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长高速出现断崖式降速,从每小时120公里降到60公里,从60公里降至40公里,并且还设置有每小时限速5公里的离谱标识。司机纷纷表示,还不如人走路快!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突现断崖式降速,司机表示防不胜防
山西太长高速有着让全国司机都感到害怕的限速路段。由于当地因司机超速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为了预防此类事件再发生,有关部门在太长高速许多危险路段纷纷设置了断崖式的降速标识。
为此,许多司机出行开了语音GPS导航,会提前播报前方限速多少,这样还有所防范。
然后对于没有开导航的司机而言,突然的降速会导致自己措手不及,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不仅如此,对于货车司机而言,一辆大货车自重多达20吨,加上货物的重量,实现安全刹车通常需要100-200m的距离。普通车辆都难以及时做出反应,更别说装载量大,驾驶难度高的货车。
在如此高难度的降速路段下,若遇上雷雨交加或者难以识别的大雾天气,安全隐患更是蹭蹭往上涨。
众多司机表示,如果没有做到突然降速就会被定为违章要交罚款,如果做到了突然降速又容易产生追尾导致事故发生,这样的设置属实让大家感到苦不堪言。
只有降速没有加速,让人摸不着头脑
对于限速每小时40公里的路段大多属于隧道路段。众所周知,由于隧道内灯光较暗等原因,进入隧道前应提前减速,驶出后也应当及时加速恢复正常速度。
然而,在太长高速路段里,汽车驶入隧道后进行了相应的减速处理,驶出后却没有任何的加速标志。
这让众司机纷纷摸不着头脑,不知道驶出隧道应当按照隧道里的速度慢速行驶,还是恢复正常的速度行驶。
更难以理解的是,在太长高速的服务站和收费站,竞相出现了限速每小时5公里的标识。
根据研究表明,人步行的速度为每小时3公里到7公里,也就是说,在服务站和收费站的汽车行驶速度比正在步行的人速度更低,这实在显得荒谬。
有关记者在知晓此事后进行了及时的报道,并将司机的意见反映给了当地部门,经过有效的整改优化,当地异常限速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龟速前进缴费,断崖式高速降速。种种不合理的规定可谓是让司机们苦不堪言,好在现在都得到了合理性的解决。那么案件中涉及到的法律常识有哪些?
一、我国当前对高速路段最低限速不予处罚作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我国高速公路的最低限速一般为每小时60公里。如果机动车低于最低限速的20%以上的,则需处以罚款200元,记3分的处罚。
如果机动车低于最低限速的20%以内的,则仅予以警告,不予罚款处罚。
在上述情形下,若最低限速为60km/h,司机若低于40km/h则需要受到处罚,若没有低于40km/h则不予罚款。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防止司机低速过低,从而引发交通追尾事故。
那如果最低限速低于60%,司机在何种情形下才能避免处罚呢?
根据公安部最新颁布的《关于规范查处机动车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显示,在限速低于60km/h的公路上,超过规定车速50%以下的,在未造成后果的情况下,将不予以处罚,只给予警告。
因此,在山西高速中,若此路段规定最低限速为40km/h,司机在行驶的速度未超过60km/h,则不予处罚,仅予以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情形只针对最低限速低于60km/h的高速路段而言。若最低限速等于或大于60km/h,则普通车辆在超速10%以内不予处罚;
驾驶中型以上客货车、校车、危化品运输车在除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超速10%以内不予处罚。
二、隧道驶出后没有相应解除限速标志是否合理?
根据交通部在2020年6月份颁布的《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规定,隧道限速标志宜设置在隧道入口前100-200m处,可根据需要与隧道限高标志合并设置。
同时,该《规范》规定,在限速路段的终点,应设置新的限速标志或者解除限速标志。
本案山西太长高速中,在设置隧道限速标志后,没有在驶出路段设置相应的解除限速标志,违反了相关条款的规定,应当由有关部门做出调整。
一般在出隧道后,一旦眼睛适应外界光线,应该适当加速驶离,避免遮挡后车视线。
高速路段限速标志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设施。然而,一些“断崖式降速”、“隐蔽式降速”、“只降不升”等不规范设置路标问题给很多司机带来了困扰。
各地部门对此应当及时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设计更加合理更加安全的高速路标,避免此类事件的再发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