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款雪地操控性能卓越的全轮驱动系统 vs 5款泥泞路面上让你打滑的全轮驱动系统

5款雪地操控性能卓越的全轮驱动系统 vs 5款泥泞路面上让你打滑的全轮驱动系统-有驾

每年冬天,生活在雪带地区的美国人都会再次体会到同样的道理:并非所有的全轮驱动系统都一样。虽然“全轮驱动”在纸面上看起来可能相同,但实际上,其性能会因背后的工程理念而大相径庭。

有些系统是专门为应对积雪覆盖的道路和湿滑的山路而设计的,而另一些系统的设计则更注重市场吸引力而非实际牵引力。

为了区分真正的雪地性能强者和冒牌货,我们汇总了五款能够像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一样应对冬季的全轮驱动系统,以及五款在雪花飘落时会让你打滑的全轮驱动系统。

征服雪地的系统

当冬季暴风雪来袭,道路因积雪和冰而变得湿滑时,一套好的全轮驱动系统可以决定驾驶员是充满信心地控制车辆还是惊慌失措。

并非所有全时四驱系统都一样,有些系统采用先进的扭矩管理、预测传感器和坚固的传动系统,甚至可以应对最严酷的冬季条件。

这些系统专为那些在下雪天不愿停驶的驾驶员而设计。在本节中,我们将探索真正的雪地利器——全时四驱系统,它们能够提供卓越的牵引力、稳定性,并在恶劣天气下让您安心无忧。

1. 斯巴鲁对称式全时四驱

如果要说哪个品牌与雪地驾驶密不可分,那非斯巴鲁莫属。这家汽车制造商的对称式全时四驱系统可以说是主流车型中最平衡、最可预测的全时四驱布局。

斯巴鲁的这套系统应用于 Outback、Forester 和 Crosstrek 等车型,它采用纵置水平对置发动机,并搭配全时四驱布局,将动力均匀分配到前后轴。

这种平衡有助于在路面抓地力不稳定的情况下保持稳定性,例如在冰面或泥泞路面上。与车轮打滑后才做出反应的分时四驱系统不同,斯巴鲁的这套系统是主动式的,始终开启并持续调整。

再加上 X-Mode(用于增强低速牵引力)和陡坡缓降控制等标准功能,你就拥有了市面上最好的雪地操控装置之一。

斯巴鲁的传奇建立在可靠性、创新性和勇于征服崎岖路面的自信之上。早在SUV和跨界车成为主流之前,斯巴鲁就已走在行业前沿,开发出兼具日常舒适性和全天候强悍性能的车型。

斯巴鲁品牌声誉的核心在于其标志性的斯巴鲁对称式全时四驱(SAWD)系统,这套动力系统高效且设计精良,自推出 50 多年后,它仍然定义着斯巴鲁的身份。

5款雪地操控性能卓越的全轮驱动系统 vs 5款泥泞路面上让你打滑的全轮驱动系统-有驾

斯巴鲁SAWD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完美平衡的设计。与简单地采用前驱或后驱布局的传统AWD系统不同,斯巴鲁的设计理念从一开始就以对称性为核心。

其水平对置式“拳击手”发动机位置低矮平坦,与传动系统直接对齐,可将动力平稳、均匀地分配到四个车轮。

这种布局不仅提升了牵引力,还增强了稳定性、过弯性能以及在任何地形上的整体操控性。其结果是,无论是在白雪皑皑的山路上行驶,还是在雨水浸透的乡间小路上行驶,都能感受到车辆行驶时的稳健性和可预测性。

当然,每家汽车制造商对全时四驱都有自己的理解。例如,奥迪的Quattro系统就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和源自拉力赛的技术,能够动态调节扭矩。

