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特斯拉Model Y这个丐版中的丐版,或者说“战损版”的路试谍照,我第一反应不是车,而是压缩毛巾。
就是那种平时只有指甲盖那么大,扔水里“砰”一下能变出一块大毛巾的玩意儿。马斯克老师,不装了,摊牌了,他现在就是要卖压缩毛巾。这玩意儿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它作为毛巾有多舒服,材质有多好,而在于它能变大,能给你一个“我拥有了一块毛巾”的心理预期。
这台所谓的Model Y标准版,就是汽车界的压缩毛巾。它把贯穿灯带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拿掉了,换成了两条有肌肉感的筋线,翻译过来就是:“灯不亮没关系,但我的态度要硬。”车尾那个什么漫反射灯组也给扬了,直接给你一个贯穿式尾灯。前后矛盾?不,这是行为艺术。这叫既要又要的辩证统一,意思是“我可以不给你,但我不能没有”。
你再看配置,18寸轮毂,好家伙,梦回2014年。取消座椅通风,取消后排天幕,减少扬声器,换成织物座椅。这操作,典中典。这已经不是减配了,这是刮骨疗毒。三体人看了都得从脱水的状态里气活过来,指着马斯克说你这个面壁者坏得很,我们的科技是用来飞升的,你拿来造“老头乐Pro Max”?
过去几年,整个车圈都在干嘛?都在做加法。你加冰箱,我马上加大沙发。你加大沙发,我就直接给你整一套卡拉OK。你搞800V,我就恨不得给你接个核电站。大家卷来卷去,本质上是在一个豪华精装的餐厅里,比谁家的佛跳墙料更足。
结果马斯克老师心态爆了,他直接不在这家餐厅玩了。他推了个小推车到餐厅门口,上面放着一堆馒头。然后对着里面所有正在炫耀自家鲍鱼海参的厨子大喊:“我这馒头,三块钱一个,管饱!你们那套,都是虚的!”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餐厅里最贵的蛋糕给端走了。那特斯拉这波操作,就是连桌子上的蜡DOU都没放过。他不是来抢生意的,他是来把餐厅直接爆了的。他用行动告诉你,你们卷生卷死的那些“用户体验”,在绝对的价格面前,都是狗屁。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越来越理解这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当下的汽车市场,根本不是什么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不存在体面,不存在优雅,只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特斯拉这一招,就是典型的“自爆卡车”战术。它伤害了谁?它首先伤害的是那些刚刚用高价买了Model Y的老车主,背刺来得如此清新脱俗。其次伤害了所有把特斯拉当成对标对象的国产品牌,人家直接不按套路出牌,降维到你没法跟的维度。你跟不跟?你跟,你的品牌调性就没了,利润也没了。你不跟?眼睁睁看着他用一个“毛坯房”抢走你的潜在客户。就问你怕不怕?
这里面最玄学的部分,就是品牌。你必须承认,特斯拉这个牌子,它就是有光环的。讲个暴论,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根本不在特斯拉的FSD,而在于中国马路上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比任何算法都牛。但为什么大家还是迷信FSD?因为它是特斯拉。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们买的不是车,是一种信仰,一种“我跟你们不一样”的身份标签。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所以马斯克很懂,他知道只要那个T标还在,只要那个大屏幕还在,只要车子还能跑,就会有信徒买单。
他现在卖的这个“压缩毛巾”版Model Y,本质上是在提纯粉丝。他把所有非核心的、国产品牌最擅长的舒适性配置全都砍掉,就留下一个最纯粹的“特斯拉素体”。这个素体,就是他的金钟罩铁布衫。他告诉你,我这个版本,就是给那些预算有限,但又想入教的年轻人准备的。
我突然想起来我大学时候吃泡面,连加根肠的钱都要盘算半天,那种为了核心目标不择手段的感觉,马斯克现在估计是懂了。
这个所谓的织物座椅,你以为是廉价?错了,在特斯拉的话术体系里,这可以被包装成“原教旨主义环保纤维战甲”。取消天窗,是为了“更高的车身刚性与极致的安全”。减少扬声器,是为了“让驾驶者更专注于纯粹的驾驶乐趣”。你看,万物皆可盘。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马斯克这招有点像《道诡异仙》里的心素,把自己的核心优势提炼出来,然后污染整个市场。诶,我这个比喻是不是有点太中二了?但你仔细想想,他就是把“智能电车=特斯拉”这个最核心的心素,用一个极具传染性的价格,扔进了整个市场。从此以后,所有想买电车的人,都绕不开这个选项。
这简直就是对过去几年所有新势力的公开处刑!
所以,别分析了。别去纠结它少了什么,多了什么。这台车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信号就是,战争升级了。从阵地战变成了游击战,从比谁的盔甲厚,变成了比谁更不要命。马斯克老师,这个硅谷的雷电法王,终于被东方的修仙者们逼得开始修炼魔功了。他不跟你讲道理,他要用最原始、最粗暴的方式,完成市场的再教育。
这台车最后成不成,不取决于配置,不取决于价格,甚至不取决于马斯克。它只取决于一件事:你,还信不信这个教?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