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车型圈这一阵的新声响,咱不敢说所有人都听过猛士M817 Pro版,但要是没在网上刷到它的“机甲脸”,估计你得重新刷一波推荐了。
说白了,这货才刚到店,价钱敲定在31.99万元,币圈大户的一个小尾巴。
但一瞬间成了“插混大型SUV”圈的新晋弟弟,可是嘴上喊着“入门”,配置一开表,估计隔壁坦克700都要瞧一眼,这能叫‘入门’?
哎,这话是不是有点点调侃了?谁让新车这两年玩起了“入门即高配”的把戏,连业界都乐不思蜀,觉得这事儿越来越玄乎了。
先别急着夸,也别太早质疑。
猛士M817 Pro这名字也挺有味儿,配了两种前脸,城市型和越野型,还来了个东方鹰眼无人机,说实话,这种“机甲风”加科技流,直接让人想到小时候玩变形金刚的快乐。
到底是纯卖个造型给发烧友呢,还是真有能打的态度?谜底还得耐心往后挖。
先看表面,越野型那分体式保险杠,有点像工地大哥穿工装,扎实稳重,车架和副车架连成一体,动真格的没在跟你玩虚的。
城市型就是另外一个画风,和自家兄弟结婚的样子,前脸做得斯文些,保险杠像穿了身西装,搭好了LED灯带,觉得“城里人还是要好好打扮”的意思。
两种风格,够分裂,也够有选择欲望。
有的人喜欢下班冲泥坑,有的人更喜欢拍照发朋友圈,“我车好看,哪怕堵在三环也得拉风”。
其实我们都明白,现在的新车已经比拼到了“个性化定制”的地步,一款车最好生来就有“一人一脸”,车企也是绞尽脑汁,就怕你挑花了眼便宜了竞品。
但M817 Pro这外观,其实真不怕你挑事儿。
前灯组不规则设计,格栅半封闭,看起来眼神有点谜,不像传统的“虎视眈眈”,反倒是有点“深藏不露”的味道。
圈内评价这叫“硬朗+科技混搭”,显得不太好定义,紧跟现在的潮。
侧面再瞅,车身线条方正,是典型的SUV身量,传统门把手、电动侧踏、车顶行李架这些都扎扎实实,没什么出格的“骚操作”。
尺寸嘛,数据亮出来:5100毫米长,1998毫米宽,1919毫米高(空簧版,螺簧版稍矮一点),轴距3005毫米,冷不丁一听,还以为说起“脉动”那瓶大汽水的大小——反正这块地盘,够你折腾。
空间感不用怀疑,拖家带口出门不成问题,甚至“做兄弟的都能坐得下”。
转身到车尾,也有不少看头。
十字造型尾灯组挺“硬”,侧开式尾门,外挂备胎/储物箱,底部做了隐藏式排气,看上去一股子“野外生存专家”既视感。
别小瞧这些细节,很多时候大家买越野车,心里就盼着“关键时候能装下最后一瓶矿泉水”。
聊到技术配置,这里有点“花活”。
猛士M817 Pro给到的华为乾崑ADS 4辅助驾驶系统,圈里稍微混过点时间的都能感到“这玩意儿有点意思”。
1颗192线激光雷达、11摄像头、3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玩的是全方位侦测,新手上车开着,可能连倒车入库都觉得“我成了特工”,手机蓝牙钥匙+遥控移动车辆+无人机系统,想想都能笑出声。
无人机系统支持升降、跟飞、定点绕圈,直接把越野变成“空气探测+无人机巡航”的双重体验。
你想,朋友去了荒郊野外,打开无人机,好像自己就是007,心里还真有点想法:这车是在开头加buff吗?