福特的动力系统可以根据路况需要将 100% 的动力分配到前轮或后轮,而讴歌的超级操控全轮驱动系统 (SH-AWD) 则优先考虑转弯精度和方向稳定性。

然而,斯巴鲁的对称式全时四驱系统仍然是为数不多的专门为平衡性和一致性而非反应式修正而设计的系统之一。

它简单的机械连接可为所有四个车轮提供持续动力,使其在抓地力不足时尤其可靠,斯巴鲁车迷在选择用于户外探险或应对变幻莫测天气的车辆时经常会提到这一点。

自1972年斯巴鲁Leone四驱旅行车首次搭载SAWD系统以来,该公司已在全球售出超过2000万辆配备该系统的汽车。1975年推出的DL/GL旅行车在美国市场迅速走红,成为首批面向主流消费者的“按需”四驱系统之一。

它很快成为户外爱好者、登山者、露营者和越野探险者的最爱,他们想要比普通旅行车功能更强大,但又比卡车更轻便的车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巴鲁将同样的基因发展成了像傲虎这样的现代标志性车型,它在跨界SUV成为主流的几十年前就引领了这一潮流。

它们都秉承了相同的核心原则:对称、稳定和稳健,这些原则也定义了该品牌数代以来的精髓。唯一的例外是斯巴鲁BRZ,这是一款与丰田共同开发的后轮驱动跑车,基于共享的86/FR-S平台打造。

虽然它没有四轮驱动,但它仍然体现了斯巴鲁对工程精度的重视,提供了精准的操控性和以驾驶员为中心的平衡性,这与该公司的性能理念相符。

斯巴鲁的对称式全时四驱系统问世五十年后,依然是可靠牵引力和平衡性的标杆。

无论是穿越厚厚的积雪,沿着碎石弯道行驶,还是在湿滑的高速公路上保障家人安全,SAWD 都一如既往地兑现了斯巴鲁的承诺——行车信心。

2. 奥迪 Quattro(全时机械版)

奥迪的Quattro系统几十年来一直是高性能汽车和雪地驾驶领域的标杆,这绝非浪得虚名。Quattro系统最初是为拉力赛而开发的,它采用全时机械式设计,利用中央差速器持续管理前后轴之间的扭矩分配。

现代版本,例如奥迪A4 Allroad 和 Q7中的版本,采用自锁式中央差速器,可根据情况将高达 70% 的动力输送到前轮或 85% 的动力输送到后轮。

与等待车轮打滑后才介入的“先滑后抓地”式四驱系统不同,Quattro系统能够预判路面抓地力的变化,即使在深雪或冰雪路面上也能提供稳健的操控性能。北方各州的驾驶者对它赞不绝口,如果你曾亲眼目睹奥迪在积雪覆盖的山路上驰骋,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

奥迪目前提供五种不同的quattro全时四驱(AWD)系统。然而,奥迪的官方网站并非总是明确指出每款车型配备的是哪种版本,这可能会让潜在买家感到困惑。

这里提供的信息基于奥迪加拿大网站,但由于车型配置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因此最好确认您购买的车辆是否包含您想要的确切的全轮驱动系统。

5款雪地操控性能卓越的全轮驱动系统 vs 5款泥泞路面上让你打滑的全轮驱动系统-有驾

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自锁式中央差速器。这种配置主要用于该品牌的高性能车型,包括S4、S5和RS5;S6和RS6;S7和RS7;A8和S8;SQ5;Q7和SQ7;以及Q8、SQ8和RS Q8。

这是一款全时四驱系统,旨在提供最佳的牵引力和操控平衡。默认情况下,它会将60%的可用扭矩分配至后轴,40%分配至前轴。但是,当系统检测到牵引力损失时,它可以自动调整扭矩分配。

如果后轮开始打滑,最多可将70%的扭矩分配至前轮。反之,如果前轮失去抓地力,该系统可将高达85%的扭矩分配至后轮。

除了这种智能扭矩分配之外,自锁式中央差速器版本还集成了基于制动的扭矩矢量控制功能。在转弯时,该系统会对内侧车轮施加制动力,从而将更多扭矩传递至外侧车轮。

这一过程提高了转弯精度,改善了操控稳定性,并有助于提升奥迪在各种条件下自信、注重性能的驾驶体验的声誉。

3. 丰田动态扭矩控制全轮驱动

丰田的动态扭矩控制全轮驱动系统(Dynamic Torque Control AWD)应用于 RAV4 和 Highlander 等车型,完美融合了效率和性能。

这套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将动力传递至前轮,但必要时可瞬间将高达50%的扭矩传递至后轮。其独特之处在于其预测逻辑,利用车轮速度传感器、油门位置和横摆角速度数据,在牵引力损失发生之前进行预判。

