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估计不少人的手机都被一条消息给刷屏了:“劲爆!木兰不夜城景区送宝马了!” 这标题,光是看着就让人心头一热。
点进去一看,内容更让人坐不住:武汉的这个景区要搞一个全民水上闯关活动,跟电视上看的“男生女生向前冲”差不多,只要报名参加,就有机会层层晋级,最终的总冠军,奖品竟然是一台宝马越野车。
这消息一出来,立马就在大伙儿中间炸开了锅,说什么的都有。
有的人已经开始盘算着请年假,要去现场一展身手,说不定真能把车开回家,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但更多的人心里还是犯嘀咕,觉得这事儿有点悬。
现在这年头,商家的花样太多了,送个小礼品还算正常,直接送一台几十万的宝马车,听着怎么那么像个噱头呢?
这到底是景区真心实意回馈游客,还是一个精心包装过的“套路”?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件事。
首先,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肯定是:这宝马是真的吗?
会不会等你好不容易冲到总决赛,人家拿个车模出来,或者说要交一大笔“手续费”才能提车?
这种担心非常正常,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话,咱们从小听到大。
但是,我们换个角度,站在景区的立场上想一想。
一个能搞起这么大规模活动的景区,它最看重的是什么?
是它的名声和信誉。
在现在这个网络时代,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如果它真的用一台假宝马或者一个有猫腻的奖品来糊弄大家,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只要有一个人把这事儿捅到网上去,都不用一天时间,景区立马就会被口水淹没,贴上“骗子”的标签。
为了省下一台车钱,把整个景区的品牌形象都给毁了,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所以,从商业逻辑上讲,这台宝马大概率是真的。
与其说它是一份奖品,不如说它是一笔广告费,而且是一笔花得非常值的广告费。
你想想,请个大明星代言得花多少钱?
在电视、网络上铺天盖地打广告又要烧掉多少预算?
现在,景区只用一台车的成本,就成功地让全城甚至全国的人都知道了“木兰不夜城”这个地方,无数人还在免费帮它转发宣传。
这么一算,这台宝马送得一点都不亏。
搞清楚了奖品大概率是真的,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活动的规则,这里面的门道就更多了。
你看它的宣传,写着“参赛即可拿奖”,“参赛即送价值300元景区实物大礼包”。
这招就非常高明。
咱们来算一笔小账,去一个景区玩,门票钱总得花吧,假设门票是一百多块钱。
现在你只要去参加这个活动,不管你玩得好不好,哪怕第一关就掉水里了,也能领走一个价值三百块的礼包。
这么一对比,是不是感觉自己不仅没花钱,反而还赚了?
这种“占了便宜”的感觉,会大大刺激那些本来还在犹豫“去不去玩”的人。
很多人可能本来对闯关没多大兴趣,但一看到有这样的好事,就想着“去看看也不亏”,于是就买了门票进了景区。
你看,主办方就是用一个成本可控的礼包,成功地把潜在的游客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客流量。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先把人吸引过来。
人来了之后,怎么让他们留下来,并且玩得更久、花更多的钱呢?
这就得看它那个阶梯式的奖励制度了。
从日赛、周赛、月赛,一直到总决赛,奖品也是一步步升级。
日赛的冠军是几百块现金,周赛就变成了冰箱、洗衣机,月赛有无人机、iPad,最后才是那台宝马。
这个设计就特别懂人心。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拿宝马可能觉得是天方夜谭,太遥远了。
但是,努努力,拼一把,拿个日赛的前三名,赢几百块钱现金和一张可以下次再来玩的通票,这个目标听起来是不是就现实多了?
很多人就会抱着“我拿不到大的,拿个小的也行”的心态去参与。
一旦你在日赛里拿到了名次,那种成就感和实实在在的奖励,就会激励你“要不,我下周再来试试周赛?”就这样,一层一层的奖励就像一个个小钩子,把你的兴趣和好胜心都给勾住了,让你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这个赛场上。
而且,整个闯关过程都是公开的,你在上面是英勇过关,还是狼狈落水,旁边都有无数手机在拍着。
这些视频和照片发到抖音、朋友圈里,又成了新一轮的免费宣传,吸引更多的人来看热闹、来参与。
最后,我们得聊聊那个“0报名费”的说法。
它说报名不花钱,这没错,但它后面还有一行小字:“仅需自理景区门票/交通/食宿”。
这才是整个商业模式的核心。
这就好比你去一家商场,商场告诉你进来吹空调、上厕所都免费,但你在里面逛饿了、渴了,买东西总得花钱吧。
景区也是一个道理,这个“水上大闯关”活动,就像是商场里那个最吸引人的中庭活动,它的目的就是把你这个人吸引到它这个消费场景里来。
你买了门票进来了,玩累了总要吃饭喝水吧?
这就是餐饮消费。
如果玩得太晚了,或者想第二天继续挑战,是不是就可能考虑在景区的酒店住一晚?
这就是住宿消费。
景区里除了闯关,肯定还有别的游乐项目,你可能顺便也就玩了。
所以,景区真正的盈利点,是靠着闯关活动吸引来的巨大客流所带动的门票、餐饮、住宿、二次消费等一系列的综合收入。
那台宝马,就是一个威力巨大的“引流工具”。
所以说,这背后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套路”,而是一套非常成熟和清晰的商业玩法。
它抓住了现代人喜欢挑战、喜欢分享、也喜欢“薅羊毛”的心理,把一个简单的游乐项目,包装成了一场全民狂欢的营销盛宴,让景区和游客双方都感觉自己“赢了”。
对于景区来说,它用有限的投入换来了爆棚的人气和实打实的收入;对于我们普通游客来说,花一张门票钱,不仅能玩得开开心心,还能领一份保底的礼物,顺便还有一个实现“汽车梦”的机会,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这个体验本身就是值得的。
全部评论 (0)