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广州只加一次油?28万车主用2.6L油耗,把加油站老板逼到改行卖充电桩了

北京到广州只加一次油?28万车主用2.6L油耗,把加油站老板逼到改行卖充电桩了

老张上个月从北京开车回了趟广州老家,1900多公里,中途在服务区加了一次油。下高速的时候油表还剩小半箱,他给我发微信:“这车有毒,我都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去加油站了。”加油站小哥看着他的油箱盖,研究了半天问:“兄弟,你这车是不是改装过油箱?”

老张开的是台秦L DM-i,提车到现在三个多月,表显平均油耗2.7L。我一开始不信,直到上周跟他跑了趟郊区,200公里下来,油耗指针几乎没动。

发动机这活儿,干得有点绝

北京到广州只加一次油?28万车主用2.6L油耗,把加油站老板逼到改行卖充电桩了-有驾

这车用的发动机热效率到了46%,啥概念?就是一箱油进去,能有将近一半真正推着车跑,剩下那一半也没全浪费在发热上。以前那些合资车,烧十块钱的油,可能六块钱都变成热气排出去了。

老张也说不清楚里面到底用了啥黑科技。他只知道,以前开雅阁的时候,油箱灯一亮就开始焦虑,现在这车续航显示还剩800公里,他都懒得找加油站。

市区通勤的话,基本就是用电。55公里的纯电续航,够他上下班折腾两天的。周末出去玩才会用到油,但那油耗低得离谱——表显2.6L,实际开下来也就三个油出头。

北京到广州只加一次油?28万车主用2.6L油耗,把加油站老板逼到改行卖充电桩了-有驾

那次众测,把人看傻了

去年有个大规模的媒体测试,几十家媒体跟着车队跑。有的跑出了2500多公里,还有的直接开到油箱见底才停。

这数字搁以前,我肯定觉得是摆拍。但架不住人家是开放道路实测,空调该开开,高速该飙飙,没人会为了数据好看慢悠悠磨洋工。

老张那次长途,满打满算花了不到200块油钱。他给我算账:“以前开雅阁,这趟得小一千。现在省下的钱,够我在广州请全家吃顿好的了。”

北京到广州只加一次油?28万车主用2.6L油耗,把加油站老板逼到改行卖充电桩了-有驾

从北京开到广州,理论上真就加一次油的事儿。这要是放在五年前,打死我都不信。

坐进去才发现,细节藏得深

有次老张开车带我去机场,我坐后排才注意到——地板是平的,没有以前那种中间凸起的大包。后排坐三个人,中间那位不用岔着腿坐了。

北京到广州只加一次油?28万车主用2.6L油耗,把加油站老板逼到改行卖充电桩了-有驾

过井盖和减速带的时候,底盘那股韧劲儿挺意外的。不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点像是二三十万车该有的质感。老张说这车前后都是独立悬架,不像有些车后面用根铁棍子撑着。

中控那块大屏能转,竖着横着随便切。老张把导航、音乐、视频全装上了,等人的时候刷刷短视频,比在家躺沙发上还舒坦。

至于安全,他媳妇儿当初就盯着刀片电池这一点。看完那个拿钢针扎电池的测试视频,才点头同意买新能源。

销量这玩意儿,骗不了人

北京到广州只加一次油?28万车主用2.6L油耗,把加油站老板逼到改行卖充电桩了-有驾

七个月,28万多台。这数字搁B级车市场,基本就是碾压级别的。

我那开4S店的哥们儿,前两天喝酒还在叹气。他那边代理的某日系品牌,去年到店量直接腰斩。不是说人家车不行,而是秦L给得太多了——十来万的价格,拿到手的配置和空间,直接对标二十多万的合资车。

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隔壁摊位突然搞了个“买一斤送一斤”的活动,你还会去原来那家吗?

北京到广州只加一次油?28万车主用2.6L油耗,把加油站老板逼到改行卖充电桩了-有驾

市场就是这么现实。以前凯美瑞、帕萨特这些车霸榜的时候,谁能想到国产车会这么快就翻身?

软件升级还能省油?

前阵子老张收到个OTA升级提醒,说是能把油耗再降0.3L。他当时还半信半疑,升级完之后跑了两箱油,油耗确实又掉了一点。

不花钱,车子就能变得更省。这感觉挺奇妙的——以前总觉得车买回来就是一路贬值,现在技术更新还能让老车焕发第二春。

北京到广州只加一次油?28万车主用2.6L油耗,把加油站老板逼到改行卖充电桩了-有驾

去年冬天有媒体在漠河测这车,零下二十多度的环境,亏电油耗也就六个多油。这成绩对于新能源车来说,已经相当能打了。毕竟那温度下,电池基本就歇菜了。

最后说两句

开了这么多年车,见过不少“现象级”产品。但像秦L这种把油耗压到这个程度的,确实头一回见。

北京到广州只加一次油?28万车主用2.6L油耗,把加油站老板逼到改行卖充电桩了-有驾

它或许不是完美的,但至少证明了国产车在发动机、电控这些核心技术上,已经能跟那些老牌车企掰手腕了。

至于值不值得买,还得看你自己的需求。只是有一说一,这油耗和续航,对于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诱惑力确实不小。

就像老张说的:“以前去加油站,是刚需。现在去加油站,更像是完成一个月度任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