别光说科技,也得看实用。
内饰方面,不搞浮夸,悬浮式10.25英寸液晶仪表,15.6英寸中控屏,车机是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方向盘是双辐式平底设计,换挡怀挡式,这种操作其实很受老炮喜欢,节省空间,坐姿还满舒服。
空调调节走的是“琴键式”物理按键,虽说新势力都爱做触控,但摸着实在还是物理键更有“安全感”。
座椅布局呢,比起那些追求“三排座大沙发”的老牌美系,猛士M817用的是2+3式五座,看来更注重每个人坐得“刚刚好”,不是硬要挤出个“第三排”让小孩扎堆。
前排座椅给到加热、通风、记忆功能,后排也有加热,Nappa真皮座椅就算不是顶配,也能满足中产的“皮质梦想”。
科技配置里,前后桥限滑差速器、坦克掉头、舒适制动等都点到位,侧安全气帘、胎压显示、前后驻车雷达、全景影像、主动降噪、行车记录仪,一个也不少。
看配置表真不比隔壁“高配”,这才叫“入门即全家桶”。
谁让现在买车都讲究“性价比”,光是遥控移动车辆都够吹两顿饭。
什么是高配,什么是低配,这事儿一直都争议巨大。
Pro版和Max版只差3万元,但多了夜视系统、空气悬架、主动转向、按摩座椅、音响提升,虽然“十三香”,但能不能用得上,可能一半人根本没在意。
太多车主只在乎“我用不用蓝牙钥匙”“座椅能不能加热”。
这些高精尖配置,嘴巴上说要,实际上开车就用导航。
动力部分也是一大看点。
M817用的是1.5T插混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145千瓦,但系统综合功率直接拉到505千瓦,综合扭矩848牛·米,0到100公里加速5.2秒,说得轻松,实际上“野蛮生长”。
官方还说爬坡度能到100%,像挂在峭壁一样不抛锚,虽说数据漂亮,但谁开车天天往悬崖冲?
电池部分用31.73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纯电续航140公里,满足城市通勤。
关键还有拖挂资格,能拖到2.5吨,拉个房车出去浪,不是什么一句空话。
市场这头,坦克700 Hi4-T在定位和价格都高过猛士,方程豹豹8也算硬碰硬,这20-40万之间的SUV市场像“三国杀”,谁家都想当“卷王”。
方程豹8的高阶驾驶辅助也很猛,但就看你愿不愿为了多两把椅子和一堆操作买单。
价格区间和配置分布,其实全看最终用户怎么“站队”,有的更追求品牌,有的装备党,只爱这新东西。
说来也是有趣,有人打着越野名号,最后用在城市通勤,有人买得城市型,梦想有天冲进“拉萨的泥地”。
买车最后都变成心理买单,这些外观、参数和配置,折射的就是你想做什么样的人。
新车上市每个细节都在立flag:“我能越野,我能科技,我能自己当特工。”
你说猛士M817 Pro到底是个什么位子?
硬要说是入门,那也有点“装可爱”的意思。
配置和数据骗不了行家,一出手就是一堆技术、舒适性能“全副武装”。
想在城市和越野都捞点人气,以后估计论坛分享能写三篇长文。
不过有个小问题不能回避。
虽说31.99万在这个市场只算“小目标”,但这么多配置下一步就是比拼“可靠性”,智能系统到底稳不稳、无人机是不是噱头、售后跟不跟得上,这些都要时间去检验。
网友调侃:有点像手机圈的“发烧榜”,功能很酷,买回家头一年都在秀朋友,第二年就等新款来抢头条。
仔细琢磨,这车面对的其实就是“科技型野生派”和“都市舒适党”双管用户。
现在车企最怕的就是“既想兼顾又怕被嫌弃”,猛士这次玩的就是“多面手”。
不过,真正的吸引力还得看实打实的体验,好看、好用、好开,这三样缺一不可。
谁也不想几年后变成“形象工程”,流量有了,卖不出去,那可尴尬了。
总的来看,猛士M817 Pro想用“入门价格”给你全家桶,补全科技和舒适属性,配置已经把潮流跟上了大半。
不过技术狂飙和市场竞争,最终怎么走,还得看用户买单能不能久。
一次试驾,一场长测,才是硬碰硬的真章。
大家的车评思路你怎么看?
猛士M817 Pro这么多新玩意和造型,入门价会成真香定律吗?
你觉得哪个配置最打动你,城市型和越野型更推哪一个?
评论区见,聊聊你的选择!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