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召回116887辆SU7,驾驶辅助隐患待解决,胆怯或直面难题

小米汽车的入局,无疑给新能源车市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雷军的金字招牌,既是流量密码,也成了放大镜。

这不,SU7系列一路狂飙,直击女性用户的心巴,高级配色加上硬核性能,想不火都难! 可树大招风,小米汽车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安全问题立刻被顶上热搜。

小米召回116887辆SU7,驾驶辅助隐患待解决,胆怯或直面难题-有驾

这厢质疑声还没散去,那边小米就祭出大招——召回! 近日,小米“自曝家丑”,宣布召回去年2月到今年8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SU7,数量高达116887辆。

召回的原因直指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话说这功能在极端情况下,预警和处理可能不太给力,万一驾驶员走神,就可能撞上。 虽然官方说了,这次召回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会用远程升级软件的方式免费给车主升级。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遥想前阵子几起新能源车事故,矛头都指向了辅助驾驶功能。

小米召回116887辆SU7,驾驶辅助隐患待解决,胆怯或直面难题-有驾

这玩意儿本该是安全卫士,结果却成了“马路杀手”,真是让人细思极恐。 小米这波操作,评论区直接炸锅。

有人拍手叫好,说小米敢于直面问题,有担当,值得点赞。 但也有人质疑,认为这么大规模的召回,背后肯定还有更多“秘密”。是不是还有其他问题没公开? 这心里的小鼓,恐怕只有小米自己清楚。

不得不说,小米这次召回,多少有点“亡羊补牢”的意思。 但问题是,补牢之后,羊还能不能安心待在里面?消费者还会不会继续信任小米? 话说回来,新能源车主的一些行为,也确实让人捏把汗。

小米召回116887辆SU7,驾驶辅助隐患待解决,胆怯或直面难题-有驾

绿灯亮起,电车“嗖”的一下就窜出去了,那速度,堪比火箭发射。 有些车主更是把“不能被超车”当成信条,一路狂飙,仿佛在参加F1比赛。

这种“电车优越感”,说白了就是一种病态的攀比心理。 为了那几秒钟的领先,把安全抛之脑后,值得吗? 这种现象背后,其实反映出的是一种浮躁的社会心态。

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渴望通过速度来寻求刺激,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这种追求速度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小米召回116887辆SU7,驾驶辅助隐患待解决,胆怯或直面难题-有驾

再者,现在的车企,都铆足了劲儿往车里塞各种高科技配置。 自动驾驶、语音交互、人脸识别……恨不得把车变成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

但问题是,这些功能真的有那么实用吗? 还是只是厂家为了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的工具? 当然,科技进步是好事,但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更不能把安全抛在脑后。 汽车的本质是什么?是交通工具,是用来安全、便捷地把我们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的。

如果本末倒置,为了追求科技感而牺牲安全性,那这样的创新,不要也罢。 所以说,车企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应该把安全放在首位。

小米召回116887辆SU7,驾驶辅助隐患待解决,胆怯或直面难题-有驾

要对消费者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 不要让科技,成为事故的帮凶。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盲目追求高科技配置。 要理性看待自动驾驶等功能,不要过分依赖。

毕竟,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中,安全掌握在自己心中。 话说回来,你觉得小米这次召回事件,会对其品牌形象造成多大影响? 你身边有开小米汽车的朋友吗? 他们对这次召回有什么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