即使在暴雪或冰封的乡间小路上,也能实现沉稳稳定的驾驶体验。配合可针对雪地、泥地或沙地优化性能的多地形选择功能,丰田的全时四驱系统证明,主流SUV也能提供真正的全天候可靠性。

将动力分配到四个车轮有助于车辆在具有挑战性的条件下保持控制力和信心,确保即使在地形变得崎岖不平的情况下也能继续前进。

然而,许多全轮驱动 (AWD) 系统由于涉及额外的机械努力,即使不需要额外的牵引力,也往往会增加油耗。

丰田的动态扭矩控制全轮驱动系统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而设计,它通过智能管理动力输出,同时提高效率。

5款雪地操控性能卓越的全轮驱动系统 vs 5款泥泞路面上让你打滑的全轮驱动系统-有驾

丰田动态扭矩控制全轮驱动系统于 2013 年首次应用于丰田RAV4,该系统能够主动分配前后轴以及两个后轮之间的扭矩。

它采用位于后差速器前方的电磁耦合器,根据需要接合或分离后轮。这种巧妙的设计可在各种路况下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更佳的行驶稳定性。

该系统也应用于 Highlander 等车型以及其他丰田全轮驱动车辆,它依靠传感器网络来监测各种参数,例如车速、横摆角速度和驾驶员输入,包括转向、油门和制动。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它可以确定何时以及如何将扭矩分配到后轴,以及如何平衡两个后轮之间的扭矩,以实现最佳性能。

在日常驾驶中,尤其是在直线巡航时,发动机的所有扭矩都传递到前轮。

主要采用前轮驱动有助于降低机械阻力并提高燃油效率。但是,根据路况和驾驶条件,该系统可以将10%到50%的发动机扭矩输送到后轮。

加速过程中,后轴获得动力以增强抓地力;在某些转向情况下,电磁耦合器接合,将扭矩传递至后轮。这可以减轻前轮的负荷,提高转弯响应速度,并增强车辆稳定性。

4. 吉普 Quadra-Trac II

Jeep以其全地形行驶能力而闻名,大切诺基和牧马人配备的 Quadra-Trac II 系统也不例外。

这种全时四驱系统采用双速分动箱和电子控制离合器组,可以将高达 100% 的扭矩传递到抓地力最强的车轴。

5款雪地操控性能卓越的全轮驱动系统 vs 5款泥泞路面上让你打滑的全轮驱动系统-有驾

当路况恶化时,该系统的“4WD Low”模式和Selec-Terrain牵引力管理功能可以轻松地针对雪地、冰面甚至深粉雪调整性能。

与轻型跨界车不同,配备 Quadra-Trac II 系统的车辆能够轻松应对积雪和泥泞坡道,保持稳定行驶。对于科罗拉多州或佛蒙特州等地的驾驶者来说,这套系统让冬季不再是挑战,而是冒险。

5. 沃尔沃全时四驱系统,具备瞬时牵引力

沃尔沃的瞬时牵引力全时四驱系统是冬季驾驶的另一项卓越之选。该系统应用于XC60和XC90等车型,采用基于Haldex的耦合器,可预先为后差速器充能,确保在打滑发生前即可获得足够的扭矩。

这种主动式设计意味着当道路状况突然变化时几乎没有延迟,这种情况在从已清理的路面过渡到结冰的十字路口时很常见。

5款雪地操控性能卓越的全轮驱动系统 vs 5款泥泞路面上让你打滑的全轮驱动系统-有驾

沃尔沃精心调校的稳定性控制系统和低温环境优化,造就了这套四驱系统,它既精致又充满信心,即使在湿滑的北欧式道路上也能保持抓地力。对于那些在冬季通勤中既注重舒适性又注重操控性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理想之选。

