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交易中,核查抵押与查封状态是必审动作——此类车辆常埋藏法律漏洞与使用隐患。若车辆抵押未解除,产权仍归债权方持有,买家即便付款也难获产权变更核准,甚至可能遭抵押方追索、车辆被强制执行查扣;若车辆已被查封,多与债务缠诉或经济争端相关,买家接手后或面临司法冻结、无法合法年检上路的困境。精准核查可提前化解法律风险点,为交易铸造合规性与稳定性的双重护城河。
1、第三方车辆信息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借助第三方车辆信息平台查询非常方便,比如:微信上的【万车明鉴】小程序或者公众号。具体查询步骤如下:
打开微信,搜索:万车明鉴,进入小程序或者公众号。
然后,根据查询需要,选择“车辆状态查询”,“抵押状态查询”
最后,根据提示输入相应的信息,就可以查询到所需结果。
温馨提示:提交订单前,注意查看项目介绍和报告样例。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是许多车主的首选。
(万车明鉴,提供车辆事故出险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交强险电子保单、商业险详情、车辆状态、车辆抵押状态、车五项、新能源电池报告等各项车辆信息查询服务。)
2、车管所
车主可以前往当地车管所,由工作人员代为查询车辆状态。这种方式适合对线上操作不熟悉的车主。
3、询问二手车卖家
通常情况下,车辆卖家对车辆状态的相关情况较为了解,比如是否处于查封、抵押状态。不过需要注意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车辆状态小常识:
违反法定顺序的法律后果与风险防范
买方风险:车财两空情形:卖方未解押即过户,抵押权人主张优先受偿,车辆被法院查封、拍卖。责任承担:卖方构成违约,需返还购车款并赔偿损失;若买方未尽审查义务(如未查询抵押登记),可能被认定存在过错,减轻卖方责任。
卖方风险:合同无效与刑事责任情形:隐瞒抵押事实,伪造解押证明过户。法律后果:买卖合同可能因“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被认定无效(《民法典》第154条);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最高可处3年有期徒刑)。
抵押权人风险:优先权丧失情形:抵押权人怠于行使权利,车辆被多次转让。救济路径:根据《民法典》第406条,抵押权人可就拍卖价款优先受偿,但需证明“转让损害抵押权”;若车辆已多次转让且无法追回,抵押权人仅能向抵押人追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