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新车那会儿,谁都觉得自己能把这车开到天荒地老,毕竟方向盘摸着顺手,座椅调得舒服,油门一踩就蹿出去的感觉真带劲。可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车漆刮花了心疼,保养费涨了肉疼,路上堵车还头疼。这时候心里难免犯嘀咕:这车到底还能开多久?什么时候卖才不亏?
别急,我有个朋友老张,前阵子刚把自己开了四年的SUV卖了,算下来亏了整整6万块。他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再忍两年,现在这价格能多卖两万!”你看,卖车这事儿就跟炒股似的,踩不准时机就容易当韭菜。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到底哪些时间点是卖车的黄金窗口,照着这三个节点出手,保管你亏不着。
第一个节点:新车落地满三年
这时候的车就像刚毕业的大学生,既褪去了新手的青涩,又没被社会毒打过。头三年车价掉得最狠,特别是前两年能蒸发掉30%的价值,但到了第三年这跌势就缓下来了。好比买了个新款手机,拆封当天转手就得打八折,但用满一年再卖,反而掉价没那么夸张。
二手车商老王跟我说过个真事:去年收过一辆准新奥迪A4L,车主开了两年半想换保时捷。结果这车里程才2万公里,座椅塑料膜都没撕,愣是比新车便宜了12万。老王转手加了3万挂出去,三天就被抢走了。所以说,第三年就是个分水岭,车况还在巅峰期,该磨合的都磨合好了,买家也不用担心是事故车,这时候出手最对买卖双方胃口。
第二个节点:保修期结束前半年
这就跟吃自助餐一个道理——快打烊前半小时,厨师会把好菜都端出来。汽车厂家给的3-5年保修期快到期时,相当于给车子上了最后一道保险杠。我表弟去年卖他的本田雅阁,赶在保修到期前两个月出手,硬是比同年份同车况的多卖了8000块。买家说得实在:“哪怕出毛病也不怕,还剩两个月能找4S店免费修呢!”
有个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4S店收车最爱挑还在保修期内的,转手就能当“认证二手车”卖高价。这就跟超市临期食品打折一个道理,虽然快到期了,但只要没过期,照样有人抢着要。所以建议各位在手机里设个提醒,提前半年开始物色买家,别等保修过期了才想起来卖车。
第三个节点:里程表跳到6-8万公里
这个数可不是拍脑袋定的,修车行的老师傅都管这叫“黄金里程”。就像人三十来岁正当年,该有的经验都有了,身体零件还没开始老化。去年我亲眼见过一辆跑了7万公里的丰田凯美瑞,发动机舱干净得能照镜子,内饰连条褶皱都没有。车贩子当场开价12万,比同年份跑了10万公里的贵了整整2万。
这里头有个门道:6万公里刚好躲开了大保养的坑。变速箱油、正时皮带这些烧钱项目都要在8万公里前后做,随便换个零件就得大几千。前阵子有对夫妻来卖车,里程刚到7万5,听说要换刹车片和轮胎,立马决定:“不修了!直接卖!”结果省下的维修费刚好抵了车价折损,相当于白开半年车。
当然,这三个时间点也不是死规矩。要是碰上紧俏车型,比如停产的高尔夫GTI或者普拉多,开个五六年照样抢手。但普通家用车照着这三个节点出手准没错。就像炒菜得看火候,卖车也得踩着节奏来。记住,车不是开得越久越划算,关键要在它还有卖相的时候及时出手。下回有人问你啥时候卖车,你就甩出这三个锦囊,保管对方竖大拇指——这哥们,懂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