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用车成本很低,为何大家仍旧选油车?

“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

这厢边,电驱座驾的鼓吹调门日渐喧嚣,甚嚣尘上,总有人诘问:既有这等锱铢必较的能耗账本,何以仍有人对燃油车恋恋不舍,莫非是金山银山无处挥霍?这般发问,宛若质疑“晶体管都普及了,怎还有人钟情真空管音响?”般,见木不见林,实则暗藏玄机。

电车用车成本很低,为何大家仍旧选油车?-有驾

话说这年头,电车这玩意儿,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各路新秀车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续航里程也水涨船高。厂商们更是摇唇鼓舌,什么“毫厘计费”、“作别加油站”、“智驾体验”,听得人心旌摇曳。然而,放眼望去,道路上穿梭往来的,仍旧是燃油车独占鳌头。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呢?

诚然,电车省钱,这毋庸置疑,电价较之油价,那是泾渭分明。再者,电车动力之悍猛,起步之迅捷,堪称一绝,红绿灯路口绝不落于人后。加之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巧夺天工的设计,驾驭起来确实省心。还有,不限行!这对于身处限行囹圄的朋友而言,简直是久旱逢甘霖。

然则,若言电车能将燃油车扫地出门,窃以为此言尚早。且看那些电车厂商,无不殚精竭虑地压低成本,恨不得将供应商的利润榨干,员工的福祉也大打折扣。这般内卷,终将转嫁于消费者。况且,一个行业的发展,断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仰仗一己之长便所向披靡。

各行各业,皆有其独到之处与短板所在。电车眼下看似风光无限,燃油车亦非一无是处,依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市场份额。归根结底,消费者才是最精明的。

电车用车成本很低,为何大家仍旧选油车?-有驾

现下,请诸君扪心自问几个问题,便可洞悉其中奥妙。

长途跋涉,你敢驾驶电车远行吗?倘若在穷乡僻壤电量告罄,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敝人有位故交,去年国庆节驾着他的“智能电车”返乡,结果在高速路上寸步难行数个钟头,电量如流水般逝去,最后不得不硬着头皮在服务区候补充电,排队等候之漫长,足以令人怀疑人生。这还算幸运的,有些地方压根就未曾铺设充电桩,你想充也无处可寻。

这充电难题,犹如横亘在电车面前的一道天堑。一二线城市尚可,充电桩星罗棋布,充电便利。可到了三四线城市,乃至更为偏远的地区,充电便成了老大难。充电效率低下,续航焦虑,皆是真真切切的痛点。尤以节假日为甚,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前人头攒动,其盛况,简直堪比春运。

再聊聊续航。厂家标榜的续航里程,皆是在理想状态下测算而出。实地驾驭,尤其是在朔风凛冽的北方,续航打个七折八折那是家常便饭。开启暖风、空调,电量消耗更是迅猛。鄙人有位同仁,他的电车在寒冬腊月仅能行驶一半的里程,简直就是“电老虎”。

电车用车成本很低,为何大家仍旧选油车?-有驾

更遑论保值率。电车的保值率,与燃油车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一辆燃油车,行驶三五年,尚可卖个好价钱。反观电车,或许一两年便贬值过半,这又有谁能够承受?辛辛苦苦攒钱买车,结果血本无归,任谁都会扼腕叹息。

比方说,小李去年购入一辆某品牌的电驱SUV,落地价三十万。结果今年新款问世,续航更长,配置更高,价格却更亲民。小李想要置换新车,二手车商却只肯出价十五万,直接亏损十五万!这还是在车况尚佳的前提下。

再举一例,老王驾驶着一辆车龄五年的老款燃油SUV,虽说油耗稍高,但皮实耐用,且保养简便。老王虽有换购电车之意,但又顾虑续航、充电与保值率等问题,最终还是选择继续驾驭他的老伙计。

当然,我们亦需看到,国家鼎力发展电驱汽车,乃是大势所趋。然则,发展电驱汽车,断不能仅凭政策扶持与口号宣传,更需解决实际问题,诸如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电池技术的突破、保值率的提升等等。唯有解决了这些难题,方能使消费者真正认可电驱汽车,方能使电驱汽车真正取代燃油车。

电车用车成本很低,为何大家仍旧选油车?-有驾

是以,莫要动辄言及电车将取代燃油车。二者各有千秋,各有所短,终将长期并存。恰如手机与座机,手机再便捷,亦无法取代座机在特定场合的功用。

我们所应做的,并非一味地吹捧电车,亦非一味地贬低燃油车,而是理性看待,择其适者而用。与此同时,亦应呼吁相关部门与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化解电驱汽车的痛点,使电驱汽车真正成为寻常百姓喜闻乐见的出行工具。

展望未来,我所期许的是,电驱汽车与燃油车皆能蓬勃发展,而非一方独大。毕竟,选择权应牢牢掌握在消费者手中。

诸位,以为然否?您会选择燃油车抑或电驱汽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