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界“卷疯”了!双层移动别墅登场,是噱头还是真香?

如今房车旅行越来越火,但市面上十款房车九款像兄弟,不是升顶就是拓展仓,开两年都分不清谁是谁。

不过最近有个狠角色让车友圈炸开了锅——2025款齐星江铃福特T8双层别墅房车。

房车界“卷疯”了!双层移动别墅登场,是噱头还是真香?-有驾

这车一亮相就有人喊"房车界劳斯莱斯",也有老炮儿摇头说"花里胡哨不实用"。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台争议十足的"移动城堡"。

房车界“卷疯”了!双层移动别墅登场,是噱头还是真香?-有驾

初见这车时我还在想:现在房车都玩这么大了?五米九九的车长配上流线型外壳,乍看跟普通C型房车没啥两样。但当液压杆"滋滋"作响,整个外壳像变形金刚似的缓缓升起,前挡风玻璃上方突然多出个带栏杆的观景台,这才知道什么叫"降维打击"。有车友在露营地实测,升顶后整车高度直接突破3米2,坐在二楼喝咖啡确实够霸气,不过也有人说这高度在服务区停车得格外小心。

房车界“卷疯”了!双层移动别墅登场,是噱头还是真香?-有驾

往车里钻才是真功夫。一层布局跟普通房车差不多,但细节处处透着讲究。米白色皮质沙发配上胡桃木纹地板,要不是头顶的横梁提醒,还真像高档公寓客厅。会客区两张航空座椅能180度旋转,中间茶几带无线充电和杯架,朋友来家做客都不用往酒店跑了。最让我惊喜的是厨房区,电磁炉嵌在岩板台面下,旁边还藏着个带紫外线消毒的储物柜。有位宝妈车主分享,带娃出游时把奶粉和辅食分门别类收纳,找东西比在家里还方便。

不过真正让这车封神的还是二层设计。爬上旋转楼梯,14平米的空中空间让人豁然开朗。前半截是带卷帘门的阳光房,拉开遮阳帘就是露天观景台,后半截能改造成榻榻米茶室或者临时客房。有位摄影发烧友直接把这里改造成暗房,升顶后支起三脚架拍星空,朋友圈照片直接获赞破千。但要说最让人眼红的,还得是顶配版带的大金中央空调。南方车友实测,夏天车外40℃高温,二层开半小时就能降到26℃,关键还听不到外机噪音。

房车界“卷疯”了!双层移动别墅登场,是噱头还是真香?-有驾

动力方面这车倒是中规中矩,2.3T福特彪马发动机配8AT变速箱,满载爬坡也不带喘。但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后轮是双胎设计,过减速带时"咯噔"声比单胎明显。有长途穿越西藏的车主反馈,3100mm的车高在盘山公路会车时得格外注意,好在不像传统房车那样有夸张的离地间隙,通过性倒是没受影响。

房车界“卷疯”了!双层移动别墅登场,是噱头还是真香?-有驾

说到槽点,车友们的吐槽倒是挺有意思。有人吐槽升顶后车高超过3米,进地下车库得提前查高度;有人担心电动支腿在松软地面会下陷,结果有位东北车主冬季在雪地实测,支腿打桩后稳如泰山;最逗的是有位广东车主说:"这车夏天开空调像在北极,冬天制热像在桑拿房。"后来发现是没开新风系统的缘故,厂家客服教他设置自动模式后,温控立马变得聪明起来。

房车界“卷疯”了!双层移动别墅登场,是噱头还是真香?-有驾

水电配置倒是给了我不小惊喜。260升清水箱配上48V 800Ah锂电池,实测连续开空调能撑4天。有位水电工出身的车主做了个实验:同时开淋浴、电磁炉和投影仪,电量消耗比他家客厅还慢。不过要提醒各位,这车没有太阳能板,想长期旅居还得规划好充电地点。好在现在服务区快充桩越来越多,实测3小时就能补能80%。

价格方面这车确实不便宜,顶配版落地奔着80万去。但对比进口房车,能省下不少改装费。有位做建材生意的车主算过账:同等配置进口车要150万,国产版省下的钱够他多跑三趟欧洲自驾游。不过也有精打细算的车友选择低配版,自己加装电动窗帘和智能马桶,总花费能控制在60万以内。

房车界“卷疯”了!双层移动别墅登场,是噱头还是真香?-有驾

要说这车最颠覆认知的,是打破了房车"移动小屋"的传统定位。有位建筑设计师车主突发奇想,把二层改造成可拆卸模块。去草原就装上蒙古包穹顶,到海边换成冲浪板支架,硬是把房车玩成了变形金刚。这种玩法虽然小众,却让房车从"代步工具"升级成了"生活载体"。

房车界“卷疯”了!双层移动别墅登场,是噱头还是真香?-有驾

当然,任何创新都伴随着争议。有传统房车玩家认为这种设计华而不实,双层结构牺牲了通过性,豪华配置又增加了故障率。但更多年轻车友觉得,房车本就该百花齐放。就像有位95后姑娘说的:"谁说房车只能睡床做饭?我就要在车顶喝香槟看星星,管别人怎么看!"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这种"上天入地"的房车是未来趋势,还是营销噱头?要是让你改装,最想给这栋移动别墅加什么黑科技?评论区说出你的脑洞,点赞最高的送房车模型盲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