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Q6L e-tron上市,智驾配激光雷达,续航充电成亮点

有时候我在路口等红灯,看着街上一排排横眉竖眼的电动车,都会忍不住怀疑:我们到底是在赛博朋克的赛道狂奔,还是在给地球“打地鼠”?而在这些钢铁与电的迷宫里,一辆车要想脱颖而出,靠的不再是Logo的光芒,也不是车尾巴后头那个显得特别绿的“E”,而是看谁能在最新的智驾热血剧本里抢占C位,然后在充电桩前摆pose,仿佛整个智能时代就此为它停摆。

奥迪Q6L e-tron上市,智驾配激光雷达,续航充电成亮点-有驾

如果说过去的豪华,拼的是实木装饰条、车门开关的段落感、缝线齐不齐,那么今天的电动豪华,直接长了脑子——而且还是AI的。别做梦了朋友,现在拼的是芯片、雷达、摄像头,你以为买的是一台车,实际上是跟着车企赛了一盘围棋,争当AI机器人最钟爱的“驾驶人类样品”。

据说有部队注重效率到每天早上五点集合,一分不差——而当今豪华电车的精工主义,比部队还苛刻。想象一下,德系工艺碰上中国智脑,两个卷王撞了个头破血流,竟然决定搞个大新闻。于是这台所谓的“新豪华电动标杆”横空出世,后台搬来一整套PPE平台,舞台中央还站着个大牌“奥迪”,再加个“华为智驾”的外挂,仿佛不写几个英文缩写,技术都不智能似的。

当然,豪华电车晒肌肉的方法和我这种键盘侠炫腹肌也差不了多少——都是配件一堆。一个激光雷达够不够?答案是当然不够,两颗才好意思开口。谁家光学硬件拼不起?那就再来13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搭个感知天网,把车主安放心田。旁边问界M8、蔚来ES6只有一颗激光雷达,隔壁特斯拉、宝马甚至直接裸奔,连激光味都捞不着。而主角车还带自动加热清洗功能,这操作放东北得多好用——大雪封门怕啥,车自己剃个头。

想起以前的人用水桶擦车,现在车自己冲澡,比主子还勤快。我很怀疑,下一步是不是等技术再升级,直接开进洗车店的时候,能点个“自助搓澡”套餐,司机和车一起冲凉。

再说说软件这档事,别看名字洋气,其实和咱们社区门口的快递柜差不多,讲究的是“本地化服务”——无图L2级驾驶辅助,城市自动排队跟车,高速一脚不踩油,复杂场景下停车只需要眨下眼,忍不住怀疑再这么发展,“打车难”会不会变成“抢方向盘难”?至于每一个功能都号称“严苛测试”,说实话,就咱现在行车环境那冒出来的外卖小哥哥、遛狗大爷、骑行横冲直撞的中学生,不测试才真的是“脑子短路”。

奥迪Q6L e-tron上市,智驾配激光雷达,续航充电成亮点-有驾

人家厂商还强调,绝不让用户当“小白鼠”,但我看了看新闻和用户反馈,感觉谁也不相信自己不是“小白鼠”一号。厂商说,咱们已经测试完了,放一万个心;用户想,谁不是听完这句话才更担心。什么叫智驾的黑色幽默?这大概就是现实版的“你不是试验品,你只是第一波吃螃蟹的人”。

说到电池,那简直是城市轻骑兵最怕的问题:你以为你买了一把电池续航的“尚方宝剑”,结果遇到冬天就成了“甘蔗泡水”—根根缩水。可人家倒好,满脸得意地甩出107kWh大电池项目,标称续航765公里,直接打出“续航焦虑终结者”人设,把蔚来、宝马的公里数压成小透明。能不能跑到765?不能保证。但把数据怼到市场的脸上,先让你对其他车型失去幻想。这世上最容易膨胀的,从来不是硅谷精英的脑回路,而是电车厂商的宣传海报。

