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能比汽车圈的CEO们更懂“话术”。发布会现场灯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空气里飘散着新车内饰的皮革味。此刻,坦克400预售发布的主角,却并不完全是车本身;而更像是一场带着些许火药味的表演:CEO谷玉坤慢条斯理地抛出那句被反复裁剪、放大的话——“官方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可能引来用户的模仿,而模仿的危险是不可估量的”。本来只是个产品定位,突然变得好像成了行业“警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台下一声轻咳,大概率是公关公司的人在实时盯控热词变化,怕一不小心出个“公关事件”。没办法,“暗讽”“对立”“争锋”——这些字眼比皮卡四驱还容易上头。
不少人自动脑补,把坦克CEO的这几句话和近来捷途纵横G700的水上漂相关上。这场“你一脚、我一剑”的秀,妥妥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毕竟,往车上装涡轮——不是引擎的那种,是“军工级涡轮推进器”——让车辆能在长江里游泳,确实是今年汽车圈的结果与果皮。
实话讲,纵横G700这事儿,在技术层面算是挺硬核的。两侧双涡轮,单台功率15kW,总推动力3000牛,能在水里游一小时。更专业的做法还要求车主专题培训,申请资质——没有对着说明书大喊“我要去横渡长江”,一分钱都不卖你。科技自信、技术防水、密封系统全上阵,纵横G700这个配置比考驾照都复杂。
但也有专业疑问:一辆三吨大家伙,跑进长江水里能不能“快进”成唐僧师徒水漫金山?官方宣传里强调的那句“无需额外保养即可正常行驶”,让我有点想起小时候卖洗衣机的摔不烂广告。神奇归神奇,实际使用还是有待考验——毕竟长江不是游泳池,能不能顺利返航还得看诸如流速、密封、动力、电力冗余等一系列实际条件。无人敢拍胸脯说“我在长江游一圈全身而退”,虽然官方已经做了全套准备。
场外看戏的群众,容易被绚烂科技迷了眼。“我买得起、我能开就行了”,但多数人买车开的是回家、上班、逛街;能用到水中航行的概率,跟中彩票差不多。至尊航行版定价70万,培训、审核一条龙,你得有时间,有钱,有胆,还得有江边。不是每个人都能体验“汽艇人生”,但每个人都可以在朋友圈里吹一吹我看上的车有“航母基因”。
那么,谷玉坤那句话是不是“暗讽”?坦克和纵横这场无声对垒,其实是行业间惯有的技巧。话里有话,但又不点名道姓,正如发布会上保守的调性:吹牛可以,但得在行业规范里吹,不能上演全武行。说车就说车,但总要给自己拉一波销量。这年头,竞争对手少一个客户,就等于自己多卖一台车。营销嘛,本质还是要用点节奏——广告得做,该踩也得踩,但都不带刀。
实际上,把“陆地交给坦克,湖海交给船舶”拿来解读,就是种宣传层面的“自我加戏”。有点像老牌医生看着新兴网红医疗器械摇头,“好用是好用,安全归安全,但你真要开颅还是得找外科”。坦克品牌,就是想强调专才专事——事归正途,“特技”能吸引眼球,但能否转化成交付才是考核标准。
棘手的是,创新和风控总是一对难兄难弟。纵横G700能在长江游泳,的确是中国品牌的技术突破。但安全、培训、市场普及终归不能单靠一场挑战。当年也有人用小汽车去攀珠峰,只不过最后医院比4S店还要忙。
行业的专业人士都知道,这类“炫技”新技术,有护航标准,有培训流程,有市场门槛。普通用户也早就不是两眼一抹黑,大家都明白买车是为用,不是为表演。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可以在水里漂一圈,谁还愿意只在楼下停车场等红灯呢?这是人性的小乐趣,也是厂商讲故事的必杀技。
至于CEO发言里的“模仿风险”,在我看来,倒未必是针对奇瑞、捷途这样的大厂。更多是担心“民间高手”把长江当自家游泳池,毕竟技术自信要有,但底线意识不能丢。理性表达里总有点黑色幽默:我老在现场见证自信与事故,新闻里故事总是比说明书丰富。脑补一幕,某“高阶玩家”带着刚拿到的证书,把老丈人家越野车推进水里,结果你别说航行,鱼都要窒息了。
归根到底,坦克CEO讲这番话,核心意思无非就是两点:一是对技术创新的敬意——谁不羡慕中国品牌的突破;二是对市场份额的真实焦虑——能多卖一台,是一台。至于暗讽,更多是营销惯例、舆论需求,真正行业内部的人心如明镜,嘴上再客气,心里盘算都是销量报表。
你问我怎么看?其实无论是水上漂还是路面霸主,专业性归专业,炫技归炫技。推动力、突破和市场都是汽车圈的常态,但最终你开车要去哪、要干嘛,始终是每个用户得自己问自己的问题。
说到底,倘若你的越野车能在长江里游得比船还快,你会开去接孩子放学吗?还是更愿意让它安静地躺在停车场,做个朋友圈吹牛的谈资?创新的边界在哪,安全和自由谁更重要,这或许才是每一个时代的专项考题。
毕竟,有些车造出来,也许只是为了“让我们觉得可以去远方”,而不是真让你游过去。你怎么看?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