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主们,如今都揣着个隐忧:兜里揣着绿牌本儿,心里却老惦记着那块“电芯”。这年头,谁还没赶趟儿弄辆电车耍耍?可这电车,说白了,就是靠电池这口饭活着的。电池要是一蔫吧,那可比手机电量见底儿还闹心。
前阵子,国标委出了个说法,算是给“高压闪充伤电池”这事儿盖了个戳儿。得,这下炸锅了,本来就对电池续航力犯嘀咕的车主们,更是如坐针毡。你想啊,好不容易攒了点儿碎银子,置办了辆电车,图的是个麻溜儿便捷,结果跟你说,为了电池能抗造,还得尽量用舒缓涓流的慢充?这不是跟“想苗条就得饿肚子”一个套路嘛?
这事儿,细琢磨起来还挺有嚼头。你寻思,咱买电车,很大程度上就是奔着那“充电嗖嗖快”去的。特别是那些没地儿安家充桩的哥们儿姐们儿,那更是把快充当成续命丸。现在跟你叨叨快充伤电池,那不就等于告诉你,你为了赶时间,反倒加速了座驾的“身价贬值”吗?
报告里还提及,三元锂电池比磷酸铁锂电池更容易“掉血”,而且直流快充的“掉血”速度,的确比交流慢充要迅猛。这事儿,其实也算门儿清。就像咱们的“掌上明珠”(手机),谁没事儿稀罕用那些“闪充”、“火箭充”啊?还不是因为赶着救急?可谁不晓得,长此以往,电池肯定扛不住造。电车也一个理儿,高压脉冲式快充,就像给电池扎了一针兴奋剂,短期内能量爆表,长期下来,肯定会损耗“元气”。
关键是,纸上谈兵容易,落到实处难。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慢条斯理”地充电呢?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种寸金寸土的城市,时间就是硬通货,效率就是生命线。为了省下那几个小时的充电光景,多挣几笔进项,多开几个碰头会,谁还顾得上那点电池“折旧”呢?再说了,电池衰减是个润物无声的过程,又不是今儿个快充,明儿个电池就呜呼哀哉了。
再者说了,屁股决定脑袋。对车企来说,快充是技术革新的招牌,是招揽顾客的噱头。谁会主动敲锣打鼓地说“快充伤电池”啊?对充电站老板来说,快充桩翻台率高,来钱快。谁又会不遗余力地推广慢充桩呢?唯独咱们这些车主,卡在中间,进退两难,里外不是人。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把矛头指向“用户图省事”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更深层的原因呢?比如,充电桩的稀缺,充电费用的水涨船高,以及电池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倘若充电桩星罗棋布,价格亲民,电池技术日臻完善,谁又愿意牺牲电池寿命,去换取那点儿充电的“蝇头小利”呢?
归根结底,这事儿就是个“权衡之术”。人生亦是如此,哪能事事如意?想追求速度,就得承担风险;想稳扎稳打,就得牺牲效率。要紧的是,你要掂量清楚,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
所以,对于那些能装家充桩的朋友,还是咬咬牙,装一个吧。不仅能省下不少银子,而且对电池“颐养天年”也有好处。对于那些只能蹭公共充电桩的朋友,也别太抓瞎。尽量寻摸寻摸慢充桩,实在不行,快充也别太抵触。车嘛,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供着的。
说白了,新能源车这档子事儿,还真有点儿像一座围城。没买的人眼馋你有绿牌傍身,买了的人又为电池寿命寝食难安。但话又说回来,谁的生活又不是磕磕绊绊,五味杂陈呢?与其庸人自扰,不如活在当下。毕竟,开着电车兜风,那感觉,倍儿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