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迪、九号再被约谈!新国标全面落地,电动车须符合4项条件
2025年9月1日。新国标正式落地。
一个时代结束了。
旧国标的宽容期,彻底终结。
雅迪、九号再次被请进了会议室。不是因为质量事故。不是因为用户投诉。而是——监管的节奏变了。
更严了。
更细了。
更不留余地了。
北京市场监管局出手。十家头部品牌齐聚一堂。雅迪、爱玛、台铃、绿源、新日、九号、小牛、小刀、立马、极核……一个都不能少。
还有经销商。代理商。销售终端负责人。
全链条,被拉进同一个责任体系。
他们谈什么?
不是技术路线。不是市场策略。
是合规。是底线。是红线。
四个要求,像四道铁闸,缓缓落下。
第一道:目录准入。
你生产的车。必须先拿到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C认证。
拿到了,还不够。
还得申报进入《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
只有进了目录。才能卖。才能上牌。
否则——一切免谈。
以前那种“先卖再说,后面补录”的操作?
现在行不通了。
“先销售、后补录”=违法。
字面意思。没有灰色地带。
第二道:门店服务规范。
别以为卖车就是收钱交货。
现在,门店是政策传导的第一线。
你得明码标价。
你得把产品参数清清楚楚展示出来。
你得提供合格证。发票。一样不能少。
更重要的是——告知义务。
你得告诉消费者:新国标和旧国标差在哪?
上牌政策是什么?
以旧换新还能搞多久?
这些信息。你不说?
等于埋雷。
售后也得跟上。
维修、保养、电池回收……服务体系不健全?
对不起。你没资格在这条赛道继续跑。
第三道:严禁改装。
这是老问题。也是死穴。
过去多少“合规车”出门就改速?
控制器一换。限速解除。40km/h变成60km/h。
电池一换。48V换成72V。续航翻倍。风险也翻倍。
现在——货证一致。
四个字,重如泰山。
你店里摆的车。必须和合格证上的参数完全一致。
外观不能变。电机不能换。控制器不能调。电池不能升级。
任何“为客户需求着想”的改装行为。
都是对公共安全的背叛。
一经发现。处罚没商量。
第四道:禁售非标车。
什么叫非标?
就是没进目录的。
就是参数和3C认证对不上的。
就是还在打擦边球的“过渡车型”。
这些车。曾经是市场的主力。
现在——是监管的眼中钉。
2025年12月1日起。
旧国标车全面退市。
倒计时已经开始。
你还想靠库存清货赚最后一波快钱?
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四条要求。看似简单。
实则环环相扣。
它在传递一个信号:电动车,不再是草莽江湖。
不能再靠“灵活变通”生存。
整个行业,正在被重新定义。
你以为这只是北京的事?
错了。
北京是风向标。
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都在盯着。
一个城市的动作。可能掀起全国的风暴。
雅迪们慌了吗?
也许。
但更多的是清醒。
毕竟,他们早该意识到——
安全,才是电动车最大的刚需。
那些靠改装拉销量的品牌。
那些靠低价非标车冲份额的渠道商。
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新国标之下。
拼的不再是谁更能“突破限制”。
而是谁更懂合规。
谁能把安全做到极致。
谁能真正为用户负责。
九号的智能系统。
雅迪的供应链管理。
小牛的设计语言。
这些优势,在新规则下反而更有价值。
因为——智能化可以提升安全预警。
精细化生产能确保一致性。
品牌溢价能让用户愿意为合规买单。
有人说,这会让电动车变得更贵。
可能吧。
但你想过吗?
一条命。值多少钱?
去年全国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超过2万起。
其中不少,源于非法改装、电池超标。
这不是数据。
是血的教训。
新国标不是为了限制发展。
而是为了让这个行业活得更久。
走得更稳。
未来三个月。
你会看到大量旧国标车清仓甩卖。
价格低得诱人。
但——你敢买吗?
上了不了牌。
用不了几年。
还可能被追责。
聪明的消费者。
已经开始观望。
等合规的新国标车型。
而聪明的企业。
已经在调整产线。
优化库存。
培训门店。
这不是危机。
是洗牌。
是淘汰劣币。
是让良币发光。
所以。
当雅迪、九号再次被约谈。
别只看热闹。
要看门道。
监管收紧的背后。
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阵痛。
也是千万用户出行安全的保障。
下次你去买电动车。
别只问:“这车能跑多快?”
先问:“它进目录了吗?”
“能上牌吗?”
“电池和电机跟证书一致吗?”
你的每一个问题。
都在推动行业进步。
新国标时代。
已经到来。
你。准备好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