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初晴,北京四环早高峰,路面还留着积水的痕迹,几台小型SUV夹在两辆大货车之间,无力地在排气管尾气下喘息。司机低头看了看配速仪,叹出一口粗气——“缤越今天又被元UP拉开距离了。”车里收音机播报着【9月份小型SUV销量榜】,像念悼词一样,反复讼经:“冠军霸占36%,‘金九’未见金光,合资品牌集体失语,自主包揽头五。”如果说市场是刑侦现场,那么这些销量数据,就是无声的证据——每一个数字都在诉说着某种行业变迁的尸检报告。
假如你是市场部的产品经理,早上准点到工位,点开最新销量报表,第一眼看到“71693辆”,第二眼扫到“比亚迪元UP 25919辆,缤越13968辆”,第三眼瞥见自家产品瑟缩在排行榜边角,如果还没感觉到凉意,建议去医院查查自律神经是不是还在线。9月小型SUV市场,确实“太惨了”,甚至连“惨”这个字都显得温和——能排在前十的都是幸存者,后面的,不如说是“失踪人口”。
从专业视角看,销量排行榜是一种行业体检单,能读出许多“病因”。比亚迪元UP9月环比暴涨31.9%,不出意外继续独占鳌头,36%的市场份额就是现实的铁证:在小型SUV圈子里,比亚迪不仅是“班长”,还是“体育委员”,负责发卷和收卷。缤越排第二,表现算稳定,吉利系还有ICON、领克06等做补充,但都没能形成断层追击。榜眼的脸色比探花好看,也只能算“没有被撩倒”。
自主品牌的霸权地位不用分析,直接透视都能看见内壁。传祺GS3、奇瑞瑞虎5x、宝骏悦也Plus牢牢占据前五。如果以法医学角度理解肌体活性,那么这叫做“头部主导,尾部萎缩”症候群——市场越卷,头部越壮,尾部越焦虑。合资品牌就不用客气了,除了起亚奕跑勉强突破千辆,其余几乎在找“遗失人口”,日系曾经的缤智、劲客、本田XR-V,现在销量连四位数都捞不到。再看日产劲客,9月只卖出6辆,比一线城市一晚上的酒吧消费水平还低。这种销量,和失踪案现场发现的指纹数差不多。
燃油时代在小型SUV板块上,合资品牌以前是“执法队”,现在变成了“被害人”。豪华品牌也没什么好鼓吹:奥迪Q2L673辆、沃尔沃EX30176辆、电动MINI ACEMAN112辆。所有品牌——老的、新的、电动的、混动的,已分出泾渭,新能源就像DNA检测一样,把传统势力一层层剖开,留下了新的主宰密码。
为什么自主新能源能“一枝独秀”?原因并不复杂,比亚迪元UP能爬到25919辆,就是抓住了市场关键点:长续航、高性价比,还有品牌的信任加持。在这个售价下,用户能买到通勤、空间、服务,厂家能拿到地面数据、口碑和研发积分,比亚迪已经不是同行了,是主考官。其他新能源,比如smart精灵#1、五菱缤果PLUS,也有自己的小生态圈,但无法形成元UP那样的统治性领先。市场是一种动物性博弈,最适应的会进化为主流——9月榜单,就是这个物种分化的活体证据。
在这个过程中,剩下的小厂、新势力,只能在某些边缘板块做配角。宝骏悦也Plus和悦也兄弟“配合默契”,但一个月还只两三千辆,离核心水位差得远。几何E萤火虫仅18辆,这活性比法医冷柜里的标本还低。炫界Pro EV则以46辆,堪称“濒危样本”。这类新势力,有点像跑错医院的病人,病很重,但挂号号都对不上。
其实业内早有“9月未现金光”这种说法,但今年的数据把这个“金九”砸得砰然作响:71693辆,比8月还跌3.1%。如果真拿销售旺季做刑事鉴定,这种表现,差不多是“心脏骤停”了。自主品牌越做越强,合资品牌不是被打倒,是自己躺得舒服,日系沉迷回忆,本田、马自达式微,甚至连豪华品牌都拿不出能说事的数据。新能源则不断蚕食燃油残余势力,小型SUV其实就是一场“旧时代终结”的案件速描。
说到这里,不得不自嘲几句。往年写销量分析,总觉得自己像刑侦组长,手握笔录能查出谁是真凶。现在看,市场太卷,局部只剩冷场,分析师再嗅得准,也改变不了被市场“勒索”的现实。数据不骗人,只是偶尔很心酸,编写报表就像尸检单,“发现死亡征象,心、肝、脏均呈萎缩”。
回望这些销量名单,其实每一台小型SUV都藏着自己的“生存证据”,只是多数证据都在“死者”档案里发霉。当下的自主新能源,像案发现场里的“唯一幸存者”,声势浩大但未必安全。市场会不会继续向着“赢家通吃”滑行,是第二现场的悬疑。小型SUV会彻底变成新能源晋级赛,还是会等合资品牌哪天出奇制胜?每个品牌的工程师和市场负责人,都像按着测谎仪的手——数据不会骗你,但你的心情可能会。
销量榜是一份“法医报告”,能读出行业伤痕,但真相还远远在下一个季度的黑暗里。市场变迁有没有给你留下新的疑问?你还会继续关注小型SUV板块,还是选择换道“投奔新能源”大局?在这个案件还没彻底定论的时候,“你会怎么选择自己的下一辆车”?欢迎提供新的“证据线索”,说不定下次榜单,又能看到新的幸存者姓名。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