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车主注意,这三件事,必须提前知道

近几年来,很多开着燃油车的车主朋友们可能都有一种感觉,周围的环境和论调似乎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过去,汽车就是汽车,大家讨论的是哪个牌子更耐用,哪个发动机更省油。

但现在,饭桌上、网络上,话题的核心越来越多地转向了“油”和“电”的选择。

油车车主注意,这三件事,必须提前知道-有驾

一些坚持开燃油车的朋友,或许会觉得自己的选择正在从主流慢慢变得有些“非主流”,甚至在面对一些新情况时,会感到一丝困惑和压力。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市场、政策和技术共同作用下正在发生的现实。

对于仍然在使用燃油车的广大车主来说,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并为此做好一些心理上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一个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那就是关于“钱”的账本。

过去我们买车,尤其是选择像丰田卡罗拉这样口碑好的合资品牌车型,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它的保值率。

大家普遍认为,这种车开个三五年,再卖出去也亏不了太多钱,像是一种相对稳妥的资产。

油车车主注意,这三件事,必须提前知道-有驾

然而,这个观念在今天正受到剧烈的冲击。

如今的汽车市场,用“惨烈”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新能源汽车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新车的价格一再探底。

这种压力迅速传导到了燃油车阵营,为了维持销量和清理库存,曾经价格坚挺的燃油车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加入降价大军。

一款指导价十一二万的合资燃油轿车,如今优惠下来,裸车价可能只要八九万,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新车价格的大幅跳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二手车市场的价值体系崩塌。

油车车主注意,这三件事,必须提前知道-有驾

道理很简单,当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钱买到一辆全新的车时,谁还会愿意花高价去买一辆二手的呢?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传统燃油车的整体保值率正在经历一个明显的下滑周期。

就拿前面提到的卡罗拉来说,三年前花十一二万落地的车,现在拿到二手车市场,可能估价也就七万左右,这中间的差价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绝不是一笔小数目。

相比之下,虽然新能源车的保值率也并非高枕无忧,但情况有所不同。

一方面,很多热销的纯电车型,比如比亚迪海鸥,本身起售价就很低,落地价格可能就在七八万,即使几年后价值折损一半,绝对的亏损金额也相对较少。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车在使用环节省下的能源费用是实实在在的。

油车车主注意,这三件事,必须提前知道-有驾

一个家庭用充电桩,一度电几毛钱,百公里电费不到十块钱;而燃油车现在加一箱油动辄三四百元。

几年下来,省下的油费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车辆折旧带来的损失。

因此,燃油车车主需要面对的第一个现实就是,车辆作为“准理财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在出售旧车时,可能要承受比预想中更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是关乎日常出行便利性的问题。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其核心价值就在于提供自由、便捷的移动能力。

然而,在国家大力推动绿色出行和能源结构转型的宏观背景下,燃油车的路权正在受到越来越明显的限制。

油车车主注意,这三件事,必须提前知道-有驾

这种限制在一线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方,“绿牌”和“蓝牌”所代表的出行权益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对于燃油车来说,外地牌照限时限区域进入、本地牌照高峰时段限行、部分路段限行等措施已经成为常态。

获取一张燃油车牌照的难度和成本也居高不下。

而拥有“绿牌”的新能源车,则几乎可以在城市里畅行无阻,享受着政策带来的红利。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大城市的特殊情况,在其他地方影响不大。

油车车主注意,这三件事,必须提前知道-有驾

但事实是,这股趋势正在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根据自身交通和环保压力,推出针对燃油车的限行政策,例如设立低排放区、在特定日期实行单双号限行等。

这意味着,过去那种“一车在手,说走就走”的自由,对于燃油车主而言,正在被一张无形的网所束缚。

出门前需要先查一下今天的日期、留意一下路上的限行牌,甚至在规划长途路线时,也要考虑目的地城市是否有针对外地燃油车的限制。

与此同时,停车场里的景象也在发生变化,为新能源车设立的专属停车位、充电桩越来越多,有些地方还提供停车费减免的优惠。

这种此消彼长之下,燃油车主在日常出行中感受到的不便和心理落差会越来越明显。

油车车主注意,这三件事,必须提前知道-有驾

这需要车主们做好第二个心理准备:燃油车曾经畅通无阻的出行优势,正在逐步被削弱。

最后,是关于车辆本身使用体验和技术发展的层面。

长期以来,燃油车引以为傲的两大核心优势是补能速度快和续航里程稳定,没有所谓的“里程焦虑”。

但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两大优势的壁垒正在被逐渐打破。

先看补能,中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举世瞩目。

如今,无论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还是在城市里的商场、写字楼、居民小区,充电桩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油车车主注意,这三件事,必须提前知道-有驾

对于大多数新能源车主而言,最常用、最经济的补能方式是在家安装充电桩,晚上停车充电,第二天一早就是满电状态,这种便利性是燃油车主必须专程去加油站才能获得的。

而在公共充电领域,支持800V高压快充技术的车型越来越多,可以实现充电十几分钟增加数百公里续航的能力,大大缩短了单次补能的时间。

再看续航,如今主流的纯电动车,官方标称的续航里程达到六七百公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即便在实际使用中打些折扣,也完全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一周的通勤需求。

当补能不再是难题,续航不再是焦虑的根源时,燃油车的传统优势就显得不再那么突出了。

反观新能源车,它在另一个维度上建立了对燃油车的“代际优势”,那就是智能化和驾驶体验。

坐进一台新款的电动车,首先映入眼帘的往往是科技感十足的大屏幕和简洁的内饰设计,流畅智能的车机系统、响应迅速的语音控制、越来越成熟的辅助驾驶功能,都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燃油车截然不同的交互体验。

在驾驶感受上,电动机那种安静、平顺且动力响应直接的特性,是同价位的燃油车通过复杂的内燃机和变速箱难以比拟的。

这种体验上的差距,就像是从功能手机时代跨越到智能手机时代,一旦习惯了后者的便捷和强大,就很难再回到过去。

因此,燃油车主需要面对的第三个现实是,在技术革新的浪潮下,车辆的核心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燃油车在智能化和驾乘体验上的短板会愈发明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