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辆摩托车能让你骑一次就忘不掉,Pulsion 211算是其中翘楚之一。毕竟不是每一台都市踏板车都愿意在发布会上怼着一杯法式咖啡,跟你谈“家族基因”和“法兰西GT风格”。刚好今天是工作日的下午六点半,城市交通堪称“摩托车主的生存演练场”,斑马线旁的快递大哥正准备起步,耳边却只有Pulsion 211引擎的安静轰鸣,在这个不算宽敞的车流中,格外突兀——不像那些“硬要吼叫”或“一踩就窜”的踏板,让你脸上写满“肉急”或者“窜猛”;它只是收敛地把线性力量铺在路面上,像抱着一桶水不敢打翻一样小心翼翼。
你可能会问,如果这车交了购置税,值吗?动力是不是足够?操控真有吹的那么好?价格18800元落地还得加税,和日系大热门比,到底图什么?换成我是当事人,估计先把账算清楚,然后再问问自己是不是“值”,说不定会纠结几天。好在衡量摩托骑得爽不爽,账面数字永远是其次,屁股才是最终裁判。
还是从证据链开始复盘,别让宣传词抢了话头。Pulsion 211用了189cc的水冷四气门发动机,最大功率13.3kW,最大扭矩16.7N.m。和上一代比,参数看起来没什么巨变,但却很喜欢搞内涵:*滑动凸轮轴,滚轴摇臂,智能控油气*,甚至号称油耗降了20%。实际体验确实一如既往的“法系调校克制”,怠速时后视镜轻抖,车身却几乎不震,启动键一按,坐垫下“突突”声,砸进耳膜,既像法式甜点上的一点“焦糖脆皮”,也不会让人烦躁。
我试着拧了几下油门,从起步到30km/h,加速线性得让人怀疑人生,既无“地铁提速”的晕头转向,也没被“步行街老板娘”拦住般的拖拉,速度悄悄长起来,继续给油,能体验出只要有需求它就有储备,70km/h那一档还兜着家底没亮,90km/h倒也不软,顶头一脚油下去,车速直接冲到110km/h。推背感不会让你脑袋掉,属于那种“闷声干大事”的忙碌,难得一见。
有人说动力温柔,“一盘水煮肉片”,但这其实是一种高级的线性——外力强,内里柔。不会让你在红绿灯前拼命拖油门,人还没走车先冲出去;也不至于被后座女友嫌弃,“你怎么骑得这么慢”。说白了,那些调校偏激的廉价国产250,或者一味求经济性的日系小排量,都是“吼叫型或肉急型”,Pulsion 211算是“智者不露锋芒”,有劲但不张扬,不让你尴尬。
再说一句让车主们笑不出来的冷知识——震动这事,才是法系踏板的硬实力。大部分车,不到80km/h屁股已经快碎了,Pulsion 211全速段里基本没惹人生气的震感,堵车低速也好,高速巡航也罢,它都像老中医用莲子糕安抚你的坐骨神经。骑到郊区,屁股不麻,手也不抖。对,体验感简直“反常”到让人怀疑做了假账。
说说底盘和操控。如果不是底盘调校靠谱,法系车也不敢冒充运动踏板的门面。Pulsion 211用了前正置减震+后双枪减震,欧系大尺寸铝合金轮毂,轮胎花纹像运动鞋底——前14后13寸,加上硬态车架,骑着就像“贴地铁板烧”,很整,不像250踏板那种“长得判若两车”的漂移感。
比如过减速带,运动型调校嘛,确实有初段硬,韧性却是刚刚好:慢慢驰过,只晃不颠;快过小坑洼,震感能“主动过滤”,屁股不遭殃。过弯时更是法系车主的炫技时刻,40km/h压弯,30°倾角随便给,轮胎死死抓地,没出过一次虚晃。车架的刚性足,不会塌成麻花。减震又有韧劲,循迹性特别靠谱,车身像顺着轨道走,好像你是某牌电动小火车的驾驶员——当然这比喻不算高级,但就是“好骑”。
低速绕桩、掉头、“钻车流”,这车尺寸2070×770×1298mm(轴距1442mm),比250踏板更灵巧。原地掉头不用找警察帮忙,躲坑洼、窜小巷都自在。配重均匀,运动底盘没啥拖泥带水,向来是“欧系车会做的细活儿”。
刹车系统也是“低调的狠货”:前后双活塞卡钳+双通道ABS+TCS牵引力控制+ESS紧急刹车警示。实际表现嘛,“温柔”只是给手感,制动力还挺霸气,线性且直接。轻捏有感觉,深捏能停,但“点头”现象控制得像幼儿园不让孩子乱动似的。小个子驾驶员(比如我朋友150cm)单脚落地,急刹时车身平稳,不用嘴里念佛。ABS介入及时,手感有点高频弹,绝不麻手,更不会后轮画龙。ESS警示灯也是“不差事”,和ABS一同亮起,不怕后车狗急跳墙。
最后谈钱:“购置税”这个早就让编辑部团建活动变成“AA制”的话题。可别指望这车能和不需要交税的“150小踏板”抢地盘,也不该和一味堆料的国产250掰腕子。它的出身,是带着正统法系踏板“基因认证”来的,和那些容易被忽视设计细节、只求跑量的竞争对手相比,Pulsion 211反而有种“法院里穿西装的翻译官”的身份感。动力、操控、配置,都对得起价格。“欧式质感”,就像你买了件法式羊毛衫,贵,但绝不会撞衫;同价位的日系踏板,质感都偏向效率和朴素,Pulsion多了份“法兰西的差异化”。
别看交完购置税落地要两万多,屁股和手会告诉你,这车好骑且好用,和那些拿配置强行刷脸的车型完全不是一路。你要“差异感”,要坐得舒服又骑得畅快,还希望有辨识度,这钱真不算花得冤。
我骑了,也算试过。你要嘴硬,也可以继续算性价比;你要是屁股灵敏,大概率会发现骑一次就有点儿“上瘾”,好骑感比账本上的数字值钱。到底是为购置税纠结,还是信屁股的证言,这个问题,估计法兰西工程师也会摊手:不是我们决定的,也是骑者之间的默契。你怎么选?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