挣扎者:让你晕头转向的系统

虽然有些全时四驱系统在积雪较厚时能给人以信心,但另一些则根本无法胜任。并非所有贴有“全时四驱”标识的系统都能在抓地力不足、路面湿滑的情况下真正发挥作用。

有些轮胎更适合小雨或轻微的碎石路面,而不是深雪或结冰的山坡,这让驾驶员感到沮丧,有时甚至被困在路上。

在本节中,我们将仔细研究那些表现不佳的全轮驱动系统,这些系统会让你打滑,重点介绍它们的不足之处、它们在冬季条件下表现不佳的原因,以及驾驶员在信任它们应对严重积雪之前应该了解哪些内容。

1. 本田实时四驱

本田的实时四驱系统(Real Time AWD)常见于CR-V和HR-V等车型,在小雨和轻微泥泞路面上表现出色,但在深雪中却力不从心。这套按需分配四驱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传感器检测前轮打滑情况,然后将有限的扭矩传递至后轮。

由于它是被动式设置,四个车轮全部接合之前通常会有延迟,这意味着在冰面上可能会短暂失去牵引力。

5款雪地操控性能卓越的全轮驱动系统 vs 5款泥泞路面上让你打滑的全轮驱动系统-有驾

虽然最近的更新提升了响应速度,但它仍然缺乏更先进系统所具备的全时四驱能力和低速扭矩分配。在温和气候下,它的表现尚可;但在严寒的冬季,则略显不足。

2. 马自达 i-ACTIV 四驱

马自达的i-ACTIV全时四驱系统优先考虑运动操控性和燃油效率,而非越野抓地力。虽然它在雨天表现良好,但在积雪较厚的路面上则略显吃力。该系统利用预测传感器来管理动力分配,但仍然主要偏向前轮驱动。

当路况变得恶劣时,例如爬冰山或穿越湿雪时,后轮的接合可能会稍有滞后,从而失去牵引力。

它的牵引力控制系统会在车轮打滑时突然切断动力,导致令人沮丧的熄火。偶尔下雪天还好,但如果预报有暴风雪,那就不是你想要的配置了。

马自达的 i-ACTIV 全轮驱动 (AWD) 系统是一项先进智能的技术,旨在提高车辆的操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在具有挑战性的驾驶条件下。

秉承马自达“人车合一”的理念,i-ACTIV 系统确保从转向到加速和制动的每一个输入都能准确地转化为汽车的响应。

这种无缝沟通营造了一种信心和联系感,使驾驶员无论路况如何都能感到完全掌控局面。

与传统的只向两个车轮输送动力的前轮驱动或后轮驱动系统不同,i-ACTIV AWD 系统可以动态地在前后轴之间分配扭矩。

虽然有些全轮驱动系统以 50/50 或 70/30 等固定比例运行,但马自达的系统会根据实时数据不断调整动力输出。

它利用一套复杂的传感器网络,持续监测车轮速度、转向角度、油门位置、温度,甚至包括雨刮器是否工作。这些输入数据使系统能够以惊人的精度分析路况和车辆行驶状态。

5款雪地操控性能卓越的全轮驱动系统 vs 5款泥泞路面上让你打滑的全轮驱动系统-有驾

马自达i-ACTIV AWD系统真正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预测能力。大多数四驱系统只有在车轮打滑后才会做出反应,而马自达的系统则能在打滑发生之前就预判到需要额外牵引力的情况。

该系统利用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能够识别路况变化的细微迹象,并在必要时自动接合后轮。这种主动式控制方式可确保更平顺的过渡、更高的稳定性以及更佳的整体操控性。

i-ACTIV AWD 系统中的扭矩分配是连续可变的,这意味着它可以根据任何给定时刻的需要,向前轮或后轮输送更多或更少的动力。

在干燥路面上,它主要采用前轮驱动,以减少机械应力并提高燃油经济性。

然而,当需要更多抓地力时,例如在加速、转弯或在湿滑路面上行驶时,它可以无缝地将动力传递到后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牵引力和稳定性。

i-ACTIV AWD 的优势众多。它能显著增强车辆在湿滑、积雪或结冰路面上的牵引力,确保动力始终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该系统还能通过保持前后轮之间扭矩的平衡分配来提高操控性和转弯性能,为驾驶员提供更灵敏、更沉稳的驾驶感受。

