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半,天还黑着,东莞路口的早餐摊子才刚开火,我同事已经坐在他那台二手摩托上,鞋面全是油渍。
他嘴里叼着根烟,手指头在座垫上敲个不停。
我没开口,他也懒得搭理我,摩的司机的早晨总是一言难尽。
说白了,谁能想到2024年了,这活儿还真有人干?
说摩的没钱赚,真不是网上段子。
你去查查百度热搜,“摩的行业现状”这几个字点开一排排,什么“生活费顶天”“油钱白送”。
数据不骗人,摩的司机日均收入比外卖骑手还不稳定,碰上警察叔叔查得严,四千块买的摩托可能一天就变废铁。
一线城市摩的逐步被挤出,二三线城市还能喘口气,剩下的全靠命硬。
可人活着,谁不是一边心里骂娘一边咬牙坚持?
我同事每次回家,老婆都笑话他,摩的佬形象跟“国足进世界杯”一样稀罕。
可他就是不服输,厂里双休日不加班,他就钻进人堆里拉客,表面上说是体验生活,实际上是钱包在哀嚎。
有人说摩的司机懒,我真想让这些人凌晨试试排队抢单,天没亮就坐路边吹冷风,你要是真懒,早回家睡觉了。
舆论对摩的的偏见,像是贴在额头的牛皮癣,撕都撕不掉。
说他们扰乱秩序、影响市容,仿佛摩的司机天生带点“灰色滤镜”。
但地铁末班车停了,公交收摊,谁来接你那趟急活?
外卖小哥送餐都能被吹成“城市英雄”,摩的司机怎么就成了不入流的存在?
网友有时候跟放大镜一样,总拿别人家的芝麻琢磨自己家的西瓜问题。
说到行业现状,摩的司机的“江湖”早没了当年风光。
以前城郊到市区,没辆摩的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混社会。
现在,政策一刀切,事故数据直线上升,新闻天天报道摩的违规。
说不安全,这也确实,交通事故率那是真比私家车高得多。
可你说,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不也在路上跑?
全靠命和反应速度,规则面前谁都跑不脱。
有时候我怀疑,摩的司机到底是被淘汰的“活化石”,还是城市的缝隙里最后的补丁?
同事说抢单比抢红包还难,慢一步连尾气都吃不上。
有人笑他傻,花几千块买辆摩托,结果赔了又折腾。
可他摊手一笑:总比闲着强,饿不死还能喘气。
你看着笑话人家,谁又不是在各自的困境里翻滚?
北京、广州、深圳,摩的被管得死死的,网上搜索量都快赶上“失业怎么办”了。
偶尔刷到体育新闻,看到某足球明星退役后开网约车,评论区一水儿的“接地气”。
同样是拉活的,摩的司机怎么就成了社会边角料?
职业歧视像空气一样,平时你看不见,等你真站在风口浪尖,才懂什么叫“没选择”。
摩的司机一天跑几十公里,不是为了当英雄,是为了月底还房租,有什么不对?
人说摩的迟早会消失,可你看看城市的夜色,最后一盏灯还亮着,摩的司机还在等最后一个客人。
政策收紧,舆论施压,行业洗牌,生活在夹缝里的总是最先被挤出去。
可城市需要这些人,不信你下次地铁停运试试,看看谁还愿意半夜把你带回家。
摩的司机不是懒汉,不是混混,就是一群用力活着的普通人。
别一口一个“社会毒瘤”,你没在他们的车后座颠过夜路,不懂那种风吹脸上的疼。
摩的或许会慢慢消失,可他们的故事该留下。
你身边还有摩的吗?
你愿意坐那一程吗?
说不定哪天你也会想起,凌晨的街口有个陌生人,愿意带你回家——只要你敢上车。
想聊聊你身边的摩的故事吗?
评论区等你,别让这些城市的影子彻底消失。
顺手点个关注,摩的司机的世界不止一条路,我们的故事也还没讲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