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吐鲁番的戈壁滩刚刚被第一缕阳光照亮,空气里还带着点夜晚没褪去的凉意,刘嘉铭和靳玉志已经顶着两个黑眼圈,踏上了启境汽车夏季极限测试的第一线。别看人家身份上一个是启境汽车的CEO,一个是华为智能汽车领域的大当家,两个人这会儿却变身“影子工程师”,在茫茫戈壁上和工程师们并肩“下苦力”。这不是旅个游,熬个夜就能熬出来的名堂,他们要在四十多度的高温下,琢磨出一台高端新能源车该有的底气和韧劲。
天刚亮,靳玉志就窝在数据监控车里调日志。他不是随便看看数,重点盯着智能驾驶系统前一晚的所有异常,什么传感器误报、算法响应延迟,他一句“不能靠经验补偿,要靠算法自适应”说得一点水分都没有。你觉得这些只是冷冰冰的代码,实际上每一个小机会都可能让别人甩开一条街。戈壁热浪一来,说不准昨天还好好其乐融融的传感器,今天一身热膨胀就全跟你闹别扭。所以靳总一遇到波动就要搞清楚背后的物理机制,不许模糊处理。
另一边,刘嘉铭比同行的工程师还较真。他一只手拿着热成像仪,另一只手反复摸着车身各处,门把手、中控屏、方向盘没一个落下。别小瞧这看着很土的“手摸温度”,豪华车型就得做到细枝末节不割手。你以为门把手晒热了谁会在乎?等到有用户正想拉门发现一手烫出个“关公脸”,到时候车主微博一晒,那麻烦可不止少卖一辆车——所以刘嘉铭总是念叨“高端体验就是细节的集合”,这话不是忽悠人的。
午饭还没歇踏实,麻烦已经找上门。快充第三轮还不到顶,车辆直接跳出温控保护。夏天的戈壁就跟炒锅一样,连机器都会热到罢工,更别说坐在边上小口喝水的测试员了。靳玉志火速连上华为的大数据平台,半点不藏私地查各路历史方案的优缺点。刘嘉铭转身就摁头现场调整供应商,自己蹲那儿改冷却管路。一个做算法,一个改结构,三小时以后,数据证实方案没跑偏,冲到额定快充功率时温控反应轻松了两个档。“充电效率提升了百分之十五”——这数字在新势力车企可不是小事,那就是用户的充电时间缩短、体验全上一个台阶。
等太阳落了再升,复盘会议成了技术攻坚的战场。刘嘉铭一拍桌子:“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问题不亮出来。”像这种不停地自曝家丑文化,在不少传统车企就相当于往老板头上扔炸药包。可启境搞的就是反传统:管理层不是端着指点江山的官爷,CEO自己蹲到测试间,睡眠不够直接补咖啡,谁提了伪命题谁睡车里。这种自下而上的攻关劲儿,才让大家有劲头在戈壁滩和问题干到底。
天彻底黑下来,营地上点起露营灯。刘嘉铭和靳玉志没搞什么领导专场,直接坐在测试间地上,聊起智能汽车的那些“老大难”。靳总观点很简单直白——风口过去,谁能顶住极端环境,才真有命活到最后。戈壁滩这种鬼天气,温差、沙尘、高温极限,任何一个拉胯的零部件都能让你的“智能”一夜回到解放前。刘嘉铭拿广汽的传统制造优势和华为的软件技术连起来对比:“就像酱油和刀工能不能炒成好菜一样,强强得靠化学反应。”
两个人侃到夜深,远处车队还在一路测试。有人说新势力车企就爱搞噱头,但你真到了戈壁滩,这些大佬的黑眼圈和一身汗,哪个不是在用命硬抠细节?外人看的首款测试车照片,背后是连夜过筛的快充温控,手上糊的油泥指纹,还有每晚被沙尘磨得粗糙的手掌。
测试一遍遍咧开口子,找漏洞,补短板。数据不是一个个绝对值,是工程师们连轴转的痕迹。什么叫工程师的浪漫?就是午夜十二点在头顶星空里,对着日志曲线和算法参数,争得脸红脖子粗。你说这有啥可值得吹牛?其实还真别小看。谁能确保自家车在吐鲁番每一回高温充电不烧保险、不掉性能,那可不是嘴上说说。真正的豪华和安全,是一步一脚印的极端测试换来的。
用户习惯问,现在的国产车真有那么厉害吗?说良心话,技术的积累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没个三天三夜在大漠里折腾,碰到点新毛病就喊龙王收队,那就只能当嘴炮选手。启境的这些管理层,就是要身体力行,把所有工位爬一遍、所有记录翻一遍。你看着是CEO和大厂高管,其实玩法和基层工程师没啥两样。磨炼终究是在忍耐和较真中完成的。
戈壁风一阵大过一阵,露营灯都要被吹灭了。车队没停,一轮又一轮穿梭在已经重复了数百次的圆环和弯道。熬夜的工程师为每一帧数据负责,领导班子用一身汗水刷掉隔阂和套路。大家在吐鲁番用最朴素的方式把工业精神落到了地里。那些说中国品牌没底气的人,恐怕真得考虑考虑,这种拼命的细腻和赤诚,能答应多少未来不确定。
等第一台车爬出这片戈壁,站在镜头前,大概率不会说什么“行业地震”“改写格局”这种大词。但只要你真懂车、懂工程,就知道这些黑夜和热浪换来的细节,才是成大事的命根子。
最终,所有的热浪都会过去,但时间会记住谁曾在“鬼门关”守护过细节和安全。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