奥迪Q6L e-tron上市,智驾配激光雷达,续航充电成亮点-有驾

高压平台呢,听着跟宇宙飞船似的,800V一出,普通电车们顿时拉闸。由于核心零部件都能顶800V,还能和超充站短兵相接,充电速度快得像路边炒凉皮的小贩。10分钟灌294公里电,20分钟20到80%,如果你以为“加油”会成为历史,那建议你亲自进高速服务区看看,二十分钟站在桩边晾着,体验一下被路人侧目“有钱人的苦恼”。

现在的电车,甚至连充电桩都开始统计,什么城市覆盖率、常驻地三公里内覆盖率90%,高速充电桩95%的服务区覆盖……想不到有一天,咱们找厕所似的到处搜寻充电桩。生活果然比段子狠,细品起来,高级的电车往往更懂得“基础设施即豪华”,再高级的充电告急,也就俩字——蹲坑。

说回德系精髓——驾控体验,奥迪是这么宣传的:咱家一直玩操控,百年基因传承,现在把四轮五连杆架上,进弯更猛,出弯不虚,悬挂既不是纯软,也不是糙汉,二者兼得,还自带过滤颠簸的“FSD选项”。翻译成我的理解,就是“想怎么开怎么开,路上遇见搓板路也不怕”。不过要是路上来几个新势力车型,人家悬架一软,你这边驾驶乐趣上天,乘客可能更想下地。现实就是这么荒诞,总有人要在操控和舒适间踟蹰,被动成为性能割裂下的那只夹心饼干。

而说到“安全即豪华”,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父母那代人口中的“稳重可靠”:别人家的车一撞变榨汁机,咱们的变保险柜。用的还是什么潜艇级热成型钢,关键区域2150兆帕扛拉,车壳一体成型,扭矩刚度号称四万多,车都快扭成橡皮筋了还不“变形”。电池区全副武装,4横3纵框架外加9层玻璃钢纤维,听完我觉得这比家里防盗门都上档次。结果用力一查碰撞成绩,E-NCAP五星,IIHS精选,再加五十多项自己搞出来的标准化极限碰撞。没办法,什么叫豪华?世道艰难,安全就是给自己多打点钱的“续命符”。

内饰和舒享?设计师直接请来做过R8那位,硬刚中国市场的“小资审美”。Sphere前脸一弄,格栅往两边一拉,SUV和溜背一把抓,风阻系数顺便降到0.27。车内更狠,直接把AR-HUD、OLED虚拟座舱、副驾娱乐屏全堆进去,副驾还来个隐身模式,这下夫妻吵架也能互不干扰。连音响都请来了大B&O,二十个喇叭五屏联动,配合万花筒氛围灯,简直赛歌剧院。开着这车驻在高速,万一堵车,关了窗自己开场音乐会,路上的心态那叫一个平稳。

可惜奥迪终究是奥迪,哪怕后排空间加长再舒服,前后箱子再能装,全车座椅经百项测试、上万次耐久,也只能满足那些真正需要豪华的群体。至于像我这种出门就忘带充电卡、家门口没地儿装桩、口袋里还剩仨钢镚儿的普通小市民,对不起,这种车的豪华也好,智驾也罢,始终像云端月光,看得到摸不着。

当然,一番细品下来,你会发现真正的豪华其实不是宣传片上那虚无缥缈的价值感,更不是双激光雷达和高压快充带来的技术牛皮,而是“我为你想好了一切”的懒惰哲学。想象一下,在这个卷到极致的年代,谁不想买台豪华电车,把自己对生活的焦虑和选择困难症一块塞进自动驾驶。

最后,不得不说,这车说是“闭眼入的理想选择”。但能闭眼的,还是那帮钱包厚过我脸皮的同学。而对我来说,再好的奥迪Q6L e-tron,最多算是纯电“生活秀”的最佳道具。智能科技的浪头一波又一波,但我更关心的,始终是那根电视遥控器——找不到它,啥科技都白搭。算了,不说了,该搬小板凳去等下一轮技术革命了。毕竟,躺平比站桩容易,买得起豪华电车的毕竟只有极少数。剩下的大多数,只能在朋友圈点个赞,顺带嘲笑自己连点赞都用的是公版表情。

奥迪Q6L e-tron上市,智驾配激光雷达,续航充电成亮点-有驾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