此外,其以效率为中心的设计使得该系统仅在必要时运行,与传统的全时四驱系统相比,有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

安全性是马自达i-ACTIV全时四驱系统的另一大优势。该系统能够预测并适应不断变化的路况,从而降低车轮打滑和车辆失控的风险,让驾驶员在恶劣天气下也能安心驾驶。

马自达将先进的工程技术与预测技术相结合,打造出全轮驱动系统,该系统不仅性能卓越,而且安全性和效率也得到提升,使驾驶在任何条件下都更加平稳、自信和愉悦。

3. 日产智能全轮驱动

尽管名为“智能四驱”,但日产的这套系统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谨慎而非智能。它搭载于Rogue和Murano等车型上,是一种分时四驱、动力优先于前轮驱动的系统,只有在车轮打滑时才会将动力传递至后轮。

虽然与纯前驱车相比,该系统提高了稳定性,但扭矩传递的延迟可能会导致车辆在牵引力发挥作用之前短暂打滑。

5款雪地操控性能卓越的全轮驱动系统 vs 5款泥泞路面上让你打滑的全轮驱动系统-有驾

在干燥或潮湿的路面上,它的表现平顺且不突兀。然而,在冰雪路面上,这种延迟可能会令人不安,尤其是在湿滑路面上行驶或在未清理积雪的车道上行驶时。

4. 雪佛兰Equinox AWD

雪佛兰Equinox的四驱系统也属于“足够好,但不够出色”的典型例子。这套可选的按需四驱系统在某些车型上需要驾驶员手动激活,这意味着它并非总能在你需要时提供帮助。

它还限制了扭矩分配,很少将超过50%的扭矩输送到后轮。虽然Equinox可以应对薄薄的积雪,但遇到更深的积雪或陡峭的冰面路段时,它的局限性就会暴露出来。

5款雪地操控性能卓越的全轮驱动系统 vs 5款泥泞路面上让你打滑的全轮驱动系统-有驾

它的设计目标是节省燃油并保持稳定性,而不是在深雪中行驶,北方各州的冬季驾驶员会立即注意到这种妥协。

5. 福特智能全时四驱系统(翼虎和锐界)

福特的智能全轮驱动系统(Escape 和 Edge 等车型均配备)旨在平衡牵引力和燃油效率,但实际上,它过于侧重后者。

这套按需驱动系统会持续监测路面牵引力,但只有在车轮打滑时才会接合后轴。这种延迟虽然很细微,但足以在湿滑路面上加速时造成顿挫感。

福特的地形管理模式虽然有所帮助,但该系统的调校更偏向于温和路况而非严寒雪地驾驶。对于经常面临大雪天气的用户来说,福特基于卡车平台的四驱系统(例如F-150上的系统)才是更好的选择。

5款雪地操控性能卓越的全轮驱动系统 vs 5款泥泞路面上让你打滑的全轮驱动系统-有驾

不同品牌的四驱系统标识可能看起来相似,但在雪地上的性能差异却可能天壤之别。像斯巴鲁的对称式全时四驱系统和奥迪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从一开始就以牵引力和平衡性为设计核心,使其成为应对冰雪气候和变幻莫测的冬季通勤路况的理想之选。

另一方面,像许多跨界车上那样,主要为了节油而设计的按需供油系统,在牵引力真正受限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如果你居住在美国北部,那里黑冰、湖泊效应降雪和陡峭山坡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么选择合适的全时四驱系统不仅仅关乎性能,更关乎安全性和驾驶信心。当寒冬来袭,最好的全时四驱系统不仅能带你前进,还能让你始终掌控车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