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转子混动跑车量产方案曝光,双转子后驱动力路线突变
“前两天在小区门口碰见老林,他那台十几年前的RX-8还蹦跶着。油耗高点,但一脚油下去,那种轻快劲儿,真不是一般机器能给的。”说到马自达和转子引擎,总有人会冒出点故事来。最近日本那边又有新动静,说是马自达不打算跟风纯电,也没完全投靠氢气,而是又把宝压回了自己家招牌——不过这次不是单纯玩情怀。
前阵子新闻飘出来,说他们本来砸钱搞电动车,现在突然拐弯,把三分之一的钱抽出来,全塞进了个叫Skyactiv Z的新平台里头。微信群里立刻炸锅,“啥意思?这不等于放弃新能源大潮吗?”但销售小王悄悄告诉我:“其实厂里早就琢磨怎么让老技术翻身。”
去年东京车展,他们端出了Iconic SP概念跑车,外形低趴得很骚气。一开始都以为就是MX-30 R-EV升级版,用个单转子的增程器发电、主力还是靠电机拉着走。但没过多久,《Best Car》杂志扒出专利文件,说量产版可能要改玩法:双830cc大号转子,不只是发电,还直接连上后轮,配合轻混系统,有点像把汽油和电搅一块儿一起推。这事群友阿涛还特意去翻资料,他说:“350多匹功率听起来猛,可别忘了日系惯用虚标套路。”不过据他去年试驾MX-30时瞎聊,那台增程器启动瞬间确实安静顺滑,就是低速堵路时总觉得缺点爆发力。
说起这个新平台,其实不少人关心维修咋整。我表弟在4S干过两年,据他说现在修传统活塞机大家手艺都熟,但遇到老款13B或者20B这种“饼干机”,很多年轻师傅看着图纸都直挠头。“密封条容易渗油,一旦拆开装不好,比换缸垫麻烦多了。”他说。所以要是真上大批量,这售后培训怕得重新折腾。不过也有老司机吐槽:“反正你们城里的路况,一半时间堵着,就算350匹也是白搭。”
还有件冷门事——据邻居讲,上世纪90年代国内进口了一批二手Eunos Cosmo(也是用三转子的),结果因为国内当年汽油品质太差,经常烧爆火花塞,还被误传成发动机寿命短。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对燃料挑剔,再加上保养跟不上。这次如果真要复兴,大概率会更依赖高标号汽油,而且保养周期估计比普通2.0T短不了多少。
配置方面,有消息称新系统为了省空间,把水箱、逆变器全堆进前舱左侧,看起来紧凑但散热压力山大。有群友私测上一代R-EV发现夏天市区怠速久了水温容易飙红灯,不知道这代有没有解决掉。而且听师傅们闲聊,这种复合动力结构理论上故障率会上升一点,不过好处是噪音控制确实做得细腻,高速巡航时比同级四缸安静些,就是低扭时候偶尔闷哼一下,不如纯燃油来的直接。
行业八卦嘛,日本那边工程师内部其实分歧挺大的。一派坚持走极致轻量化路线,坚持只造给懂行的小众玩家;另一拨则想扩大市场份额,让更多普通用户也能尝鲜。据销售小王透露,如果最终定价太激进,很可能还是只能当品牌形象撑场面,不会铺货到每家店面。“你指望它抢丰田、本田饭碗?别逗啦!”他笑道。
最后补一句,小区那个RX-8最近刚换完一次原厂密封圈,据说材料升级以后耐用性好了不少。不过表弟感慨:“再牛的技术,要是真落地民用,还得考虑咱们这些修理工是不是跟得上节奏。”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零碎分布于正文,如《Best Car》杂志、微信群讨论及4S店维修经验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