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聊起买车,话题总绕不开新能源电动车。
这股风潮确实势不可挡,开起来安静又省钱,加速还快。
但与此同时,很多人心里头也藏着一个大大的问号,那就是安全问题。
毕竟,车底下驮着那么大一块电池,万一在路上发生点磕磕碰碰,这电池到底靠不靠得住?
会不会有起火的风险?
这些担忧非常现实,也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众多汽车品牌中,一汽丰田这个在燃油车时代以皮实耐用著称的“老将”,也拿出了自己的纯电作品bZ5。
面对大家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它没有选择回避,而是联合了我们中国顶尖的电池企业,打造了一套听起来很厉害的“五重防护体系”。
那么,这套体系究竟是实打实的技术保障,还是仅仅是个宣传口号?
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一层一层地把它掰开来看个明白。
首先,要保证电动车的安全,就得先给它一副好身板,一个坚固的“骨架”。
这就像盖房子,地基打得牢不牢,直接决定了整栋楼的安危。
bZ5这台车,它的出身就和很多“油改电”车型不一样,它诞生于丰田专门为纯电动车研发的e-TNGA平台。
这个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从设计之初就彻底抛弃了燃油车的布局,把电池包看作是整个车身结构的核心。
它将扁平的电池包完美地融入底盘中央,让电池不再是一个外挂的“累赘”,而是变成了车身骨架的一部分。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整车的重心被压得非常低,开起来更稳当,不容易在紧急变道或者过弯时发生侧翻。
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整车的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根据官方数据,bZ5的整车抗扭转刚度达到了惊人的40000牛·米/度。
这个数字可能有点抽象,我们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用手去拧一根空心的铁管和一根实心的钢筋,后者显然要难拧得多。
这个“难拧”的程度,就是刚性。
强大的车身刚性意味着,在受到外力撞击时,车身框架能像一个坚固的笼子一样,最大程度地保持完整,保护车内的乘客和下方的电池包不受挤压变形。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道物理防线。
光有硬骨头还不够,还得学会巧妙地化解冲击力。
bZ5在电池包的周围,布置了12根高强度的横梁,同时还填充了专门用来吸收能量的EA吸能块。
这套组合拳就如同给电池穿上了一层带有缓冲垫的“盔甲”。
当侧面发生碰撞时,这些结构会像海绵吸水一样,主动吸收掉大部分的冲击能量。
据说在时速80公里的侧面碰撞测试中,这套结构能吸收掉高达80%的冲击力,确保力量不会直接传递到电池包上,从而避免电池因撞击而变形受损。
除了这些被动的物理防护,bZ5在一些关乎行车安全的主动系统上也下足了功夫,用上了“双保险”的冗余设计。
什么叫冗余?
说白了就是准备一个备用方案,以防万一。
我们开车时最害怕的就是刹车或者方向盘突然失灵。
bZ5的刹车系统就采用了两套独立的电路板和两个电机,转向系统也配备了两个电机。
这意味着,即便是主系统因为某种原因突然“罢工”,备用的那一套系统也能在短短0.5秒内立刻接管车辆的控制权。
0.5秒是什么概念?
可能就是你眨一下眼的功夫,车辆已经悄无声息地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危机,驾驶者甚至都察觉不到这个切换过程。
这种看似多余的设计,在关键时刻,就是守护生命的最可靠保障。
聊完了车身,我们再来看看电动车最核心的部件——电池。
在这一点上,一汽丰田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它没有闭门造车,而是选择与我们中国在动力电池领域最顶尖的两家企业——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进行深度合作。
这可以说是强强联合,将日本精益求精的造车工艺与中国领先的电池技术完美结合。
这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两种不同的选择,一个搭载了比亚迪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主打超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续航为550公里;另一个则采用了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特点是能量密度更高,能提供630公里的更长续航。
特别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它独特的结构设计,让它在模拟电池内部短路最严苛的针刺测试中,也能表现得极为稳定,不起火、不冒烟,这无疑给了消费者巨大的安全信心。
这种开放合作的态度,不仅让bZ5拥有了一颗强大的“中国心”,也体现了对中国技术的高度认可。
正是基于坚固的车身和可靠的电芯,bZ5那套“五重防护体系”才有了施展的空间。
这套体系,可以说是一张从物理到化学,再到电子层面的“天罗地网”。
第一重防护,就是电池包本身那个由1500兆帕超高强度钢材打造的外壳,其强度足以媲美一些专业设备,为内部电芯提供了坚固的壁垒。
第二重,是在电池内部下功夫,它采用了特殊的绝缘冷却液,这种冷却液的电阻值是普通冷却液的上百倍,即便发生极端情况下的泄漏,也不会造成导电短路,从根源上杜绝了因此引发热失控的风险。
同时,一套智能热管理系统,能将整个电池包内部的温差精确控制在正负0.5摄氏度以内,确保每一颗电芯都在最舒适、最安全的环境下工作。
第三、四、五重防护则是一套覆盖全面的电子监控预警系统。
整个电池系统密密麻麻地布置了1024个监测点,这些“哨兵”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着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各项数据。
一旦系统预判到任何潜在的异常风险,控制单元会在0.01秒内,也就是人脑还远未反应过来的瞬间,果断切断异常电流,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为了验证这套系统的可靠性,bZ5的电池包还通过了深水浸泡、6米高空坠落、针刺等一系列极端场景的严苛考验,其防水等级达到了IP67,并且冷却液能保证10年内的衰减率低于5%,这些都为车辆的长期使用安全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