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们能明显感觉到,马路上的皮卡车越来越多了。
这不仅仅是因为政策的春风吹开了许多城市的限制,更是因为一种向往自由、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兴起。
看着那些高大威猛的皮卡,无论是穿梭在都市的钢铁森林,还是驰骋于郊外的山野之间,都透着一股独特的魅力。
于是,很多朋友心里都种了草,盘算着给自己也添置一台这样的“全能选手”。
可真到了做决定的那一步,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了面前:同样一款车,比如我们都熟知的长城炮或者江铃大道,往往都有汽油和柴油两种动力可选,这到底该怎么选?
选错了会不会后悔?
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你日后用车的成本、便利性和整体感受。
今天,咱们就用最实在的大白话,把汽油皮卡和柴油皮卡的这点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个明白。
首先,咱们得问自己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你买这台车,主要是用来干嘛的,开得多还是开得少?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它背后的道理,直接决定了你应该倾向于哪种动力。
如果你买皮卡,更多的是为了体验生活,圆一个越野梦,可能就是周末开出去露营、郊游,或者平时在城里开着代步,觉得它够酷够个性,一年下来总共也跑不了太远,大概也就一万公里以内。
那么,一个非常中肯的建议是,优先考虑汽油皮卡。
原因很简单,就是两个字:省心。
现在的汽油皮卡,在驾驶和维护体验上,已经和我们平时开的家用SUV非常接近了,点火就走,不需要你操心额外的事情。
但是柴油皮卡,尤其是在我们国家严格的国六排放标准之下,它就变得稍微“娇气”了一些。
为了让尾气达标,柴油车的排气系统里装了一套相对复杂的净化装置。
比如,它有一个叫做颗粒捕捉器(DPF)的东西,就像一个高精度的口罩,专门用来过滤尾气里的碳烟颗粒。
时间长了,这个“口罩”会堵,就需要进行“再生”,也就是通过提高排气温度把里面的颗粒物烧掉。
这个过程,有时候需要车辆保持一定的时速跑上一段路才能完成。
如果你大部分时间都在市区里低速行驶,走走停停,那这个“再生”过程可能就很难顺利启动,时间久了就会报警,甚至锁死动力,到那时候就得去修理厂花钱解决了。
另外,柴油车还需要定期添加一种叫做车用尿素的液体,用来处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
这些对于一个不常开车,或者对车辆机械不太了解的新手来说,无疑增加了额外的学习成本和使用上的顾虑。
而汽油车就完全没有这些烦恼,它的尾气处理技术和普通家用车一样,成熟稳定,真正做到了“想开就开,想停就停”。
反过来说,如果你买皮卡是当做生产力工具,是生意上的好伙伴,每天都要拉货、跑工地、下乡镇,一年几万公里的里程是家常便饭,那么柴油皮卡的优势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对于高强度的使用者来说,前面提到的颗粒捕捉器再生问题,在日常的长途和高速行驶中,不知不觉就自行完成了,根本构不成困扰。
更重要的是,柴油机天生就是个“大力士”。
它的一个核心特点就是在很低的转速就能爆发出非常大的扭矩。
这个扭矩是什么概念呢?
通俗点说,就是车子起步和拉重物时的那股“劲儿”。
当你拉着一车重物需要爬一个陡坡时,柴油皮卡会显得从容不迫、劲头十足,发动机在低沉地咆哮中就能轻松应对;而汽油车可能就需要你深踩油门,把发动机转速拉得很高,听着发动机声嘶力竭的吼叫,才能勉强完成任务。
这种从容有力的感觉,是柴油车独有的魅力。
当然,最最关键的一点是省油,这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通常情况下,一台2.0T的柴油皮卡,百公里油耗能控制在7到8升左右,而同排量的汽油皮卡,尤其是在载重的情况下,油耗上到10升甚至更高是很正常的。
我们简单算一笔账,假如一年跑四万公里,百公里油耗差3升,按现在的油价来算,一年下来光油费就能省下近万元。
对于靠车吃饭的朋友来说,这省下来的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利润。
聊完了用车频率和目的,我们还得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看看你生活的地方,或者你经常要去的地方是哪里。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气候和地理环境差异巨大,这也对车辆的选择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如果你生活在青藏高原这样的高海拔地区,或者经常需要开车进藏,那么汽油皮卡会是更稳妥的选择。
原因在于高原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
柴油机是依靠高压将空气压缩后产生的高温来点燃柴油的,这个过程叫“压燃”,对氧气的需求量很大。
氧气不足,柴油就燃烧不充分,车子就会出现“高原反应”,动力下降明显,还容易冒黑烟。
虽然汽油机在高原也会有动力衰减,但它是靠火花塞强制点火的,对氧气浓度的变化没有柴油机那么敏感,整体表现会稳定得多。
再者,在一些偏远的高原地区,柴油的供应和品质保障可能不如汽油来得方便。
而如果你生活在东北、内蒙古这些冬季异常寒冷的地区,汽油皮卡的优势同样突出。
柴油有一个物理特性,就是低温下会结蜡,变得黏稠,甚至凝固,导致油路堵塞,车辆无法启动。
所以,在北方过冬,柴油车主必须像个气象专家一样,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在寒潮来临之前,提前去加油站换加相应标号的低凝点柴油,比如-10号、-20号,甚至-35号。
万一哪天疏忽了,第二天早上可能就得面对着打不着火的车辆在寒风中干着急。
而汽油则没有这么“娇气”,一年四季都用同样的标号,完全不用为气温变化而烦恼。
最后,我们再来聊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购车的预算。
当你已经看好了一款皮卡,在汽油版和柴油版之间犹豫不决时,价格往往是最后的决定因素。
通常来说,在同一个车型、相同配置水平下,柴油版本的售价会比汽油版本贵上几千到一万多元不等。
比如前面提到的长城商用炮,同配置的柴油版就要比汽油版贵7000元;江铃大道追光者,这个差价也在4000元左右。
这笔钱对于购车预算比较紧张,追求性价比的朋友来说,是完全可以省下来的。
选择汽油版,意味着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同样外观、同样空间和配置的车辆,何乐而不为呢?
但如果你的购车预算比较充足,不在意这几千块的差价,那么柴油版所带来的更强的动力、更低的长期使用成本,就成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
这就像一个长线和短线的选择题,是选择眼前的实惠,还是投资未来的收益,这就要结合你自己的用车情况来权衡了。
总的来看,这个选择题并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关键在于认清自己的真实需求。
想明白了自己买车是为了玩还是为了干活,是在南方开还是在北方用,一年大概跑多少路,预算有多少,答案自然就清晰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