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聊聊汽车圈的事儿,最近这圈子里热闹得很,各种消息满天飞,看得人眼花缭乱。
什么销量增长了,什么新车上市了,听着都让人兴奋。
今天要说的MG,这牌子,时间也不短了,但最近的动静确实不小。
销量涨了71%?
确实厉害。
可仔细一琢磨,这光鲜背后,好像还藏着不少让人头疼的麻烦……
先来好好说道说道。
上汽集团公布了4月份的产销数据,整体表现还行,涨了4.6%。
但具体到品牌,就有点意思了。
上汽乘用车,也就是MG的东家,也实现了增长,但这个增长,让人心里头有点儿悬。
毕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能保持增长就挺不容易的。
MG品牌4月份的全球销量是5.4万辆,国内销量是9000辆,同比涨了71%!
看看这数据,是不是挺提气的?
新帅周钘也信心满满,喊出了“2025年月销破3万”的目标。
这目标,听着是挺振奋人心的,但细究起来,问题可就来了。
这就像《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威震华夏,然而骄兵必败,大意失荆州,最终身首异处。
MG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境,表面风光,增长迅猛,但内部却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周钘,这位从五菱“神车”走出的新帅,能带领MG摆脱困境吗?
这事儿,还得打个问号。
周钘是谁?
此人堪称营销界的“鬼才”。
他在五菱,将五菱宏光打造成了国民神车,一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响彻大江南北。
所以,上汽集团调他来MG,是希望他能复刻五菱的成功。
问题是,MG的产品,真的能支撑起周钘的雄心壮志吗?
咱们看看数据,除了MG5和去年年底上市的MG ES5,其他车型,几乎都是两位数的暴跌。
MG6、MG ONE、MG4 EV,这几款车,跌幅一个比一个吓人。
尤其是MG4 EV,这可是MG寄予厚望的新能源车型,结果呢?
销量惨不忍睹。
这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府,表面看着富丽堂皇,钟鸣鼎食,内里却早已衰败,危机重重。
MG的产品线,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车型不少,但真正能打的,屈指可数。
新能源领域,起步晚,发力不足;燃油车,只能靠低价来维持销量。
想想也挺让人唏嘘的。
MG这个品牌,历史悠久,骨子里带着英伦范儿,曾几何时,也是风光无限,如今却陷入了这般境地。
周钘当然也看到了问题,也在积极寻求改变。
他在微博上与车主互动,征求意见,态度诚恳。
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毕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谁能抓住用户的眼球,谁就能赢得市场。
可问题是,周钘的“微博问诊”,真的能解决MG的问题吗?我看未必。
咱们再来分析一下。
周钘在微博上,确实很努力,积极回复,认真听取意见。
但网友的反馈,却往往是吐槽满满。
比如,关于新款MG4 EV的改进,周钘在微博上公开征集意见,网友们也纷纷献计献策,什么优化车机、增加续航等等。
结果呢?
最终改出来的,却让人大跌眼镜。
新款MG4 EV,改成了前驱,电机功率还下降了,而且,为了控制成本,价格也更便宜了。
这下可好,网友们炸锅了,纷纷指责周钘“不听劝”、“简配”。
甚至有激动的车主表示,周钘这是要毁了MG这个品牌。
这就像《水浒传》里的宋江,一心想招安,结果却事与愿违,落得个悲惨下场。
周钘一心想讨好用户,结果呢?
却适得其反,引发了更多的不满。
所以,问题出在哪儿呢?
我觉得,问题出在周钘没有真正理解用户。
他可能觉得,只要在微博上与用户互动,就能抓住用户的需求。
但实际上,用户要的,是真正的好产品,是能满足他们期待的产品。
MG能有啥讲的车型和技术么?
还是要多出点扎实的车型,MG在英国历史又不是你们的历史,这个品牌还在靠这个讲故事,也就越做越小众。
周钘的“微博问诊”,与其说是接地气,不如说是作秀,流于形式。
他没有真正理解MG的品牌精髓,也没有真正理解用户的核心需求。
那么,MG的未来在哪里?
我认为,MG要想重振雄风,必须先站稳刚需市场。
这就好比咱们盖房子,得先打好地基。
MG也一样,得先有一款能打的车型,能真正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MG5之所以能卖得好,是因为它价格亲民,能满足一部分人的刚需。
但这还不够,MG还需要推出更多有竞争力的车型,才能真正赢得市场。
周钘要做的,不是在微博上“作秀”,而是要深入市场,真正了解用户,打造出用户喜欢、信赖的产品。
要做到“人民需要什么,MG就搞出什么”——这才是核心。
这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他能降妖除魔,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一身本领,靠的是一颗为民除害的心。
所以,周钘要想带领MG走出困境,就得像孙悟空一样,练就一身真本事,打造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MG的未来,无疑充满挑战。
但只要周钘能真正地GET到消费者的需求,并付诸行动,那么,MG还是有希望的。
有意思的是,这次MG的销量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外市场的贡献。
这倒也给MG提了个醒,或许,MG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品牌定位,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产品是根本。只有真正的好产品,才能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