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吐槽的假风道,小米新专利来了,车主苦等两年值吗

花了高价选装的碳纤维风道前舱盖,本以为能提升性能,结果拿到手的实车,那两个孔就真的只是两个孔。这事儿搁谁身上,心里都得嘀咕几句。当初小米SU7 Ultra的车主们,大概就是这么个心情,甚至不少人为了这两个高级的孔,等车都多等了好几个月。

车主论坛里的抱怨声几乎要溢出屏幕,说好的辅助散热、提升下压力,通通不见踪影,感觉像是交了一笔智商税。这事儿一度让小米很难堪,官方后来也站出来发了声明道歉,承认在宣传上造成了误解,并且手忙脚乱地给出了补偿方案。那会儿,很多人都觉得这事儿就算翻篇了,一个新品牌在成长路上交点学费,也算正常。毕竟,想在已经卷成红海的电动车市场里杀出来,不出点岔子反倒不正常。

曾被吐槽的假风道,小米新专利来了,车主苦等两年值吗-有驾

可事情的发展总有点出人意料。就在大家快把这事儿忘掉的时候,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上,一份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汽车的机盖外观设计专利,悄无声息地公布了。专利图一出来,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这不就是当初那个引发争议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完全体嘛。

设计的要点在于形状,而这形状背后,藏着的是真正的空气动力学效果。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装饰件了,而是实打实的功能部件。这就让整个故事变得有趣了起来。原来小米没有放弃,当初吹过的牛,现在正想办法给圆回来。

时间再往前倒一点,在今年10月份,小米其实已经有过一次预告。他们宣布,会为那些选配了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SU7 Ultra车主提供一次免费升级服务。升级后的机盖,可以智能控制前舱的空气流量,在高速状态下,把空气导向特定的地方,以此来增加整车的下压力。这次公布的专利,和当时宣布的升级计划,正好完美地对上了。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终于串联了起来。

曾被吐槽的假风道,小米新专利来了,车主苦等两年值吗-有驾

小米当初可能确实是遇到了技术瓶颈,或者是在产品定义的初期过于理想化,导致承诺无法及时兑现。这在汽车制造业,尤其是对于一个新入局者来说,并非不可理解。从一个概念性的原型车,到能够大规模量产的商品车,中间需要跨越的鸿沟,远比外界想象的要深得多。供应链的成熟度、生产工艺的稳定性、甚至是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测试,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最终的产品形态与最初的设想大相径庭。

这次的专利公布和升级承诺,更像是一次亡羊补牢。小米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市场和首批支持者:我搞砸过,但我认,而且我还在想办法弥补。这种处理方式,比单纯的道歉和金钱补偿,似乎更能挽回品牌声誉。它传递出一种信息,那就是这家公司对自己的产品是有追求的,并且愿意为曾经的失误投入真金白银和研发资源去修正。

升级服务定在了2026年的3月,这个时间点也颇为微妙。对于车主来说,等待的时间确实有些漫长,从拿到车到真正用上这个完全体功能,前后可能要跨越两年的时间。这期间,汽车技术可能又有了新的迭代,这份迟到的升级,到那时还香不香,确实是个问题。

曾被吐槽的假风道,小米新专利来了,车主苦等两年值吗-有驾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体现了小米的某种固执。他们没有选择让这件事随着时间被淡忘,而是选择了一个虽然漫长但却说到做到的路径。这对于一个品牌的长期发展来说,或许比短期的声誉修复更为重要。建立用户信任的过程,本就是一个漫长且充满考验的过程,尤其是在汽车这种高价值、且与安全息息相关的消费品领域。

曾被吐槽的假风道,小米新专利来了,车主苦等两年值吗-有驾

说到底,小米这一招,算是把两年前欠下的情怀税给补上了。只是,这份迟来的诚意,不知道等到2026年的时候,还能不能烫手?屏幕前的你如果是SU7 Ultra的车主,会去进行这次升级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