐用、高级感,是很多人买车绕不开的选择。
可时代变得太快,当咱们国内的电动车品牌一个个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玩起了大屏幕、智能语音、自动驾驶的时候,大家回头再看大众的电动车,总感觉它像个有点跟不上潮流的“老干部”,车是好车,就是不够“聪明”,不够好玩。
就在不少人觉得大众是不是有点力不从心的时候,它却悄悄地憋了两个大招,一个关于人,一个关于技术,这两手牌一打出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个德国巨人是真急了,准备在中国市场好好地再拼一次。
咱们先说说这个“人”的事。
大众这次请来了一位非常厉害的角色,叫刘展术,是个“80后”。
您可别小看他年轻,他的履历拿出来,简直能让整个汽车圈都抖三抖。
这人特别有意思,他的职业生涯就像是把汽车产业的新旧两个时代都完整地经历了一遍。
他最早是在一汽-大众的奥迪干,那可是传统豪华品牌的顶尖代表,他在那儿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很高的位置,说明他非常懂传统汽车那套市场营销和管理的门道。
后来,他还跑去美国通用汽车总部待过,等于说把国际上最成熟的汽车公司是怎么运作的也摸得一清二楚。
如果他一直待在传统车企,那也是前途无量。
但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嗅觉特别灵敏。
眼瞅着电动车的风口来了,他立马就投身到了咱们中国自己的造车新势力阵营里。
他先去了吉利旗下的高端品牌极氪,那时候极氪刚起步,啥都是新的,他硬是从零开始,给极氪搭建了一整套怎么跟用户打交道的体系。
现在咱们常听说的什么用户社群、手机App互动、车主活动,这些让车主感觉自己不是个单纯的消费者,而是品牌一份子的玩法,刘展术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后来他又去了东风的岚图,干的还是市场、产品和用户运营这些核心的活儿。
这么一圈走下来,他脑子里就有了两套完全不同的“武功秘籍”:一套是传统车企的严谨和章法,知道怎么规划一款好产品;另一套是新势力的灵活和网感,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怎么才能把车卖到大家心坎里去。
所以你看,大众安徽这次把他请来当首席运营官,这个职位权力很大,管的就是具体的运营和销售。
大众的算盘打得很精明,他们知道,光靠德国工程师造出一台性能不错的电动车已经不够了,在中国市场,你还得懂用户,得会讲故事,得让大家觉得你的车有意思、有温度。
刘展术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他既能听懂德国总部的技术语言,又能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跟中国消费者沟通,让他来操盘大众安徽的新品牌,就是希望把德国的严谨和中国的活力给结合起来。
说完了人,再来说说技术。
这是大众更关键的一步棋,就是跟咱们的小鹏汽车深度合作。
这事儿刚宣布的时候,很多人都挺惊讶的。
大众,那可是全球数一数二的汽车巨头,怎么反过来要用一个比它年轻几十岁的中国品牌的的技术呢?
这背后其实是大众的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清醒。
这些年,大众的ID.系列电动车虽然也卖了一些,但跟比亚迪、特斯拉那种火爆程度比起来,还是差得远。
大家普遍反映的问题就是车机系统不好用,反应慢,导航不够智能,语音助手像个“木头人”,智能驾驶功能也比较保守。
这些在燃油车时代可能不是大问题,但在现在,一部车聪不聪明,直接决定了很多人买不买单。
大众自己也知道这个短板,想自己从头追赶,时间上来不及,市场不等人。
怎么办?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个“老师”来学。
而小鹏汽车,恰恰就是以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见长的。
于是,大众就拿出了真金白银,投资小鹏,换来了小鹏最核心的电子电气架构技术。
这个“架构”听起来很专业,说白了,它就像一台车的“大脑和神经网络”,决定了这台车能有多聪明,未来的升级潜力有多大。
大众安徽接下来要推出的新车,比如那款叫“与众08”的,就会用上这个和小鹏一起开发的“中国大脑”。
这就好比一个体格强壮的运动员(大众的造车功底),之前因为反应有点慢总吃亏,现在直接换上了一个反应速度顶级的“超级大脑”,那战斗力肯定就不一样了。
大众这一招,可以说非常务实,甚至有点“不耻下问”的意思。
它放下了一个百年巨头的身段,承认自己在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暂时落后了,并且愿意向中国的年轻对手学习。
这本身就说明了咱们国家在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进步有多快,已经到了能让国际巨头反过来向我们“取经”的地步。
而且,大众的眼光还很长远。
他们说了,跟小鹏合作的这些技术成果,未来不光是给大众安徽这个新品牌用,还有可能用到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生产的其他车型上,甚至包括燃油车。
这意味着,未来我们买到的大众车,无论是油车还是电车,里面可能都有一颗“小鹏芯”,这对于提升所有大众车型的智能化体验,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当然,大众这么一折腾,自己内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原来在中国,它主要就是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这一南一北两个合作伙伴。
现在又多出来一个自己控股75%的大众安徽,就像一个家里突然多了个“嫡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资源怎么分,好东西先给谁,怎么让这三家公司既有竞争又能合作,别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来,这都是摆在大众面前非常现实的难题。
但这也可以看作是大众破釜沉舟的决心,它宁愿面对内部的复杂局面,也要在中国这个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上,为自己的电动化转型再争取一次宝贵的机会。
可以说,请来刘展术,拉上小鹏,是大众在中国市场吹响的一次响亮的“反攻号角”,至于效果如何,咱们消费者就拭目以待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