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暴晒毁电池!新能源车4大折寿行为,车主速看避坑!

随着夏天热浪的到来,许多开上新能源汽车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自己爱车的续航里程,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打了折扣。

明明刚充满的电,在仪表盘上显示的续航数字看着还很扎实,可一上路,尤其是在市区里开开停停,或者跑一趟短途高速,那个数字掉得就比平时快了不少,让人心里不免有些打鼓。

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怀疑,是不是电池的质量出了问题,或者厂家宣传的续航里程水分太大了?

高温暴晒毁电池!新能源车4大折寿行为,车主速看避坑!-有驾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锅”还真不能完全甩给汽车本身,问题的根源,往往藏在我们日常用车时一些不经意的小习惯里,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这些习惯对电池的影响会被放大。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目前主流的电动汽车所使用的动力电池,也就是锂电池,它是一个对温度非常敏感的部件。

它不像我们家里的电器那样,只要有电就能稳定工作,它有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温度区间”,一般是在15到35摄氏度左右。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最稳定,能量转换效率也最高。

然而,当夏日来临,情况就变得复杂了。

一台在烈日下停放的汽车,车内温度可以轻易地飙升到六七十摄氏度,即便有隔热材料,底盘下的电池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远超了它的舒适区。

高温对电池的伤害是持续且不可逆的。

你可以把电池内部想象成一个极其精密的微型化工厂,高温会像催化剂一样,让里面的化学反应速度失控般地加快。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变化,是发生在电池正负极表面一层叫做SEI膜的保护层上。

这层膜非常重要,它决定了电池的稳定性和寿命。

在正常温度下,它很稳定,但在持续高温下,它会开始分解、破裂,然后又在不理想的条件下重新生成,这个过程会不断消耗电池内部有限的活性物质,同时让这层膜变得越来越厚,阻碍电力的顺畅流通。

高温暴晒毁电池!新能源车4大折寿行为,车主速看避坑!-有驾

反映到我们日常使用上,就是电池的内阻增大了,充电速度变慢,放电效率降低,最终导致续航里程实实在在地缩水,电池的整体寿命也会提前衰减。

有研究表明,工作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电池的老化速度就可能会加倍。

因此,夏天用车的第一要务,就是想办法给电池“避暑降温”。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停车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有条件,地下停车场或者有遮蔽的停车位无疑是首选,这能从根本上避免车辆被阳光直接暴晒。

如果实在没有条件,只能停在露天,那么一些简单的防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给前挡风玻璃放上一块质量好的遮阳挡,可以有效阻挡阳光直射,减缓车内温度的急剧升高。

如果想要更周全的保护,给整车套上车衣,虽然操作上麻烦一些,但它相当于给车辆撑起了一把全方位的“遮阳伞”,能最大程度地将热量隔绝在外。

我们国内很多品牌的电动车都配备了先进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即使在车辆熄火后,当系统检测到电池温度过高时,也会自动启动风扇或冷却液循环来为电池降温。

但这本身会消耗一部分电量,我们主动为车辆创造一个凉爽的环境,其实也是在帮助车辆节约电能,保护电池。

其次,充电的时机和方式也大有讲究。

很多人的习惯是车一停稳,看到电量不多就立刻找充电桩,尤其是追求速度,直接插上快充枪。

高温暴晒毁电池!新能源车4大折寿行为,车主速看避坑!-有驾

这个操作在夏天对电池来说,无异于一种“酷刑”。

试想一下,车辆经过一段时间的行驶,尤其是在高速上,电池本身就在持续大功率放电,内部已经积聚了相当的热量,再加上外界环境的高温,电池已经处在一个“高烧”的状态。

这时如果再用大功率的直流快充给它强行灌入电流,充电过程本身产生的热量与原有的热量叠加,会让电池温度瞬间飙升到一个危险的水平。

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是非常智能的,为了防止发生热失控等危险,它会立刻启动保护机制,主动限制充电功率。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车主会发现,夏天快充时,充电速度远达不到充电桩标称的最大功率,充了半天电量却没涨多少,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更科学的做法是,在车辆经过长时间行驶或暴晒后,先让它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静置半小时以上,等电池温度自然回落一些再进行充电。

如果时间充裕,使用家用的交流慢充桩是保养电池的最佳方式,它用小电流、长时间的方式“细水长流”地为电池补充能量,发热量极小,对电池的健康极为有利。

再来谈谈空调的使用。

夏天开车,空调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也是电动车上名副其实的“耗电大户”。

一台车载空调压缩机在全力制冷时,功率可以达到好几千瓦,这对于依赖电池驱动的车辆来说,无疑会显著影响续航。

尤其是在进入一台被晒得滚烫的车里,为了快速降温,我们会本能地将空调开到最大,这瞬间的能耗是非常惊人的。

高温暴晒毁电池!新能源车4大折寿行为,车主速看避坑!-有驾

其实,现在几乎所有的智能电动车都配备了远程控制功能,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好这个“神器”。

在准备出门前的十分钟左右,通过手机APP提前启动车辆的空调。

这样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避免了人进入车内忍受“蒸笼”的痛苦;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它将空调能耗最高的那个启动阶段前置了,如果车辆此时正在充电,那么这部分电量就直接由电网提供,不影响续ros航。

即便没有充电,提前用电池的电量进行缓慢降温,也远比上车后瞬间开启最大功率来得更加节能。

此外,很多车型配备的座椅通风功能也是一个省电利器,它的功耗远低于空调压缩机,但通过带走身体背部和臀部的湿热,能带来非常直接的凉爽感,配合空调设定在一个相对舒适的温度(如25-26度),往往比单纯调低空调温度效果更好,也更省电。

最后,一个常常被忽视的细节是轮胎压力。

轮胎对于行车安全至关重要,但对电动车而言,它还直接关系到续航表现。

原因很简单,电动汽车由于底盘上铺设了重达数百公斤的电池组,其整备质量普遍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要重得多。

如此大的重量压在四条轮胎上,如果胎压不足,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就会变大,轮胎的形变也会更严重,这会直接导致车辆的滚动阻力大幅增加。

这就好比我们推一个箱子,在光滑的地面上很轻松,但在粗糙的地面上就很费力。

电机为了克服这额外的阻力,就必须输出更多的功率,电池的电量自然也就消耗得更快。

有测试表明,胎压比标准值每降低10%,续航里程就可能相应减少5%到8%。

因此,养成定期检查胎压的习惯非常必要,严格按照厂家在车门B柱或用户手册上标注的冷胎胎压值进行充气。

夏天由于热胀冷缩,行驶一段时间后胎压会自然升高,这是正常现象,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舒适性而刻意降低胎压,那是以牺牲宝贵的续航里程为代价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