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败走越南,恶性竞争加剧,品质口碑受影响

说起中国摩托车在越南的溃败,其实这个过程跟很多人熟悉的商战套路如出一辙。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本来风光无限的产业,为什么会突然彻底变样?是不是市场变了?还是人心变了?还是说,最后搅局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先看看那会儿中国摩托多牛吧,出口额高达19.2亿,占据80%的市场份额,想想这得多少辆车在越南大街小巷飞驰。为什么能这么火?其实一点也不神秘,便宜就是硬道理。越南那边汽车太贵,路又窄,大家都骑摩托。中国工厂产能爆表,人工成本又低,打造出来的摩托,就是便宜,还能跑。比起日本品牌动辄两三倍的价格,哪家老百姓都愿意选中国货。

可是,便宜真的就能长久吗?你会不会只买最便宜的东西?买完之后,会不会心里总犯嘀咕,这玩意到底能撑多久?你看,那会儿,不仅消费者图便宜,连摩托企业也心急火燎,见一个火一个,全都一窝蜂冲进越南市场。一瞬间,几十家中国摩托企业杀进来,不拼产品,不拼服务,光拼谁价格低。结果是什么?谁都赚不到钱,谁都拼命缩成本。久而久之,“中国摩托”就等于“便宜货”,而且还不太耐用。

其实这里边的人性就开始起作用了。企业一看卖便宜车还想赚钱,那怎么办?只剩成本里下手了。车架能薄就不厚,零件能省就得省,电泳什么的工艺都能省掉。摩托车越来越脆弱,一下雨,三天两头就掉漆生锈,骑一年就出毛病。你说,哪个越南人还敢买?口碑砸了,谁还用你的摩托跑路上冒险?

贪便宜这事谁都懂,也确实有它的合理性,可是过分短视,就是自掘坟墓。企业为了几个钱,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信任。其实,一开始消费者是愿意买你的摩托的,用便宜钱解决出行问题,可是后来呢?买回家又坏又修,修了还坏,修的人都烦了,最后谁还用你的呢?企业为了一口饭,多绕着自己的腿打转,没看明白市场的游戏怎么玩。

而且,不光企业这样,一个市场的规则被短期利益冲垮了,越南政府也不傻啊。看你们天天打恶性价格战,人家干脆加关税限制你,把你逼得更惨。你还想用便宜把越南市场搅起来?可对方玩的是规则为王,一刀下去,生存空间剩不下。

再看看日本那边,相比之下,人家玩的叫“高水平的稳扎稳打”。价格一直也在控制,但就是死咬“品质”。你喜欢便宜,我也能做便宜车,但还是有售后、有质保、零件不糊弄。消费者一对比,哪怕日本摩托稍微贵点,还是愿意多掏点钱买省心。长久下来,日本品牌的口碑越做越好,还专门收购中国那些倒掉的小厂,学你怎么控制成本,但就是不学你的“偷工减料”那套。这不是聪明而且还厚道吗?再有钱也不会去送上门当冤大头,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说到这儿,很多人可能还是没想明白。为什么“人性之恶”能搅乱整个市场?这其实就是一个“贪快不贪稳”的老毛病。想象一下,一个人做生意,最想的是什么?当然是赚快钱,最好越快越好、成本越省越好、东西卖出去管它啥形象只要收钱就行。刚开始大家可能都能得利,毕竟便宜货有人买。但时间稍微一长,产品有问题,口碑臭了,谁都受不了。人性使大家更愿意‘薅’眼前的羊毛,谁还管市场十年二十年以后怎么活?

是不是所有产业都这样?其实也不是。很多真正靠口碑活的,反而舍得对品质下力气。比如有些中国家电品牌,早年间确实便宜,但后来拼技术和售后,慢慢“挽回”了消费者信任。为什么摩托没做到呢?说到底还是“心气儿太急”,看市场火爆就疯狂杀进去,后来自己把自己逼进死胡同,你抢我我抢你,都搞不出好东西。

中国摩托败走越南,恶性竞争加剧,品质口碑受影响-有驾

这事儿其实不只是产业问题,是人的问题。你有没有发现,当大家都有点急功近利,只想着抓住当前机会,最后结果就是相互伤害。企业害怕竞争多,拼死拼活砍价格;消费者看着一家比一家便宜,不再重视长线价值。最后也没人愿意当那个“愿意多花点钱买好货的人”,恶性循环谁也跑不掉。

你再想想,如果你是越南消费者,是不是也会更信任口碑更好一点的摩托?谁愿意买一个三天坏一次的车?再便宜也得犹豫。最后,市场慢慢回归到质量和服务,日本品牌重新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摩托就只能悄悄撤出。

中国摩托败走越南,恶性竞争加剧,品质口碑受影响-有驾

也许有人说,那中国摩托是不是以后就没机会了?我觉得,机会总有,但前提是能不能吸取教训。产品品质、诚信经营,这些东西说了不新鲜,但想踏踏实实做出来真的不容易。很多老板一头扎进来,冲着快钱去,顺风顺水时谁都会膨胀。一旦风头过去,谁还记得你的好呢?靠价格竞争最后都会变成一波亏本买卖,产业想要长久立足,才不是削死每一根成本就能搞定的。

中国摩托败走越南,恶性竞争加剧,品质口碑受影响-有驾
中国摩托败走越南,恶性竞争加剧,品质口碑受影响-有驾

企业其实应该更清楚,短视、贪婪、互害,长远看就是自杀。消费者也不是傻子,一次两次被忽悠之后,肯定会用脚投票,用钱包说话。有些人总觉得“快钱”才是硬道理,其实这个世界从来都是“细水长流”才吃香。

你说,这种事是不是也在别的地方发生?当然了,房地产、服装、小家电,哪里没有过类似的故事?有些企业慢慢学会了回头看长远,才有后来的翻身机会;有些企业绝不认错,到头来可能彻底消失。

中国摩托败走越南,恶性竞争加剧,品质口碑受影响-有驾

中国摩托在越南的败退,说白了就是一场混战里被自己打倒了。表面看是市场规则变了,实质上是被人性的恶搅成了一锅粥。极品便宜、质量堪忧、售后缩水,最后把“便宜就是坏货”这个标签贴死了。

中国摩托败走越南,恶性竞争加剧,品质口碑受影响-有驾

其实仔细想想,当前中国摩托从越南撤退,未必就是终点。如果能反思自己的问题,重建口碑和质量,也许十年以后还有机会卷土重来。但只要短视、互害、只顾眼前,等来的可能还是下一次更惨的失败。

中国摩托败走越南,恶性竞争加剧,品质口碑受影响-有驾

最后想问一句,现在做生意,到底该不该走“只图便宜”的路?这条路能不能永远被证明是对的?拿中国摩托在越南的故事来看,短暂的风光只是幻觉,长久的信任才是真东西。市场也好,人性也罢,最终决定成败的,还得是那点简单的道理——好东西、好口碑、用心做事,绝不会辜负你。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